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水资源"农转非"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的水资源"农转非"现象日益凸显并具有"多赢"的社会经济效应,既能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又能推动农业节水和工业发展。水资源"农转非"的潜在负效应是"如果转换失控,可能会损害农业和农民的用水权益"。为防止"转换失控",应认真地考虑对农业和农民的补偿及对水资源"农转非"现象的调控和管理。补偿的形式可以是价格补偿、节水投资补偿或新水源补偿;调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水资源转移的数量调控和程序调控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合作收益的跨区域水源保护补偿额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茜  陈菁  代小平  陈丹 《水利经济》2011,29(2):38-41
通过Shapley值法,以合作收益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跨区域水源保护补偿额定量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计算了新安江流域上中游水源保护地的生态补偿额。结果表明,补偿额大于上游地区水源保护投入成本,可调动上游地区保护建设水源地的积极性,是一种较合理的补偿标准,可为今后流域内跨区域生态补偿额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水资源保护项目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地区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水源涵养林管控机制,确保补偿框架体系的完整程度,在适宜化的管理措施基础上,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结合辽宁省清原县的实际情况,对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生态补偿的准则、范围以及对象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讨论了补偿价值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水源地保护的经济手段,其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二是进行市场化筹集。其市场化筹集是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水资源为载体,受益者依其消费的生态资源的数量进行付费。同时根据“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以整个水源地保护区为对象,界定生态补偿对象,同时按照其经济行为确定补偿要素,根据其在水源地生态保护中贡献的大小,在能够调动其积极性的前提下确定补偿标准。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形式上可采用生态受益者对水源地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线,通过激励措施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完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视域,总结出三种不同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并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对比,探析拉萨河流域内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避免水源地区陷入“经济欠发展—人口膨胀—生态脆弱—经济欠发展”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水源地生态保护中发展权损失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机会成本法,通过计算农地的经济价值,测算了水源地第一产业的发展权损失;通过对比参照区与水源地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估计了水源地第二产业的发展权损失;通过计算水源地旅游业的机会损失,测算了水源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权损失;分析了水源地发展权损失生态补偿中的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和产业补偿的优劣势。旨在为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渭南市自来水公司东水源地水源井多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东水源地地下水水资源开采现状,分析了水位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扩大开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资本权益的生态补偿基本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向社会提供独特的、无形的、有价值的生态服务,应当取得相应的资本权益,这种资本权益的取得只有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才能实现。按照这一观点,生态补偿包括:补偿实质、构成要素、基本原则、补偿范围和局限性特质等5个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王亦宁 《水利经济》2019,37(4):48-55
应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水源地、城市及用水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在不同决策模式下的行为方式,分析了“用水者各自决策”“城市政府主导分配”“市场交易”和“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配置”4种水源地水资源分配模式,认为“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配置”是相对最优模式。探讨了跨境水源地权利保护机制、用水总量控制政策背景下的水源地水资源分配、水源地水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将水源地保护和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2种方法结合起来,在测算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时,将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列入补偿范围,扣除水源地不放弃发展引起的对下游地区的补偿。结果表明,文中测算的生态补偿标准因为存在上游地区补偿下游地区的情况,低于常见的根据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确定的生态补偿标准。补偿模型的尝试性改变减少了补偿数额,降低了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积极性,但是考虑的内容更为全面,同时也对水质监测和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系统梳理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分析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与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不同特点,包括调水工程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的影响、水源流域上下游与受水区的补偿关系、调水给水源流域下游带来的损失等。调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多源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包括成本与机会损失法、支付意愿法、价值损失法、生态足迹法等,考虑受水区用水量、水资源价值、支付意愿等因素对补偿量进行分担。由于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影响的复杂性,且调水工程布局向网络化发展,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一是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技术;二是调水给水源流域上下游带来成本与损失的测算方法;三是调水给受水区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测算方法;四是系统考虑水源流域上游保护成本和下游损失及受水区效益,构建调水补偿关系和标准测算模型;五是对于网络化调水格局下补偿主体与对象的复杂关系,研发适用的补偿原理和标准测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量分配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以小清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量分配和生态补偿是我国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模块,有助于解决水资源利用冲突,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方法]以小清河流域为例,将两者进行有效衔接,采用AHP法和熵值法进行科学分水的基础上,根据应分水量分摊上游的保护成本,结合各区域的实际用水和节水贡献进行调整,按照逐级补偿方式,测算流域各区域的水量综合补偿额。