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抵押登记业务开展之初,房地产抵押担保的主债权基本以银行贷款为主。近年来,在房地产抵押登记中,抵押担保之债呈多样化格局,除传统的银行贷款外,还出现了融资租赁之债、追偿之债、民间借贷之债、信托之债等多种形式。债的类型呈多样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多元化格局所致,从侧面也反映出各种债权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凡发  相似文献   

2.
司法实践中,如何既依法保障抵押债权得到优先受偿,同时又依法维护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是破产清算中的一个难点。笔以现有法律规范为依据,从抵押合同效力、抵押财产处置方式、优先受偿与职工安置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讨论破产清算中抵押债权的优先受偿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土地使用权抵押为融资条件的信贷业务发展迅速。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一些破产改制企业都以土地使用权抵押为条件,从银行取得资金。这一融资形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发展资金,而且也提高了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促进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土地使用权抵押信贷业务的过度扩张,将使银行面临三大风险。  相似文献   

4.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银行将其持有的住宅抵押贷款债权转让给一家专业机构,该机构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债权重新组合,并以此为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一种融资行为。这一行为过程的实质,是将银行的贷款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转化为再流动资金。美国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动作是最为典型的。本试对此予以简要介绍,以对我国目前正在酝酿和设计的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时,往往要遇到破产财产、破产债权以及担保物、抵押债权之类名词概念。企业在涉及此类案件时,应依照法律规定准确地理解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容、含义。(一)破产财产一、破产企业财产破产企业财产指破产企业全部财产,是清算组在对破产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清理后,向债权人会议披露、属于破产企业所有的全部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简称《破产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3号,简称《规定》),对破产企业财产的范围作了以下界定:1.破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2004,(9):74-75
房地产抵押以抵押的标的物来区分,可分为房地产、在建工程和房屋期权抵押;按担保的债权是否特定来区分,还可以分出最高额抵押。抵押权是担保物权的一种,担保物权是以保证债的履行为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所有物或者权利上所设定的限制物权。  相似文献   

7.
某针织厂,1996年办理了某处房屋所有权证,1998年下半年,房产抵押给银行,贷款30万元(房产价值106万),并办理了抵押权证,一切手续均由该厂法人代表王某直接办理。1999年初,王某再次出面,依旧以该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追加贷款20万,两次共贷款50万元,抵押权证已据实变更。2002年,该厂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银行拟将抵押房产变现后收回贷款。此时,该厂对追加的20万贷款予以否认。为此,双方诉讼到法院,房屋确权发证部门作为第三人参加了诉讼。目前,此案仍在审理之中。经查,事情是这样的:1998年底…  相似文献   

8.
在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中,不少地方出现了借企业兼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关系,致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国有资产流失。如何认识企业改制中的兼并破产行为,合理定位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银行债权,尽可能减少信贷资产损失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目前企业破产兼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破产兼并目的错位。企业依法进行破产兼并原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积极举措,但当前,借破产之名,行逃债之实的现象却在破产兼并企业中普遍存在,致使银行的债权被悬空。其表现…  相似文献   

9.
李秉祥 《现代企业》2002,(11):16-16,15
我国困境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国有困境企业中 ,企业为了摆脱困境局面 ,往往采取各种策略逃债、赖债或弃债 ,主要表现在借企业改制、重组之名 ,采取合资嫁接、母体裂变、国有民营、化整为零、大船搁浅、金蝉脱壳以及假破产等方法逃避和架空对银行的债务 ,使银行信贷资金损失严重 ,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本来企业资不抵债 ,依法破产是市场信用制度应给予的惩罚。但是 ,国有企业破产则发展为债务清理完全无视债权人权益 ,破的主要是债权人 (国有银行 )的债权 ,破产企业从破产中没有受到多少惩罚 ,反而获得了逃脱债务的好…  相似文献   

10.
个人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后,把所持有的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债权出售给SPV(特殊目的载体),该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其收购的个人住宅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MBS(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过程。通过个人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既可以解决商业银行“短存长  相似文献   

