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概况 武陵山区地处湘、鄂、川、黔四省接壤的边缘地带。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鄂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川东涪陵地区以及黔东铜仁地区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全区现有耕地2400万亩,约1600万人口,人均耕地1.5亩。由于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是我国南方贫困地区之一。为开发武陵山区,尽快脱贫致富,改变落后面貌,首要任务是发展武陵山区粮食生产,逐步做到区域内粮食基本自给,解决群众的温饱。其中一条重要措施是利用武陵山区气候资源,克服气象灾害,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区处于川、鄂,湘、黔四省交界地带。全区土地总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峦重叠,80%—90%是山地,耕地只有19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9%。目前,总人口达1737万,其中农业人口1575万,人均耕地1.1亩。虽然耕地资源较少,但是由于有其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温和,热量高,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垂直地带差异明显等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发育的优良条件,因此,不仅是我国南方山区全面发展经济拥有很大优势的一块宝地,而且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3.
缺水山区灌面发展的希望——贵州小水窖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贵州17万平方公里土地,山区和丘陵占97%;全省2800万亩耕地中,田只有117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人均仅0.36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基建占地的增加,人均耕地会更少。粮食生产是我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兴黔富民,就必须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建成农业人均半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土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机旱作农业是传统农业中的精华。云南省昭通地区的旱作农业在山区商品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据1979年统计,全区481万亩耕地中(习惯面积)旱作耕地426万亩,占88.5%。198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85.673万斤,其中旱粮158.073万斤,占总产85.1%。在33,467万元的种植业产值中,旱作产值占90.1%。林业收入中有40%的经济林收入来自旱地;畜牧业产值中有71%的收入来自旱粮及其副产物转化。全区2.2亿元的农产品商品总值中有95%直接和间接来自旱作产品。上述数字证明,旱作农业是山区经济的支柱,是商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是山区开发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山区开发,就必须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只有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才有山区的深度开发。 一、现状分析 溆浦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61.4万亩,其中水田45.4万亩,旱土16万亩,基本上解决了8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起到稳定社会,促进山区开发的重大作用。该县粮食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一)粮食生产发展趋势稳中有升。该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0年只有75.54万亩;到农村  相似文献   

6.
常德县逆江坪乡山多田少,山林面积7.9万亩,耕地1.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5亩。近年来,他们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充分利用本地竹木资源优势,发展竹木加工业,实行农、林、牧,工结合,开发山区经济,改变了单一的粮食生产局面,加快了农村致富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农村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7.
一、土地抛荒的现状与特征  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资源十分稀缺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的现阶段 ,却频频出现了土地抛荒的现象。据统计 ,从 1 996年到 2 0 0 0年 ,全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大约 3 0 0 0万亩 ,平均每年减少 60 0万亩 ,其中土地抛荒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抛荒土地的分布看 ,具有如下特征 :抛荒耕地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地区 ,尤其是广大山区 ,路途远 ,播种难 ;抛荒耕地多处于自然条件差的地区 ,气候恶劣 ,灾情易发 ;抛荒耕地多处于耕地质量差的坡地 ,水…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耕地面积26.4万亩,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东北部是沿邵伯湖地区,耕地地力条件较好,西北部属于宁镇扬丘陵地区,耕地地力条件相对较差。粮食生产主要以稻麦为主,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9.5万亩,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3.5万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土地流转速度随之加快,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粮食规模化种植可谓是方兴未艾。但  相似文献   

9.
我国丘陵山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总量规模,尤其关系到消灭贫困和实现社会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央提出丘陵山区实现人均达到半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和要求,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推进丘陵山区的经济增长,确保丘陵山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是基于实施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央的这一决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作用。一、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分布根据统计资料,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9497万公顷。按地表形态分,我国…  相似文献   

10.
无锡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少,人均占有耕地仅0.72亩,其中粮田0.61亩。常年粮食亩产在650公斤左右。城乡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左右。正常年景维持主粮自给,饲料部分调入的紧张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耕地的逐年减少,这个矛盾逐渐突出起来。由于土地后备资源基本枯竭,发展粮食只有走提高单产的路子,而在诸多提高单产的因子中,改造低产粮田,提高地力等级,挖掘增产潜力,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慈利县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澧水中游。属武陵山区,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3.7%。耕地69.5万亩。占12.6%,人均1.1亩。在耕地中,水田、旱土约各占一半。生产条件差,社会经济较为落后。具体表现是: 1.农业生产水平低。近五年来,我县粮食按播种面积计算,年平均单产仅399斤,比全省的652斤低253斤。农、林、牧、副、渔各业基本上还处于传统农业的状态。2.经济效益低。1985年全县种植业产值亩均只有162元;劳均550元。3.农民收入低。1981—1985年,全县农民纯收入人均195元,去年下半年,省人民政府正式审定的贫困乡镇16个,占总数的42.1%。全县共有贫困村429个,占总数的62.4%;贫困户5万多户,占总农户的1/3,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是采取粗放经营的方式,还是集约经营的方式?这不仅是农业土地利用方法的选择,而且是农业扩大再生产战略途径的选择问题。以集约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根本出路,既是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辽宁省情。第一,我省土地面积有限,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量继续增长。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辽宁省土地总面积21,86l万亩。耕地面积1957年时为7,24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3.1%,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4.79亩;1986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为5,29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4.2%,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耕地2.39亩。近30年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65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地减少了一半。全省主要消费品中农产品销售量大幅度增长,1986年与1952年对比粮食增长1.5倍,食油增长1倍,猪肉增长6倍,水产品增长2.3倍。据统计预  相似文献   

