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与巴西:投资合作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是全球具有最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2004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6亿雷亚尔,合601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2位.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巴建交31年来,中巴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00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6.98亿美元,是建交年份的212倍;200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23.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出口36.7亿美元,自巴西进口86.8亿美元.目前,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2001年开始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巴西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2.
吉晶 《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78-281
中韩建交二十年来,中韩双边贸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中国目前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最大的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第四大出口对象国。在此背景下,分析韩国近十年主要经济指标和中韩双边贸易的数据,认为中韩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是两国服务于外部市场的生产增长方式。中韩应加快建立FTA,实现贸易公平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3.
实际汇率与中国双边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中国与中国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引入一个诱导的出口方程中,并加入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结果表明,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出口的竞争者,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确实使中国1998年和1999年的出口减少。除了海外市场需求和国内供给能力外,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以及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对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文将中国与中国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引入一个诱导的出口方程中,并加入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结果表明,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出口的竞争者,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确实使中国1998年和1999年的出口减少.除了海外市场需求和国内供给能力外,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以及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对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杨子 《时代经贸》2009,(9):62-63,6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后,中印贸易关系得到了较快发展。双边贸易总额从1992年的2.64亿美元到2008年的517.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也成为我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从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阻碍因素出发,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印贸易关系良性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中韩建立FTA的基础和背景中韩建交二十年来,无论从彼此的贸易地位还是从双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乃至贸易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统计,200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05年,韩国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9年,中国作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已是其第一大  相似文献   

7.
许南  黄颖 《经济地理》2014,(5):91-96
在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状况的基础上,采用G-L指数和S指数对中国金融服务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静态和动态测算,并基于2000—2011年中国大陆与香港、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法国、俄罗斯7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将静态面板数据分析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对影响中国金融服务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中国金融服务产业内贸易的首要因素,且长期来看其重要性不断加大;其次是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外商直接投资,且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金融服务的促进作用需要长时间才逐渐显现。而市场规模差异、货物贸易密集度和贸易不平衡程度等对中国金融服务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则不明显。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从加大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投入等方面提出中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贸易引力模型: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在采用并修正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决定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总量)、人口、空间距离和贸易政策等,并通过Beta系数检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贸易潜力分析,说明中国目前应当充分重视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同时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改善贸易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晓雷 《当代财经》2007,(12):88-95
通过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和欧元区11国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美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收支与美元汇率没有实质性联系.美国逼迫其它货币升值没有也不能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同样,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也不能缓解美中双边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但是,受冷战的影响,长期以来,两个国家在经贸方面没有太多的合作。近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开始了接触。政治合作导致了双方经济上的合作,双边贸易已成为经济合作的发动机。并且,当今中印的双边贸易不断增强的趋势正在对两国的政治交往产生积极影响。两国的边境贸易被定位为一种解决双方长期存在的政治问题的工具。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的边界贸易对两国的政治关系和相互理解有明显的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基础坚实、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1.
曲越  秦晓钰  黄海刚  夏友富 《财经研究》2021,47(6):33-46,60
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FTA数量的增长和层次的提升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下一步应该如何选择FTA对象?文章基于ADBMRIO和OECDICIO的国别(地区)贸易增加值数据,通过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FTA数量和FTA层次对中国贸易增加值的影响.研究表明:FTA的建立使中国与成员国(地区)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FTA对贸易增加值的作用仍然以广延边际为主,FTA深度对贸易增加值的集约拉动需要继续加深;与传统贸易活动相比,FTA在全球价值链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更加突出.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看,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FTA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最大;FTA参与度较高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与中国建立FTA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竞争力的提升有显著的帮助;与中国距离较近的国家和地区建立FTA有利于中国贸易增加值的提升,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理距离在对外贸易中的影响正在逐渐下降.因此,中国应加快FTA的全球战略布局,在增加FTA数量的同时,加强FTA的深度建设,注重FTA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在亚洲邻国的基础上,加快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FTA谈判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增加值贸易隐含的要素流向扭曲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双边HOV基本框架下同时引入要素生产率(TFP)与综合贸易成本(CTC)的跨国差异,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多角度评估了在全球价值链(GVCs)分工背景下中国增加值贸易(TiVA)隐含的净要素含量流向扭曲程度。研究发现,资本与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相对于进口,出口隐含的资本流向扭曲程度较高、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则较低;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低技能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向扭曲程度较低;相对于跟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台湾等五个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隐含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程度较轻;受到中低技能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影响的行业较少,贸易量较大的行业受到要素流向扭曲的影响较轻。本文初步表明,要素禀赋结构仍是反映一国增加值贸易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受到要素流向扭曲影响的基础。因此,中国要促进增加值贸易(及其产业链基础)转型升级,同时减轻贸易所含要素流向的扭曲程度,应首先着眼于国内(相对于国外)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刘园  韩斌 《当代财经》2012,(11):101-109
