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法分子可谓无孔不入,且手段不断出新,令人防不胜防.近日,笔者与一位在工商银行工作的朋友聊天时,得知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一位他行客户的网上银行绑定了U盾,但仍然被不法分子诈骗走了高额款项.  相似文献   

2.
贾军 《金融博览》2006,(5):46-46
编辑同志: 近日,一位朋友用1000元买了一张百元“错版”人民币,到银行鉴定,所谓错版上的暗记是不法分子伪造的.属假币,朋友后悔不已。  相似文献   

3.
王萍 《西安金融》2004,(10):57-57
(一)金融机构特别是资金流动的主要载体和媒介,是洗钱犯罪分子利用的主要渠道。大量案件的事后调台表明,巨款都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转移到境外被漂洗的,洗钱的每一阶段都和金融机构密切相关.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进行现金交易、帐户往来、贷款等将非法所得合法化,客观上使银行做了整个“洗钱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有效俺体和重要渠道.有的甚至成了洗钱的机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法分子为了逃避公安部门的打击.将作案的目标瞄准了银行安防工作的“软肋”——银行自助设备,并且疯狂作案。从2007年至2008年年末.仅我行的自助银行或ATM机就发生了被不法分子侵害既遂或未遂案件数起,先后有多达近百名客户的信息资料被窃取。在给客户带来了资金损失的同时,也给我行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不法分子对银行自助设备的侵害,直接给银行以及银行的客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给银行业的信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客户受损后通过法律途径与银行对簿公堂或呼朋唤友聚集在银行网点闹事的情况,更是令银行人士头痛不已。  相似文献   

5.
薄志红 《理财》2013,(12):68-69
对于网上银行,银行方面在安全问题上可以说已经做得很到位,可是也避免不了不法分子想盗取客户的资金,故意使用一些卑劣的伎俩.以让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达成。那一般来说,不法分子会使用哪些伎俩呢?  相似文献   

6.
聚万家之财,保一家灾祸。保险本是依靠众人的力量为少数遭遇突发事件而担风险,提供的社会保险。但随着保险意识的深入人心和保险市场的繁荥发展,保险在造福芸芸众生的同时,也受到少数不法分子的暗算。骗赔这股保险欺诈的浊流,在保险市场四处兴风作恶,令人防不胜防,使保险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万云龙 《金卡工程》2004,8(4):36-36
近期,本刊编辑部不断收到读者及金融机构的来信,反映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异地通兑功能行骗的案例。随着国内银行卡应用环境的改善及人们用卡意识的提高,利用银行卡进行异地通存通兑成为老百姓常用的资金流动方式之一。但由于缺乏安全意识,给少数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以至上当受骗。本期刊登的《谨防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异地通兑功能行骗》一文,以事实揭露了不法分子的诈骗伎俩,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范办法。  相似文献   

8.
抵押物评估风险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岩 《现代金融》2008,(9):46-46
一、造成抵押物评估风险的主要原因 1.虚假的抵押评估报告。不法分子假冒评估机构名义承接评估项目,出具假报告,收取评估费,但对估价结论不承担责任。表现形式不一而足,其目的是骗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相似文献   

9.
去过杭州的朋友都知道到萧山坐飞机.却不知道顺便在萧山买块豆腐带回家.因为这里有一位著名的“豆腐西施”王茶英。这几年.王茶英夫妇靠做豆腐发了财.即便是在富庶的萧山.也未免令人眼红。  相似文献   

10.
电子银行.就仿佛好莱坞大片中的五位魔幻英雄.正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我们的生活.并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本领。在我们身边不断演绎传奇。电子银行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竞争形势,未来的金融服务方式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金卡工程》2013,(12):39-39
网上曝出一条消息,货车偷逃高速公路费的方式出现了修改收费信息卡的高科技手段。作案人员非法获取了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卡和收费系统软件,并通过计算机破译系统.修改了货车进站信息,并将修改信息的卡以低价卖给货车司机.让货车司机能够节省近万元。从这条信息中可以看出,高速公路收费卡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被不法分子利用,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2.
文中主人公表面上是一位非常内向的女员工,但她营销的成绩却令人刮目相看,一季度,她一人营销牡月卡2000余张,营销高端客户10户,存款500万元,营销盘锦分行年初以来最大一笔理财产品560万元.非常令人佩服。  相似文献   

13.
观象     
医保卡套现“产业链”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参保人员医保卡上的“救命钱”.江苏省无锡市一家职业中介所大肆收取医保卡后套取药品贩卖.创造了日进万金、20天就非法牟利20余万元的“骄人业绩”。近日,法院对犯罪人员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及一年六个月。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在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开办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主体多元化.某些外汇指定银行便以放宽开立外汇账户等手段吸引客户.为不法分子洗钱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安部近日透露,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所有面值货币都有假币发现.值得重视的是,近阶段在多个省市出现了数起利用自动存/取款机犯罪的行为,犯罪分子用假币.变造币,通过自动存款机存钱.然后从自动提款机里提走真币.这是最新出现的一种犯罪手段。据了解.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法还有:吞卡 窥密码.吞卡 假提示、窃号 烧卡,封堵吐钞口盗款等。  相似文献   

16.
NICOLE 《中国信用卡》2006,(10S):20-25
一种宽广、深厚,然而温暖、舒适的浪漫吸引着我.它使得我所努力的一切既不空洞.又不会太过激情。我追求沉着充实的美丽.并愿意用一切温柔又甜蜜的方式.以高雅的环境、精致的礼物.和我的微笑来迎送每一位客人.希望有一天.孙华这个名字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值得依靠的名字。[编按]  相似文献   

17.
昔日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以书法大家享誉全国。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时,权高位重.索求其墨宝趋之若骛,得甚寡。一日,闻监察院内有人随处便溺,大怒,大书一幅警语:“不可随处小便”.令人贴之墙上。不二日.此警语荡然无存,年终,监察院同事们相互拜年.见同僚家中悬挂一条幅“小处不可随便”确是于老手迹,大惑不解,此君位卑言微,一向不被人看重.有何门道高攀于老?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一些不法分子在自动取款机上进行诈骗手段繁多,为了能让持卡人更放心取现,卡博士针对几种经常骗术支招,让你可以放心在ATM机上取款。 1.吞卡+假提示。即不法分子造成吞卡故障,诱骗持卡人打假告示上的联系电话,骗取密码,待持卡人离升后,从ATM上取出银行卡盗取资金;或是张贴假的银行公告,要求持卡人在ATM上转账。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博览》2011,(13):39-39
不久前.财经评论人牛刀在博客中撰文说.伯南克.从他上任的第一天,很多人就在嘲笑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只知道“坐着直升机满世界撒钞票”的美联储主席。令人无奈的是.他一天撒钞票不止.中国的通胀就一天不会停止上涨。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末网上银行诞生以来,“高速发展”、“方便快捷”、“潜力巨大”、“回报丰厚”等溢美之词始终伴随这一金融前沿业务。但同时,令人垂涎的巨大商机,也使其成为不法分子的窥探目标。各种诸如“网银大盗”、“钓鱼网站”、“远程挟持”、“键盘钩子”等名词正在不断侵蚀公众对网银安全的信心。就当前网银看,现有防范措施足以确保99%的交易安全,银行正在努力探索1%安全隐患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