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正在改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时代的到来、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措施的强化、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子女教育费的压力、女性生活意识的变化等因素推动了日本女性就业的发展。但是,日本女性就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观从思想上影响到就业标准和就业目标的确定,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在就业素质认知、就业倾向和就业途径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调查和分析,由此归纳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对就业的作用和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树立一个良好的就业理念对大学生的择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大学生就业观现存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高度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持续崩溃几乎波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构成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家族模式开始走向解体。而女性与家庭的某种天然联系决定了女性作家以家庭为立足点,通过文学作品抒写女性在传统“家族制”压抑下的曲折成长,展示日本女性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失业的个体因素,提出了解决其失业问题的个体对策。要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树立创业意识,增强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分析了日本出现少子化的原因和背景。认为这是随着高学历化及女性劳动者的增加,日本女性对结婚及生育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追求男女平等,拒绝成为生产工具,以及育儿成本增加导致的结果。作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已深刻的影响到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困扰着日本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学历偏低、就业观欠缺、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现状,对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日本女性的地位演变出发,分析了当今日本女性的地位现状.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直扮演着贤妻良母角色的日本女性女权意识越来越强,无论是在社会、职场、家庭中,女性地位均有或多或少的提高,她们以努力与自信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以及就业观教育培养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每个时代的文学创作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战后日本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基于日本自身社会的发展以厦文化全球化的促进。日本女性文学的整体创作思想以及表现手法都在进行着细致的变化。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运渐超脱传统意义上的角色特点,越来越多的日本作者开始喜欢偏于个人化的日常叙事方式来表迭女性形象。本文基于文化视野,从女性形象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择业就业心态,加强择业观与就业观的教育指导,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就业误区。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就业心态分析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教育指导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然而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情况不如人意,就业优势不断削弱,就业率处于低位徘徊。在当前国家就业政策相对稳定、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就业结构不合理的大环境下,加强对研究生就业价值引导和正确的系统的就业观教育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目前有关研究生就业的现状,对我国研究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观教育面临的困境提供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鼓励女性参与经济建设,是日本新增长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没有"女性经济学"就没有"安倍经济学",这已成为安倍政权的政策共识。少子高龄化、女性就业环境、企业雇佣制度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是安倍推行"女性经济学"的政策基础和社会基础。女性劳动力"量"的增加和女性人才"质"的提高,是其根本目标。解决儿童入托、扩大社会支援、增加女性管理层比重,是其主要的措施。"女性经济学"对"安倍经济学"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短期日本经济的复兴和增长,效果相对有限;对于长期的日本振兴以及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这种结果,是由女性在日本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中的位置和角色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郑庆明 《中国经贸》2014,(14):155-155
本文首先从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部分学生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观念偏好来分析影响大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因素,进而从明确服务地方的要求,强化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就业观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5,(45):28-29
【香港《香港商报》11月1日】 在日本,女性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力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年以来,随着该国经济的逐渐复苏,积极参与到劳动者行列中的女性正在不断增多,并成为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彭博社的专栏作家william Pesek Jr近日发表文章指出,尽管日本的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若想更大地发挥女性强大的消费力量,从而达到推动经济更快增长的目的,日本还需要进一步敞开劳动力市场的大门,让更多的女性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自设问卷对某金融学专业796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择业观念与就业价值取向,为本科生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差别大(P<0.05);有85.68%学生在考虑择业因素时首先考虑经济收入;64.07%学生比较倾向到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城市就业;60.05%学生会考虑家庭因素影响;40.95%学生认为对就业形势了解十分重要;37.94%学生在就业时会考虑就业政策。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不断变化,应加强对本科生就业观的正确引导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7.
洗衣机诞生之后,日本夏普公司利出心裁地从公司各部门抽调一名女性员工,组成“女性眼光发展组”,专门负责从女性消费者的角度去衡量产品怎样更适合女性消费者的“口味”。经调查得知,日本国内大约有50%的主妇有全职或兼职工作,其中70%的主妇总是在清晨洗衣服,而这一时刻又是主妇们非常渴望多睡一会儿的黄金时间。公司根据信息反馈,在原机型的基础上,迅速改进出一种新型的“早晨”全自动洗衣机,受到广大日本主妇的青睐。其实,除了“早晨”全自动洗衣机是借女性的眼光开发出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新产品也是请了女性做“市场…  相似文献   

18.
白新刚 《改革与开放》2011,(10):150-151
当前时期下,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及质量一年比一年上升,从而使其在就业方面遇到较大的困难。大学生就业难是包括很多方面的,有社会导致的原因,更多的是大学生对就业观持有偏差的看法,所以就业难,笔者就这一话题对其进行分析大学生在就业观上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危害,提出一些建议可供大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9.
和中国传统接班难题类似,日本皇室的接班也同样遵循“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一旦面临男性后代不足或缺失的情况,女性能否接班就成了大问题。因为孙辈男性继承人缺失,日本曾考虑修改皇室宪法,允许女性接班。但随着一个男孩的诞生,这个尝试又将留给后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地区18届毕业生的就业观调查,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求职过程中的一些选择与疑惑,对于工作的基本薪酬期望、地点选择等,从毕业生的角度思考现今的就业形势、学校的学业训练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之间差距等相关的问题,围绕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