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顺应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积极破除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建立的,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的里程碑。南宁市作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心城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给南宁市经济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也给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一周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以来。双方相继于2005年7月、2007年1月和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保证了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与东盟合作框架协议,到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最终建成,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国企业将面临两大商机:一是近两年来中国和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的高速增长,在东盟已经树立了中国企业与中国商品的有利地位和形象。具有5亿人口的东盟,势必成为中国商品出口的有利市场;二是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高层推进,特别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速”进行,未来几年将是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理想时期,特别是对东盟相对欠发达国家的投资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刘君里 《珠江经济》2004,(10):36-41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间的经贸合作,由侧重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经济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包括旅游合作、资源开发合作、农业合作、能源合作、信息产业合作、人才培训合作等一系列的合作已经启动,而且正呈突破性发展趋势。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板块市场正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的签署,使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呈现了新格局。为了研究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理论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东盟在华直接投资与东盟对华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东盟在华直接投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东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东盟向中国的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应对新的形势做出的战略选择,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并非一帆风顺。结合中国、东盟的实际情况,中国在推动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中的应对之策为:消除东盟的顾虑,坚定合作信心;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经济的互补性与竞争力;积极稳妥实现目标;确定合作重点,协调利益关系;努力拓展与东盟多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进程及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更使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出现了里程碑式的转折。本文在充分阐述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与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这对人们充分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与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贸易与金融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的加强,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的开展,将创造出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东北亚三个经济大国———中国、日本和韩国均已在建立地区货币互换机制的问题上与东盟达成共识,而中国更是领先一步,首先提出了与东盟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在中国朱总理的提议下,于今年3月成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正在就加强双方经济联系,包括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积极探讨。中国和东盟如果能建成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巨大的共同市场,不仅…  相似文献   

11.
梁继军 《广西经济》2009,(12):15-16,34
在全球经济仍不景气的情况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不断推进,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广西应当抓住机遇,扩大与东盟各国在投资、贸易、服务等多方面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拓宽各方的发展空间。笔者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概况、东盟各国的产业现状和资源特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覃合 《改革与战略》2003,(12):63-66
200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时隔一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3.
资讯     
点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这个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间框架,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文莱、菲律  相似文献   

14.
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两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战略层面分析,它是一种战略部署,提供了相互之间施加影响、增强自身实力的一个合作框架;从技术层面分析,它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一种经济贸易合作安排。研究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两层次,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中国与东盟加速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方面实现全面自由化的进程,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商贸合作的深化,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商贸合作是国际合作的基础。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3623.3亿美元,其中,出口16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9%;  相似文献   

16.
前景广阔的东亚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妮娜 《珠江经济》2004,(10):91-96
区域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文章在分析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的金融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近年开展区域金融合作进展的基础上,就扩大和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融合作的意义、合作内容、合作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宁凌  尹萌 《港口经济》2006,(6):46-48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连接东盟的最佳海上通道,是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拥有天然深水良港优势和独特地缘、海缘区位优势的广东省湛江市.湛江,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上通道的首选地,必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桥头堡.这是历史赋予湛江的机遇,也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是当前我国一个重要的对外政策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贸易结构及吸收外资的互补与竞争性特点研究,分析我国与东盟的合作基础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利益,阐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增强区域间分工协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实施以来,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削减关税时间表上,自2003年10月开始,中国与泰国果蔬关税率先降至零,2004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关税开始下调,2005年对所有成员开始削减关税,2006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关税也降至零。随着关税政策的不断调整,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几年间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