[结果]按照公平、效率、可持续的原则,2016年小清河上游至下游各区域的水量分配额分别为:滨州邹平7 350.03万m~3、淄博6 568.84万m~3、滨州博兴4 411.18万m~3、东营9 620.53万m~3、潍坊6 649.42万m~3;济南作为上游水源地为整条流域供水获得补偿2.66亿元,滨州邹平段因水量维护贡献突出、正外部效益外溢获得补偿2.020 2亿元,淄博、滨州博兴、东营和潍坊段则因其超量用水各需支付22.59万元、1.33亿元、1.11亿元和2.27亿元。[结论]小清河下游地区应增强水量维护意识,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升级,减少用水量。此外,今后应探索多元化的补偿资金来源,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流域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水环境,防治河涌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公布了《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到,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水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对水质达标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所在地区、镇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与相邻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开展流域水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建立水源地水环境监测数据库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和研究水源地水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背景、目标、意义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GIS技术在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中的特点和应用现状。以北京市水源地为研究实例,利用Arc Catalog工具实现水环境监测数据库模型的快速建立。利用等级分类等方法比较北京市水环境监测水质,并在Arc Map中实现北京市水源地信息科学高效的管理、查询、分析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价是科学制定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补偿有效运行的关键,也是确定合理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本文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制定了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共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15个评价指标,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山东省云蒙湖生态补偿效益进行了货币价值核算。云蒙湖生态补偿实施后增加生态效益10649.75万元,经济效益7718.59万元,社会效益5603.18万元,综合效益显著,但也存在教育、旅游等效益不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加不均衡等问题。今后应注重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经济社会带动作用,增强与农户的互动、实行差异化补偿,延长生态补偿期限促进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宏波  张顺  霍有光 《水利经济》2006,24(6):3-5,17
在论述丹江口调水工程对陕西及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对中线调水方案及其可能的替代方案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提出了修正取水口的基本方案。从理论上分析跨流域调水治理模式,对丹江口调水的治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调整中线调水的取水口;建立相关地区调水问题的政治协商制度,对作为调水区的陕西与湖北进行合理的经济利益补偿。对陕西省进行经济利益补偿,可以提高其用水的机会成本,起到保证水源的作用;对湖北省进行经济利益补偿,能够体现出社会公正,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鄂尔多斯市为典型地区,针对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各种非常规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提出多种水源统一配置、联合调度的方案。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常规水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有限,通过实施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煤炭矿井水、淡化处理微咸水(矿化度2~5g/L)、开采岩溶水、潜流以及雨水利用等各种非常规水源的综合利用,2020年各种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可达到3.310亿m3,可有效增加区域可供水量,缓解区域供需矛盾,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研究提出的非常规水源利用策略对于我国西北缺水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就青海同仁市河流特征进行说明其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其次根据青海同仁市上游水文站2020年前三季度河流断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同仁上游水文站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得出:该地区水质总体优良,属于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因此,协调区域水资源发展,对当地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及保护,发展绿色生...  相似文献   

19.
构建应对疫情的跨境河流水源保护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境河流水源保护对保障跨境水资源安全、促进跨境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我国跨界河流水源保护实现联防联控的相关经验,梳理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现有机制,并分析疫情发生对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的影响,依此提出我国跨境河流水源保护应急管理新机制和长效管理新机制。其中应急管理新机制主要包括:加强联防联控,构建跨境河流疫情防控"水命运共同体";注重信息交流,建立跨境流域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废水处理,建立跨境河流水环境协调保障机制;强化水体监测,建立跨境河流水环境监控预警机制。长效管理新机制主要包括:推动国际合作,建立跨境流域突发事件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协同保护,建立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的争端解决机制;促进流域公平,建立跨境河流水源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排除外在干扰,建立健全跨境流域协调机构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简介 水资源污染,水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是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农业灌溉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条件迫使农民使用以前不曾使用的水源,如咸水、经过处理的污水。另一方面,必须对水进行系列利用,特别是在水源短缺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