13.
从“三个转化”入手 达县地区有耕地837.29万亩,其中水田475.52万亩,旱地361.77万亩。耕地综合利用仅处于初期性的开发阶段。目前耕地利用上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两低一差”:一是复种指数低。从自然资源条件看,该区89%的耕地适宜于一年二熟,其中60%以上适宜一年三熟或多熟。但是,到1984年,全区复种指数才达到198.9%,近十年来种植指数基  相似文献   

14.
一 农业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模式 抚州地区农业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全区有610多万亩红壤荒山,占土地总面积的21.6%,其中宜农宜牧的有430万亩,比现有耕地总面积还多50万亩。这些红壤荒山,主要分布在丘陵和低山地区,坡度平缓、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加上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经济作物和林木生长。此外,还有可放养的荒水10多万亩。这些处于蕴藏状态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正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调结构、转方式。武陵山区的情况和粮食主产区以及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是围绕提质增效调结构。农业部在武陵山区定点帮扶30年,打造了地方特色产业基地,比如恩施,目前有120多万亩茶园。下一步,不应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而是在品牌打造和质量效益上下功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切实保护好耕地,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中央非常重视的“三农”问题的重点,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用地,农民外出务工撂荒土地,造成目前垫江县耕地剧减,复种指数大大下降。全县2001年耕地为61.5万亩,2002年末为59.4万亩,减少了2.1万亩,减幅为3%。200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98.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9.4%,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89.9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1.3%,下降了8%。耕地资源保护方面的问题令人非常关切,目前主要表现在:一、土地市场监管不力。其中存在不少政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土地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左右,包括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南部和台湾省。1980年有耕地8,600万亩(不包括台湾省),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1亩,劳力资源丰富,且毗邻港澳,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和对外贸易,有发展种植业优越的经济技术条件。 衡量一个地区农作物的发展方向及其布局是否合理,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入世后我区农业面临的挑战铜仁是典型的农业地区从经济比重看,一产占国内生产总值60%以上;从人口居住状况看,90%人口在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正常年景下全区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45万吨,创产值60亿元,全区人均占有粮食可达4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但目前我区农业生产仍处于自给水平阶段,与参入WTO以后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二是缺乏科技、资金投入,生产粗放,土地产出率低商品率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一、辽西北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辽西北地区包括康平县、彰武县、阜新县、阜新市郊区、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等行政县区,属于低丘风沙地区,总体概貌是干旱、植被少、水上流失严重、土地瘠薄,作物构成不合理,产量及效益低,就业很不充分,生活比较贫困。总土地面积为3948.5万亩,其中耕地1075.4万亩,占29%;林业用地1198.6万亩,占30.1%;牧业用地598.8万亩,占18.1%;其他用地752.5万亩,占22,8%。总人口33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4万人;人均土地11.9亩,人均耕地3.3亩(按农业人口人均土地16.3亩,入均耕4.5亩),人口密度112.2人/平方公里。本区有天然草场598.8万亩,约占全省天然草场的1/4。牛羊肉产量占全省的28%,优质细羊毛和半细羊毛产量占全省66.5%和37.7%。本区虽有较大面积天然草场,但经济效果甚低,目前全区近一半草场退化。牲畜夏天吃不饱,秋天养不肥,冬天瘦,春天死,恶性循环。本地区草田(绿肥)面积原来仅占农田的7%,很不适应。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近年已有兴起,目前康平县已种11万亩。阜新市已种草14万亩,建平、朝阳及北票13万亩,总共已达38万亩。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桓台县位于鲁西北中原南端,北临黄河,中依泰沂山脉北麓;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为12.4℃,年平均降雨量613.1毫米,无霜期达245天。适宜发展粮食和棉、油、甜菜、药材等经济作物及发展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全县耕地53.1万亩,人口44.01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2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