11.
正某市房屋登记中心询问:最近,有一部分抵押权人(主要是银行),在办好抵押登记手续以后,认为已抵押的房屋价值还有余额部分,要求再次办理抵押。就房屋价值的余额部分再次设定抵押,本来是正常业务,此时银行和债务人之间并没有新的债权发生,而是要对已登记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再次抵押。我们认为,在没有新的债权产生的情况下,不宜再由登记机构对已存在抵押担保的债权再次设定抵押。我单位向抵押权人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抵押物出售的基本规定 抵押作为我国担保方式之一,在融通资金、促进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抵押的概念,我国《担保法》第33条作了明确规定:“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根据抵押标的物性质,可分为动产、不动产。  相似文献   

13.
某市登记机构:询问三个和最高额抵押登记有关的问题。一、第一次抵押是最高额抵押,在主债权尚未确定时,当事人申请办理后顺位抵押,后顺位抵押仍然准备办理最高额抵押登记,我们是否可以受理?如果可以,登记机构应该注意些什么?二、有一宗最高额抵押,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已届满,债务履行期也即将到期,银行准备对债务人展期贷款,并继续申请最高额抵  相似文献   

14.
某市登记机构:询问三个和最高额抵押登记有关的问题。一、第一次抵押是最高额抵押,在主债权尚未确定时,当事人申请办理后顺位抵押,后顺位抵押仍然准备办理最高额抵押登记,我们是否可以受理?如果可以,登记机构应该注意些什么?二、有一宗最高额抵押,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已届满,债务履行期也即将到期,银行准备对债务人展期贷款,并继续申请最高额抵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是指为了保障银行债权的实现,在不发生土地使用权权利变更的前提下,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担保,贷款银行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优先受偿权。为防范信贷风险,确保土地使用权抵押落到实处,现场审计时,审计人员可采用以下方  相似文献   

16.
张东 《房地产评估》2007,(11):13-14,3
80年代末,美国因收不回抵押贷款产生巨额的银行不良资产,导致一批银行的倒闭破产;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同样是因为不动产评估人员的行为,导致了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由此可见,房屋抵押评估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完善,抵押评估业已相当频繁。市场经济不但提升了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催化了人们全新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一则案例分析最高额抵押合同的几个问题。认为最高额抵押权登记中记载于登记簿的债权确定期间以及最高债权数额应以抵押合同条款约定为准,最高额抵押权并不以主债权的存在为前提,最高额抵押权并不因为担保的主债权数额为零而消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产市场》2009,(11):73-73
案例1994年11月,某市商业银行为该市B公司提供贷款,共计两千多万元。B公司向银行出具《财产抵押书》,承诺将旗下尚未建成的住宅楼作为向银行借款的抵押物,并表示等住宅楼完工后,将房产证办妥再补交银行。银行对此表示同意,并就此共同签署了《财产抵押书》,上报市房产局。市房产局在《财产抵押书》上签字同意,并加盖了公章。为了确保此项抵押有效,应银行的要求,B公司向市政府提交了《财产抵押申请报告》,有关领导在审阅后批示,此种抵押可以在市房产局确认后再办理房产证。2001年4月,银行将其对B公司的债权转让给了E资产管理公司。2001年8月,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B  相似文献   

19.
王宪  于秀山 《企业活力》1997,(11):36-37
关于海关监管货物向银行抵押贷款的法律思考□王宪于秀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以其自己占有的所有物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已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形式之一。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常常会遇到以海关监管货物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问题。以海关监管货物向银行抵押...  相似文献   

20.
在理论界及抵押登记工作实践中,对于抵押担保的债权是否可以超出抵押物的价值争论已久。一种观点认为,有对《担保法》第35条"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进行研讨和修正的必要,应当允许当事人协商超额抵押;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办理抵押贷款登记,应当遵守《担保法》第35条的规定,禁止超额抵押,如果信用贷款,则按无担保的一般债权处理。近日,笔者在准备"全国房屋登记官"培训考核过程中,发现教材编写人员对此问题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