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新型文明建设,强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突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以生态意识主导自己的行为。近些年,株洲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探寻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多体现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统一,株洲城市既成了经济发展的摇篮也逐渐成为全国的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3.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5,(6)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均可用资源的不断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丽江市华坪县境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发。华坪县应加大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与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及保护,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对西部矿产资源法律制度进行分析,西部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分别存在立法、执法上的问题,现行法律不完善、中西部利益不均衡的问题。应完善立法思想,加大立法力度;合理构建环境资源税费制度,优化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增加经济调控手段,减少直接行政手段的运用以及加强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6.
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进行传统消费模式的转变,文章分析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不同消费模式,以贵州为例,探讨了从工业文明的消费方式向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姚丽亚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3,(1):150-151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没有生态文明的生态环境基础和生态文化基础,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生态文学从产生之初就以生态监督为己任,作品中所蕴涵的生态思想既有对人类掠夺自然的揭露,也有对人类不断膨胀的贪婪本性的批判。这些作品,不仅能培养民众的生态意识,而且能为政府了解生态现状、处理生态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经济形态,是一种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按照生态学规律安排生产和消费的经济.贵州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加快经济发展成为贵州改变落后面貌的唯一方式,“环境与发展”这个陈旧的命题也快速成为贵州面对的两难选择,生态经济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贵州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寻其生发展态经济的有效实现模式,对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采,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出路就是绿色转型。本文在综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国家政策文件,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城市管理者管理意识不足,存在懒散思想;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产业依赖性大;人才流失,高技术人才缺乏;生态环境恶化,治理难度大。以阳泉市为例,分析阳泉市现状及绿色转型阶段性成效。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提高认识,成立专门的转型机构;继续推进“智慧+”,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引进人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既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消费模式的变迁.和谐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和谐消费模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指出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消费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生态文明视角下当代中国生态消费伦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从更广义的角度来对生态文进行定位,对人类更有意义和价值。中国需要构建生态消费伦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这也是为全人类的发展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对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20.
生态文明理念对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该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研究表明,龙胜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区位及自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旅游需求旺盛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游客参与性较低、旅游产品缺乏亮点与创新、旅游经营者与旅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旅游区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村寨口碑和当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危机等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游客旅游的文化体验性;普及生态意识相关教育理念,提高本地从业者和村民的专业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