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经济在战后初期的恢复时期之所以能够迅速从战败后的阴影中走出来,恢复了经济实力,并为高速增长奠定基础,其机理非简单的重建可以概括。一方面,日本经济本身在战争中所受损失并不像渲染的那么严重;另一方面,日本作为战败国更有其非战败则不可得的意外好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使日本经济命运有了奇迹般的转机,不仅免受惩罚,而且大享美国主导下世界经济体系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试论日本的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的日本在从一个“四等国家”发展成经济大国的过程中,经济外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日本来说,大国追求与经济外交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正是经济外交促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而经济大国的份量又成为大国追求的基础。本文试从战后日本经济外交政策的提出,经济大国地位的形成及政治大国的追求来阐述日本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与OD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就是以政府行为为主,民间组织予以协助;以经济手段为主要行为方式,以对外开发援助为中心和先导,以扩大海外市场为直接目的,同时谋求长远的、潜在的政治、军事和安全的战略目标的外交行为模式。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经济行为、经济方式和经济手段的实施,谋求经济、政治、军事、安全等综合性战略目标及利益的国家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则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中最具战略意义和政治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在经济利益驱动和主导下的对政策导向和餐交行为模式,又决定了日本ODA的“开发援助”特点。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重要原因是实行了统制经济的办法。但是统制经济并不是日本政府的长久措施。通过统制经济“积蓄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吸取过去市场经济失败的教训,从而对各种制度进行改革,最后进入新的市场经济——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这才是日本政府的目的,也是后来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真正原因。一、统制经济(一)统制经济的背景1945年日本战败后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怎样恢复?日本当时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恢复经济的方式。当时  相似文献   

5.
6.
东亚经济发展进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各国(地区)经济发展运动的内在迭加形成了东亚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总绩效和总趋势。因此,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既是一个加速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整体,也囊括了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若干范示。日本经济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成功的发展模式颇具典型意义,对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从二次大战结束到1950年,是日本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健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战后日本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基本生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非常不足,国民生活极为贫困。同这一切伴随的是恶性通货膨胀。为了克服同恶性通货膨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种经济难题,日本政府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些经济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有:1946年2月的  相似文献   

8.
近来全世界都在议论粮价上涨问题,这一问题对独联体的那些并不富裕的国家影响尤为巨大,中亚国家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9.
<正>生产萎缩人口激增二战结束后,台湾彻底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怀抱,进入台官方所称经济重建期(1946—1952年)。近年来,国际上甚至岛内常有人将台湾早期经济快速发展归结于日本殖民时期所建立的基础。不错,日本殖民者在统治台湾期间,确实从事了一些基本建设及建立了一些初级工业。但不幸的是二次大战期间,所有  相似文献   

10.
战后50年:日本经济与中国冯昭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了50年,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从开始感觉到日本经济的存在,至今只有15—16年,因为在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我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可说是一无所知,因此,当我在这个改革开放开始之年被派往日本学习电子...  相似文献   

11.
周立 《中国报道》2009,(2):36-39
据报道,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570亿斤,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连续5年增产,似乎使国人有理由对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有个乐观而明朗的态度。但是,应该看到,危机的引发因素都还存在,对这些因素的关注,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中日印三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也有共同的现实利益。三国若在西方大国的摆布下力量互相抵消,最后谁也不会是赢家。三国应当寻求合作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he Great Famine in China in the early 1960s, almost thirty million lives were lost.As a result, Chinese leaders have been especially afraid of food shortages, which has led to a misguided food policy and caused great economic losses. The argument given by Mr.Lester R. Brown is misleading, and there is no food crisis in China. Food supply on the worm markets is ample, and food prices have been declining over the past fifty years. For China, the cost of imported foodstuffs is less than one percent of its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Maintaining a free food marke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aving a totally independent domestic food supply.  相似文献   

14.
日本战后初期因为资源短缺和长期通货膨胀导致劳资关系冲突不断。在这一冲突过程中,劳资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形成了终身雇佣制惯例。劳资关系退隐,劳使关系凸显。但随着日本经济走向开放,终身雇佣制抬高用工成本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趋于解体,劳动力要素趋向市场化,新型的劳资关系正在重构过程中。战后日本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表明,合作和谐的劳资关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终身雇佣制扭曲了劳动力要素市场,并且将劳资关系演变成劳使关系削弱了资方的投资动力,使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战后日本的外交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政治文化作为独立概念出现,成了一个独立的重要研究领域。日本国内的政治文化因素,对其战后的外交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粮食问题被作为一种“危机”提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然间也变得不再那么“理所当然”。 这不是个坊间话题,在很多专家的眼中,它们已经变成了一对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相似文献   

17.
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定位与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战后,日本从联合国的“原敌国”地位出发,致力于提高其国际地位,并确定了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日本在实现“常任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一味追随美国、否认侵略历史等致命弱点。日本能否圆其“常任梦”,主要取决于联合国改革能否取得突破以及日本能否赢得广泛支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美国之音12月22日】2008年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是一个经历了重大转机的一年。日本经济告别了战后最长的复苏期,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遇了超出预料的沉重打击。未来的一年日本经济能否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期,日本在短短20年间从鸦片零出口成功转型成为世界最大的麻药生产国。日本的鸦片生产起步不如波斯、印度悠久,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所生产的鸦片也不如西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优质,但是日本突破性地打破了英国在远东鸦片贸易垄断的地位。从两次世界大战来看,鸦片贸易不单纯是日本政府获得利益的手段,更成为日本政府侵略他国的工具。这些都与日本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鸦片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