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行产业组织政策以维护有效竞争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政府推行产业组织政策需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业组织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外国政府现行的产业组织政策、国际规则或双边规则以及多边规则对政府反垄断政策选择的限制等因素.要以促进竞争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原则,以维护有效竞争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以信息指导和政府扶助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手段.当前政策着力点是尽快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强化对外国企业垄断的管制和打破国内的行政性垄断;以技术政策为核心.提升国内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产业、环境标准的制订.  相似文献   

2.
施敏颖 《经济论坛》2007,(13):55-58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出口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指一国能在实际或潜在的国际市场上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结果的贸易政策,它的基本主张是在具有规模经济或垄断性的行业,当本国企业与国外厂商竞争时,政府应采取关税或补贴等措施,使垄断利润从外国垄断厂商转移到本国厂商,从而使本国企业获得"垄断租".  相似文献   

3.
杜云  张铭洪 《财经研究》2007,33(7):4-16
经济学界对管制和放松管制的态度模棱两可;理解管制与反垄断政策及其市场实施效率,却是真实而又关键。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从结构、行为、绩效三个角度来拓展垄断前沿理论,并借助实验经济学随机检验方法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效率进行研究,以用于阐述管制与反垄断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文章总体试图对我国管制与反垄断理论及政策制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在中国市场上会掀起一股企业合并的热潮。与经济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控制企业合并的立法却相对滞后,作为市场经济法核心地位的《反垄断法》至今尚未出台。没有法律约束下的企业合并,必然会加强市场势力而形成垄断。本文拟对企业合并反垄断控制问题予以分析,以期有助于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一、企业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必要性(一)经济垄断在我国已经出现自政府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企业联合,大力发展企业集团,中国…  相似文献   

