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钊  孙彤 《经济与管理》2012,26(8):19-22
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发展的关键因素,排放权交易的试点运作开启了基于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的新篇章。利用节能减排项目的减排效果,能够构建一个基于排放权交易的节能减排项目融资模式,有效拓宽了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正开征碳税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目前控制碳排放的两大重要手段。自从《京都议定书》确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以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北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代表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发展迅速。中国也已经在部分省市进行这方面的试点。作为减少碳排放的市场化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质是碳排放权的有偿取得,它和碳税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详见表1),各自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实践中需要考虑这两种制度的有机协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量迅猛增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正12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河北省发改委、承德市政府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京冀两地率先启动全国首个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承德市作为河北省的先期试点,其境内的纳入碳交易体系的重点排放单位将完全按照平等地位参与北京市场的碳排放交易。用市场之手推动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已经从局部环境污染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高速发展通常伴随着污染的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各国学者提出者一个创新的理论--排污权交易理论.碳排放权交易的提出以及实施减轻了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程度,防止大气污染的进一步加剧.本文对目前开放的七大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相关现状进行分析对比,通过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求阻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并基于以上分析为构建成熟的国内碳排放市场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影子价格是衡量单位碳排放增加引起的边际产出减少的货币幅度,即环境治理的机会成本,其测算对我国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采用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以及粒子群算法对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的影子价格进行测算,同时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现行交易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扭曲。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交易价格与影子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偏离,说明所在地区企业减排成本高、压力大,尤其是广东和深圳的环境治理成本较高,与此同时,湖北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制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定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1,(1):104-106,132
近年来,全球碳排放交易呈爆发式增长,而中国却处于试行阶段。作为碳排放大国,面对艰巨的减排任务,建立中国自有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和法律制度已迫在眉睫。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超额排放的处罚和执法,以及交易主体的创设和规制,交易市场的调控和监管等问题,都是在建立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时必须加以充分考量的重要问题。试图对前述问题进行基本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日后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所谓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机制,是一些低碳排放量者向碳排放量配额者出售自己的配额,以降低高碳排放量者的减排成本。简言之,就是发达国家用"资金 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指标)。由此而抵消发达国家国内超额排放的额度,从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看,都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存在规模狭小、交易活跃度低、交易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大力发展基于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的强制减排市场,稳步推进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完善碳排放交易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施背景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开启碳交易试点工作,下发《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广东省被确定为我国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省份之一. 2014年1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粤府第197号令,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本省实行碳排放信息报告和核查制度,年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及以上的工业行业企业,年排放二氧化碳5千吨以上的宾馆、饭店、金融、商贸、公共机构等单位为控制排放企业;年排放二氧化碳5千吨以上1万吨以下的工业行业企业为要求报告的企业.燃煤发电企业[以下简称煤机企业]是省内确定的首批控排企业.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交易体系初始排放权分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初始排放权分配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初始排放权分配的市场运行效率、比较分析以及机制设计问题。碳排放交易下初始排放权分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仍需在发展中国家初始排放权分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始排放权分配公平以及与碳金融关系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欧美等国实现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手段之一。我国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是目前还缺乏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及其相应的定价机制。在全球碳交易背景下,我国定价话语权的缺失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碳交易定价机制,是建立健全碳市场,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及减排效率,扭转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不利地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议题。  相似文献   

13.
张娆  杨小伟 《当代财经》2022,(11):125-136
财务资源是企业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和开展经营行为的重要保障,因而探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否会对企业的财务资源产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构建PSM-DID模型,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试点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通过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两条路径而影响试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进一步检验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试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提高作用在具有投资偏好的企业、处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行业的企业和市场势力弱的试点企业中更显著。因此,政府要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相关企业提供绿色资源支持;企业要增强对“双碳”政策的敏感性,在提高现金持有水平的同时,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低碳、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自愿承诺必将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及其修订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启示:循序确定排放权分配份额、拓展对温室气体与产业部门的覆盖、密切国际合作、坚持适度与公平原则、注重政策法律机制的综合协调等等。中国也应从欧盟的教训中得到启迪,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减排承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德国联邦政府立法明确从2021年起引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针对未纳入欧盟碳市场的交通和建筑领域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定价。本文通过介绍政策背景、交易基础和各要素情况,对比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初步探析德国即将实施的国家碳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16.
热点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约249亿元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来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正在积极推动、争取尽快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相似文献   

17.
邓佳 《环境经济》2021,(5):16-17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到了最关键阶段,交易系统基本建成,正加快推进与注册登记系统的对接联调工作,力争在今年6月底实现上线运行。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项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CO2排放2030年达峰目标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明确上海和湖北分别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注册登记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工作。  相似文献   

18.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交易也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有效减排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途径。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基础薄弱和经验缺乏是目前的一大障碍。文章在阐释碳交易相关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及EU-ETS、RGGI等国外主要碳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温室气体减排的实践表明,相比传统的气候变化治理措施,设计合理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条件下,赋予排放主体更多的灵活性,用以选择成本最低的减排行动。目前,国际上主要以《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为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的法律基础,以产权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研究碳排放权制度相关问题时,应立足国际视角将碳排放权作为人类的环境权益加以考量,并认识到碳排放权交易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分配碳排放权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有效运转并最终实现减排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研究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问题,以钢铁行业为例,将拍卖分配方式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建模思想,构建竞争市场中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利用Netlogo多主体仿真平台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为我国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和交易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