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稳定的中间阶层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有着极大的正面作用。本文从3个方面对我国的中间阶层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中间阶层的分层依据,并概要地介绍了中间阶层在我国的发展,进而着重指出中间阶层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等多种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新社会阶层应运而生。为更好地引导和发挥这些新阶层的作用,本文就新社会阶层的内涵及地位,新社会阶层的分类及依据,新社会阶层的主要特征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急剧分化,在这一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坚力量的社会中间阶层的正在逐步崛起。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社会中间阶层崛起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严峻问题,使我国向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题的普遍富裕社会迈进的步履显得异常艰难。因此,要推动中国社会阶层朝着良性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流的普遍富裕社会,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平等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分配与在分配制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并进一步扩大教育的普及,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并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群体.党的十六大报告将这个新社会群体称之为“新的社会阶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好新时期的统战优势,调动这个新阶层的积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娟  金娜 《理论观察》2007,(2):168-169
“中间阶层”也叫做“中间阶级”,就是指生活水平、财产地位等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相对性,意味着我们是从高低分层的角度来对社会群体进行划分的。所谓的中间阶层是相对于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来表述的。一、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状况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进入转型期。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总数急剧下降,尤其是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队伍出现了明显的缩减,使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国有企业职工成为企业分流、下岗等大军的主体,将他们排除在中产阶层的门外,同时新的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6.
社会中间阶层是“稳定器”和“推动器”的综合体,具有积极而又功利、理性但不安分、成就与失落并存等特征。要发挥其“稳定器”作用,抑制其不稳定作用,必须从社会文化、阶层发展、政治秩序、社会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改善社会环境、塑造内在品质、容纳合理诉求、引领行为方式,建设和谐的中间阶层文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城市化是统筹城乡、增强国内需求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发达使得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城市化正处于发展的高速期.然而城市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人文关怀的高度缺失.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避免《北京折叠》中出现的阶层区隔固化值得深思.本文从破除户籍障碍去除阶层标签、加强城市保障制度,弱化阶层固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阶层垂直联系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与重组,在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基础上出现了六类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与原有社会阶层共同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看待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认真面对的.  相似文献   

9.
马少虎 《发展》2009,(12):97-98
社会阶层变迁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阶级阶层结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甘肃省东乡族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东乡族社会新阶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而社会阶层的变化对东乡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政治建设是我国长期关注的关键领域之一,各个阶层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新阶层作为改革开放后日渐兴起和壮大的阶层正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阶层人士是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拥护者、支持者和完善者,另一方面新阶层的政治参与也在不断影响、促进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建设.理清新阶层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建设的意义,有利于发挥新阶层政治参与的作用、完善我国政治建设的方案和促进我国和谐政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建伟 《乡镇经济》2011,2(3):83-87
文章在梳理已有的“中间阶层”概念,分析其特点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对“中间阶层”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区分了与“中间阶层”概念相近的一组词汇。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于阶层固化与阶层流动的研究多是基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视角佐证了阶层的固化.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借助传统途径完成阶层的向上流动依然比较困难,但是网络与自媒体的发展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非常规的途径完成了阶层流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阶层固化缓和,阶层流动活跃.  相似文献   

13.
简析中国特色公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处于发展之中,因此还不太成熟,政府过于主动及中间阶层稀缺。针对这种情况,培育公民社会需要政府划定好权力边界,适度作为。展望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前景,发展既是必然趋势,也有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14.
社会阶层分层是近几年来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已经逐渐取代了过去以户籍、政治身份地位为依据的分化机制,并据此,把中国社会分成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十大阶层分别对应着五大社会等级:社会上层、社会中上层、社会中中层、社会中下层、社会底层。  相似文献   

15.
中间阶层是转型期中国新出现的阶层。核心中间阶层包括企业主、中高级管理层。中国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社会整合力度,容纳与平衡更多的利益。近年的投资移民热反映的是核心中产阶层对代际传递的忧虑,以及中国制度的利益容纳与平衡能力问题。个体化的中产阶层是脆弱的。由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后卫态度,面对转型社会的问题,他们倾向通过移民,而不是公众参与,来解决自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6.
唐宋以降,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和两税法的实施,国有土地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土地制度的变革促生了一支新兴社会力量——富民阶层的出现。历宋、元直至明代,由于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该阶层已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的主导力量。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达,商品经济也呈现出勃兴的势头。因此,构成的多元化成为明季江南富民阶层较为明显的特征。这一阶层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而且也逐渐成为地方社会政治力量的代言人。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富民阶层的崛起和发展改变着中国传统社会固有的基层控制格局。他们的发展壮大影响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发展进程。富民阶层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关系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传统的产业工人和农民之外,出现了一个新的中等收入阶层。如何科学正确认识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功能,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深入研究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思想文化功能,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队伍,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78年的改革开放把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内部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阶级阶层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等因素影响着现阶段我国阶层的变化,而正是这些变化使人们对现阶段阶级阶层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要正确的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演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为基础发展创新适合我国具体实际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私营企业主群体逐渐发展为中国社会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政治要求的阶层。一方面他们为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愿望日益高涨。因此,吸收私营企业主阶层当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不仅有利于整合整个社会利益,搭建私营企业阶层表达政治利益的平台,而且有利于扩大我党的群众基础,对于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政府对农村社会整合的制度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长期以农为本缺少变化的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这一分化对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是,分化后的各个阶层毕竟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随着农村社会的分化,原来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被打破,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这些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将阶层分化导入公正、有序、规范的轨道,不断提升公众对阶层分化趋向的认同意识,防止出现激烈的社会对抗和社会公共秩序的严重侵害。然而社会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各种新的异质性因素吸纳到原有的规范控制体系之中。由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分化提出的制度化要求,因此加强制度性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加强制度性整合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