5.
网络经济中的垄断与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云 《当代财经》2006,(3):11-16
反垄断法规和管制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传统经济中的垄断是不同的,理解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模式是正确分析和制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前提。本文从反垄断角度出发,对网络经济下的政府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和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研究》2008,(17):I0010-I0010
<正>"反垄断与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征文启示由浙江财经学院、山东大学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反垄断与政府管制(规制):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中旬在浙江财经学院召开。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会议主题:反垄断与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征文要求:1.论文尚未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7.
郭晓武 《经济论坛》2005,(21):10-11
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为了达到促进市场竞争、维护市场公平、提高市场效率的目标,经常要对市场进行行政干预。干预的主要手段就是反垄断法规和管制政策。反垄断法规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减少操纵价格、限制产量、恶意兼并或垂直一体化等反竞争行为给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在反垄断法规的实践运用中,是否拥有市场力量往往是判定企业垄断行为的关键。市场力量(或日垄断力量)是指企业具有制订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从而获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其结果是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中国加入WTO后,自然垄断产业必须对外开放,允许国内民营企业进入,这必然也使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由王俊豪、周小梅著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资料,对政府制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斌  蔡宏波 《财经研究》2007,33(12):26-37
文章针对我国电信市场的行业特征,在充分讨论消费者选择和企业决策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N次多期迭代的基于随机试验的模型,模拟政府管制政策影响下的市场演化,以判断当前的市场准入管制是否有效率。研究结论认为:在技术存量不足和创新效率不高的条件下,依靠外国资本无法提高本国的消费者利益和最优技术存量。不仅如此,中国电信企业将因此而失去对本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所以我国暂不具备允许外资设立独资电信企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从19世纪末美国反垄断政策产生以来,反垄断政策已经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其中80年代以来美国反垄断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当前制定反垄断政策有重要意义。80年代以来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演变反映在4个方面:对企业兼并的容忍;对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认可;政策目标偏向效率;政策调整的对象趋向灵活。反垄断政策的这些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我国反垄断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效率;应该抛弃肢解大企业的做法;要考虑到经济全球化下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该制止境外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反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市场结构逐渐演变为跨国公司的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成为一种典型的不完全竞争格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布拉德和斯宾塞等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可以给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和制定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中国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国情及国际市场经济法律环境,恰当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多市场寡头条件下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国际多市场寡头是Bulow( 1 985)提出的多市场寡头概念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自然延伸。在本文中 ,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是本国企业具有规模收益递减的生产技术。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 ,如果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外国市场进行价格竞争 ,那么 ,最优干预组合包括国内生产补贴与出口税 ,它们对本国福利的作用是一致的。第二 ,如果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外国市场进行数量竞争 ,那么 ,最优干预政策组合包括国内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 ,它们作用于本国福利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这时 ,本国政府用国内生产补贴执行反托拉斯职能 ,用出口补贴执行利润转移职能。第三 ,作为模型的一个应用 ,本文论证了出口退税政策会加剧国内市场的扭曲 ;而且它不一定能够提高本国福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口补贴转变为技改补贴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云辉 《财经研究》2006,32(1):36-43
文章探讨了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以产量竞争的方式争夺出口市场的情况下,本国政府对本国企业技改投资进行补贴的理论依据。通过两次运用两阶段博弈,文章对由补贴政策、企业技改投资、产量和利润水平决定构成的三阶段博弈进行了因果关系的比较静态分析,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对本国企业技改投资补贴有利于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产量、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增加,也有利于本国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对外国企业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则形成负面影响。这一政策可接替在未来实施中具有不确定性的出口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内容 1.战略性进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是指进口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对进口的干预使本国获得较大利益的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的保护贸易政策,达到从外国厂商那里抽取垄断租金、保护本困厂商进入市场或将外国厂商逐出本国市场的不同目的,以期使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垄断行为一直为西方经济理论所诟病,但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反垄断监管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发现,政府监管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理论进行实践,而是依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经济主体展开“双重标准”.伴随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资本与跨国公司占据我国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多,对我国反垄断监管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保证中国企业守住阵地,实现“走出去”的政策目标,必须辩证地认识反垄断监管的“双重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率为反垄断监管的目标,通过相机抉择保证我国政府反垄断监管的适度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境外的企业并购事前申报制度,是指发生在本国领域之外的外国企业间并购,只要该行为对本国的市场产生了限制竞争的影响效果,那么从原则上讲,该并购就成为了事前申报的对象,并购当事方应该向本国的反垄断主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使其能够判断该项并购是否将会形成垄断及实质性地限制国内市场竞争之效果。也就是说,当外国企业在本国拥有营销业务,并对本国的相关市场产生影响时,则该项企业并购不仅会成为行为发生地所在国以及当事企业的国籍国的规制对象,而且还将会成为受其影响的数个国家的规制对象。这项制度旨在方便企业并购反垄断主管机关判断境外的企业并购带来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是否准予并购的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取向 :反垄断政策的产业经济理论基础从哈佛学派转向芝加哥学派 ;从着眼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和国家整体利益 ;从对垄断结构的规制转向对垄断行为的规制。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自然垄断管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戚聿东 《当代财经》2001,(12):49-53,63
通过对自然垄断的含义及技术经济特征的阐述和对发达国家自然垄断实践的研究,得出结论: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的管制,放松管制与重新管制是不断重复的;管制或国有制是发达国家对付自然垄断产业的两种制度选择;自然垄断产业的反垄断不要轻易动用分拆措施;应注意管制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防止“管制失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力产业的垄断与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电力产业面临严重的垄断问题,垄断造成了多方面负面的经济影响,也极大地阻碍了电力产业自身的发展。传统上政府对电力产业的计划控制是形成电力行政垄断的主要原因。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已经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新的管制机构、管制目标和职能的重新定位等,但还需要在电价管制、市场结构管制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公用企业滥用垄断地位行为是管制改革和中国反垄断法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线性城市模型证明,管制改革中纵向经营在位企业具有采取排他性行为对新企业实行市场封锁的激励.在此情况下,混合型管制体制具有相对的效率优势.中国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自然垄断、行为垄断和行政垄断三重交织的特点,垄断性公用企业具有特殊的滥用行为产生机理和滥用行为方式.反公用企业滥用行为应建立"混合型"管制体制模式,将深化行业管制体制改革和反垄断执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