东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协整方法,使用季度数据对中国—东盟5国的贸易收支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东盟5国实际GDP、中国实际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这四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东盟5国贸易收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东盟5国贸易存在"反J曲线效应",即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会改善贸易收支。因此,中国和东盟5国的双边贸易收支状况可以通过变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中美贸易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经济师》2008,(8):22-23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07年的两国贸易关系来看,呈现两大特点:发展迅速,互惠互利;摩擦增多,此起彼伏。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但两国在贸易中双边摩擦接连不断,还比较尖锐。2007年中美经贸热点主要集中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以及337调查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双边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1997-2004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双边汇率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着重考察汇率和进出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以及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作者利用中国1997—、2004年实际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协整检验表明中国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欧元区国家和马来西亚五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与日本和英国之间却不存在。研究结果还表明马歇尔-勒纳条件只在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之间成立。一般脉冲响应函数检验贸易收支对实际汇率冲击的反应,发现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之间存在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同时,对新西兰来说,与中国签署FTA也是它与澳大利亚签署更为密切的经济关系协议以来,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由此可见中新签署的FTA对两国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新双边贸易发展的情况及中新签署FTA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中新建立FTA后产生的贸易效应、双方更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和推动相互投资的情况,以及建立FTA后产生的示范效应和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从而对中新签署FTA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新西兰双边贸易的发展及签署FTA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同时,对新西兰来说,与中国签署FTA也是它与澳大利亚签署更为密切的经济关系协议以来,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由此可见中新签署的FTA对两国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新双边贸易发展的情况及中新签署FTA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中新建立FTA后产生的贸易效应、双方更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和推动相互投资的情况,以及建立FTA后产生的示范效应和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从而对中新签署FTA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Anderson和Wincoop(2003)模型基础上推导得出比目前常用的Novy(2006)模型更具微观应用基础的用以测度一国进出口贸易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基于推导模型对1998-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成本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影响其出口贸易成本的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向发展中经济体出口的贸易成本和贸易难度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更低;贸易伙伴与中国的实际人均收入差额、地理距离、文化差异水平、平均名义关税水平、贸易对外开放度及净贸易条件等因素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正相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陆地相邻和优惠的贸易安排等因素与其负相关,传统的地理距离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1.2002年,为了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一个经济贸易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一项关于未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联合可行性研究已经出炉。2.受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委任,莫纳什大学的政策研究中心对关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潜在利益进行模型分析,并与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南开大学的专家共同着手这项研究。3.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自由贸易协定进行模拟:消除商品贸易中的边境保护主义、投资自由化以及消除服务贸易壁垒。分析框架为一个多国家、多部门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即"莫纳什的多国家模型"。在我们的模拟中,假设基于自由贸易协定下的政策调整是于2006年开始贯彻落实的。4.在模拟FTA下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冲击方面,我们首先模拟了一个常规发展模式(或称"基准模式"),基准模式描述了在中澳没有签订FTA情况下中国和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基准假设相比,其改变程度将被视为FTA下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效应。5.从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FTA使得中澳两国的产出增加并使得福利提高。据估计,FTA将提高中澳两国2006年至2015年期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现值(见42页图表7.1),数值如下:澳大利亚实际GDP:180亿美元中国实际GDP:640亿美元澳大利亚实际GNP:220亿美元中国实际GNP:520亿美元6.从2005年至2015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方面来讲,FTA估计将使澳大利亚的实际GDP年均增长0.039个百分点,使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长0.042个百分点。7.两国实际GDP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不断增加的资本、不断提高的生产率水平和得到优化利用的资源。澳大利亚实际GDP增长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就是贸易条件的改善。8.通过不断增长的双边贸易和投资,FTA强化了中澳双方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就整体而言,它也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贸易:由于中澳FTA的签订,世界进口量相较于基线水平也相应增长。9.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两国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调整,这主要是为了消除商品贸易边境保护主义。然而,由于两国之间的互补性,部门间的这种劳动力再分配还是更倾向于促进两国间已发生的自然调整进程。而且,与中澳两国在还没有自由贸易协定时的全球化中已发生的合作相比,这种调整只能属于小规模范畴的调整。10.澳大利亚从自由贸易协定获利最大的产业有谷物、羊毛织品、绒线、矿物和有色金属。中国获利最大的产业则是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服装和其它杂项制成品(如玩具和体育用品等);而两国的服务部门则都能从FTA中获益。11.如果2006年至2010年期间,政策调整能够逐步实施,则至2015年FTA所带来的长期效应将和在2006年完全贯彻执行FTA的效果没有区别。然而,越早实施FTA将会使两国更早获益,而相比较而言,如果采取不急不愠的措施,那么其导致实际GDP和实际GNP获益的现值将减少。  相似文献   

20.
东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国家大多数是中国的海上近邻,中国—东印度洋沿线国家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举足轻重.中国与东印度洋沿线国家是相互依存度高的重要贸易伙伴,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GDP、人口总量等是影响双方贸易的因素,运输距离则是阻碍贸易的核心变量,CAFTA作为虚拟变量则促进了双边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