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制度是我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在"五位一体"视角下,完善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相关的生态文明制度,使它们相衔接、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被赋予了全新内涵。深圳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于2014年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及其实施方案用于指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作为美丽深圳建设的制度保障和路径选择。本文通过解读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内涵及要求,总结深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深圳在新时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是:环境权益立法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相对滞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程度较低;环保组织自身能力弱,规模小,影响力有限。大力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为环保组织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要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生态制度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地悲剧"这一命题出发,分析了造成"公地悲剧"的制度性因素.通过深入探讨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的措施,试图说明合理的产权制度在环境保护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不同的制度之间并不是完全排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替代性与互补性.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重点探讨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结构的创新和制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保障;阐述了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只有从法律政策机制、道德教育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方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立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地位,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明确的规划和法律制度、有效的管理和执行制度、严格的监管和责任制度、良好的意识和道德制度等,四者互相支撑、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涵盖丰富、系统完整。这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下,基于我国生态、资源和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国家战略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公众生态意识淡薄,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现代化转型。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定位现代化城市发展、完善城市生态动能区及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注重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实施生态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打造生态文明亮丽风景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基础、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一致以及社会制度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一是摒弃征服自然的理念,走生态文明之路;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正面临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而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必须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本质,高度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崔治龙 《发展》2008,(7):47-4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这是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与超越,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和重塑,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用制度保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桂红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130-133
高度重视制度文明建设是执政党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执政党必须充分认识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理性思考制度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适时推进制度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应对生态危机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积极构建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法律保障体系。这就需要全面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制度现状,从中找出现有制度的差距和不足。自然资源的制度完善,需要建立健全从明确权利归属到规范开发利用再到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承担的完整制度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用清晰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来落实自然资源权益的所有者,用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来规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用自然资源法律责任制度来惩罚滥采乱伐等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要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生态制度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方针政策进行了详尽阐述,体现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瑞典环境经济手段依据环境质量目标体系而制定,全面贯穿并深刻融入到瑞典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通过多方位措施保障其实施,为瑞典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国家战略的实现需要制度建设,而中国生态文明制度面临目标体系单一、环境经济手段不完善、多元治理机制乏力等问题,需要借鉴瑞典经验来完善其制度.文章分析了瑞典环境经济手段作用机理,揭示其推广意义,总结中国环境经济手段的成绩与不足,阐述瑞典环境经济手段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政策体制创新,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较低层次,向寻求“生态发展”的较高层次迈进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是一个包括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土地制度及立法制度在内的完整体系,建议将深圳生态功能区设立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综合配套示范区,通过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体制创新,先行先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陈媛 《特区经济》2014,(8):216-217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金融业更多的使命和责任,要求金融业以"绿色金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针对我国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