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候疆 《新疆财会》2009,(6):54-55
一、关于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有效运用分析性复核,能帮助审计人员围绕审计目标尽快确定审计证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试论分析性复核在增值税审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对于分析中发现的差异,特别是异常变动进行调查,找出可能的原因,必要时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分析性复核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性复核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的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是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所使用的审计方法之一。会计报表分析是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重要财务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的实质是通过分析资料之间的相互联系或逻辑关系,找出异常变动或重大差异,并就异常变动和重大差异形成原因做出实质性的测试或解释.对于异常变动项目或重大差异,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警觉,需要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必要时应追加适当的程序,以获取相应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国际审计准则520号 分析性复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准则旨在为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分析性复核建立标准并提供指导。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可用于以下目的:1、作为风险评估程序获得对被审计单位及其  相似文献   

8.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在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分析性复核主要是对项目的有关经济指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是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的关键是比较和分析,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之间、非财务资料之间、财务资料和非财务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鉴别资料的可靠性,对特定的数据、比率或关系进行合理的推测,从而调查异常变动及其差异原因。分析性复核是一项重要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项技术方法,往往能揭露一些隐藏在背后的问题,甚至发…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并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而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属于间接证据,主要  相似文献   

11.
分析性复核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而获取初步审计线索的方法。在实施分析性复核时,审计人员可以使用简易比较法、比率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2.
分析性测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之间、非财务资料之间、财务资料和非财务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调查重要的异常变动及差异,从而对财务报表整体及其各项目进行评价的方法。 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性测试,可以通过前后期财务报表的比较和主要财务比率分析,从总体上评价财务报表的客观性,并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资料、找出重要异常波动,评价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差错。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性测试主  相似文献   

13.
李捷 《现代审计》2008,(4):48-48
一、正确认识运用分析性程序审计的优越性 存货的分析性程序.指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应就被审计单位在存货方面的相关内容的重要比率及其所体现出的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分析所调查的比率及趋势在审计会计年度是否出现异常变动情况以及该异常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分析性程序有如下几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戴为民 《财会月刊》2008,(11):73-73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收支及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与预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对异常变动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分析性复核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分析性复核资料可以形成、支持或检验审计结论。如果分析结果与有关指标存在重大偏差,则应引起关注,并将其作为审计重点。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甄别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是对其虚假财务报告审计的关键,这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参加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中通过对几家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其会计报表的虚假性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一、报表的主要项目金额前后各期发生异常变动。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主要项目金额会由于经营业务的影响而在不同会计期间发生变动。真实的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金额变动一般表现为有规律的正常变  相似文献   

16.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各项经济指标中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经济信息的异常变动以及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因此,分析性复核实质上就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数据信息之间、数据信息与非数据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  相似文献   

17.
盛业 《山东审计》2002,(4):22-23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项目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它广泛地应用于审计各阶段,特别是在审计的准备阶段,由于审计人员事前掌握的会计信息与财务人员相比处于劣势,如何在分析审计风险和评价审计重要性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内容,事关审计的成败。而实施分析性复核可以有效地帮助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错报漏报的重点区域,从而指  相似文献   

18.
审计署5号令中《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称,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准则》中要求审计人员应当依据专业判断来确定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式、范围和程度。在审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是指“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的关键是比较和分析,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之间、非财务资料之间、财务资料和非财务资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性复核,是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者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的行为,是通过对被审计项目有关内容的对比和分解,从中找出各项目之间的差异及构成要素,以揭示其中有无问题,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