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方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亚非 《财经科学》2005,(2):181-187
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形势下,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经济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在借鉴国外跨国公司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从宏观对策和微观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如何构建与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自2006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兴起,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博览会、设计周、动漫展、高峰论坛等也是层出不穷。这表明中国已经迈开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脚步。通过分析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揭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前进方向,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是继"丝绸之路"原初全球化的传统,形成新的文化全球化,该种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契合当代人对各国文化保护形势下的不同于西方文化殖民化的人类文明交流模式.新的文化全球化,不仅促进各国间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交流更深层次促进经济全球化,带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并为日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当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考虑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将经济全球化看做客观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当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发挥企业力量,提高企业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文华 《生产力研究》2006,(5):243-244,263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突、整合等问题在诸多方面展开。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真正主体,处在不同文化碰撞、激荡的旋涡中心。如何选择并确立正确的企业价值取向,是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作者认为,对经济全球化中企业价值取向问题的探讨,要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问题相联系。为此,企业应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同时以健康的心态、开放的思维,去吸纳、借鉴不同文化的积极成果,从而丰富、发展、完善我们自己的企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强烈而迫切的民族复兴的愿望,催生更多的奋斗动力。民族复兴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中华文明作为民族复兴的基础,更不容忽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寻找新的文化认同,而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国。  相似文献   

7.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一切非意识形态文化以各种方武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在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极力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文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赵有庭 《时代经贸》2010,(18):98-99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一切非意识形态文化以各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在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极力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文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浅谈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试验场。她正在经历经济的飞跃、商业社会形态的形成、社会体制的转型、全球化的展开……而现代设计,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运动中展开的。从现代设计在中国的发展概况来看,我们在模仿包豪斯的过程中,近乎全盘西化,并且过度地忽视甚至否定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里面很多精髓,没有真正做到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相结合。从马斯洛需要层级理论讲设计品作为人类欲望对象,首先服务于人的消费。所以不管现代设计多好,如果首要都没满足,那么这个设计还有必要存在吗?人的心灵还是需要滋养和安抚、人的精神还是需要有所寄托,而传统文化就是最好的良药。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代营销中,包装设计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为出发点,分析了消费者对产品包装文化性的需求,论述了中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运用中,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同时提出只有在对传统文化合理继承与再创造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体系,并在市场营销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李雪 《经济师》2012,(1):6-7
中国的工业化腾飞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的,中国的工业化实现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国工业化腾飞的市场就是国际市场。在不久前召开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钱津作了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腾飞》的学术交流发言。钱津研究员在发言中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工业化腾飞、中国市场是国际市场的热点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等问题。现将钱津研究员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邓小平同志"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论断为切入点,提出需要认识和把握现代经济是金融核心地位的先决条件,"核心"应为功能核心而并非产业核心;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远未进入现代经济阶段,当前不应将金融置于中国经济的核心。本文认为,由于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论断的认识偏差,导致了当前中国某些领域存在着金融非理性发展的不良倾向,并造成诸多危害。本文在分析有关国家金融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好中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与经济关系问题的四项战略举措,即:明确定位金融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推动中国包容性金融体系的建设、发挥金融对实现国家战略的作用,以及加强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人类经济、社会结构日益跨国化、全球融合的过程。中国入世标志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要重视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福利政策、西部文化与社会发展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根本上是文化结构的冲击,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企业是受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核心,企业的变革体现为企业组织的变革、管理模式的变革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自主探索发展模式,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国民价值观和核心传统观念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不但要减少全球化在经济上的负面效应,而且要抵御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冲击.现在"中国模式"还未完全定型,必须在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塑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真正成就"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文华 《生产力研究》2005,(11):209-210
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处在不同文化碰撞、激荡的旋涡中心。如何选择并确立正确的企业价值取向,是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文章对经济全球化中企业价值取向问题的探讨,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变化问题相联系。为此,企业应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同时以健康的心态、开放的思维,去吸纳、借鉴不同文化的积极成果,从而丰富、发展、完善企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加速与世界接轨之际,《WTO 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及时出版了。该书集中反映了由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发起,外经贸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世界银行和浦东新区对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的精华。该会以"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在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于2000年7月5日至7日借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近二百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以及世界银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如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中国及其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0-2010年1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上呈促进作用;而WTO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促进力度相对最小,甚至对中国的进口起阻碍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凭借着其对国际贸易更强的推动力,正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分析、深入访谈及作者长时间对该地域的了解,借鉴新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归纳了拉萨市城市个性形成的新区域地理动力机制,探讨了维护拉萨市城市个性面临的挑战。主要结论如下:①拉萨市城市个性具有高寒的自然环境、浓厚的宗教氛围、地位突出的历史文化风貌、多元文化主导下的城市发展、鲜明的建筑风格、较小的城市规模六个特点;②拉萨市城市个性的形成是在"地方"、"行为主体"、"体系"三者相互作用下形成;③拉萨市城市个性维护与发展面临全球化浪潮对西藏文化的冲击、西部大开发对生态、民族文化可持续性的影响、青藏铁路建设与旅游开发适度性对脆弱环境的破坏三个方面;④拉萨市城市个性的维护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核心、以可持续为战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包装设计与社会文化所产生的互动作用角度,阐述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商品的表层面上,而更多的是给人类带来了艺术与科技完美的结合的视觉愉悦和超值的心理享受。与此同时,包装设计的发展状态也直接映射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国民审美水平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