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霜  赵雅乐 《商业科技》2014,(32):256-256
对外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财务行为,是信用社会正常的经济现象,有利于应对我国融资渠道狭窄问题。但是,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具有价值减损性,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作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审计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行为能否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探讨了外部审计对违规担保行为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上市公司运营活动并不规范,加上社会信用资源不足,专业担保机构的发展也不完善,所以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方面频频出现问题,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因担保而走到了退市的边缘。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担保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郑维 《商场现代化》2007,(13):306-307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产生一系列财务和经营风险。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其他外部因素三个方面论述了目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中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突出问题,并力图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加强担保风险内部控制这三方面找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的治理措施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位伴随着审计风险的加大,审计师应更多关注可能引致高风险的客户公司日益突出的经济事项。本文提出,面对上市公司对外恶性、违规担保现象日益增多财务和经营风险高涨的情况,审计师为降低自身风险,加强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事项加强审计力度的必要性,及提出相应的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我国现行制度对防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方面的规定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结合我国现行制度的规定,提出了明确“担保金额”的规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丰富股东代表诉讼的制度内容完善建议,以更好地防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过度担保使很多上市公司陷入担保诉讼的漩涡,频繁引爆的"担保地雷"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深层思考,本文评介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现状,探究了过度担保发生的动因,最后提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担保作为企业间的一种正常融资保证行为,本是为了促进资金融通,增加借贷双方成功交易概率,降低金融交易风险、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正常经济现象。但在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实践中,担保金额巨大,担保纵横交错,互保或关联担保现象明显,违规担保现象严重,诉讼频繁,官司不断。因担保而产生的风险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及其成囚进行分析,并从寻求体系优化的角度,提出规避与防范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有效控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强调要严格控制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改进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完善对外担保信息披露两方面加以研究,提出具体措施。一、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现状及其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家数和总金额呈缓慢上升趋势,且违规担保、恶意担保不断,已成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种阻力。据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金额已由2001年的累计234.29亿元、 161家上升到2005 年上半年的2004.06亿元、801家,这其中近三成约541.31 亿元、计237家属于违规担保,较2004年年末的违规担保额增长25.26%。如此之多的对外担保给上市公司和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一旦被担保方无法归还银行借款,由于担保形成的连带还款责任将侵蚀上市公司的经营利润,影响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吕炳峙 《现代商业》2011,(33):185+18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逐渐变成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对外担保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本文针对2011年担保金额超过净资产77倍的深国商展开研究,认为企业过度对外担保,就是给企业自身安置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1.
正确运用担保这种经济行为,可以减少公司运营风险,使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方担保人同时实现多赢。与一般保证人提供的担保相比,由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因担保人具有雄厚经济实力、良好发展前景和安全稳定的特质而易为银行等债权人所接受。因而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频繁。然而,从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实践活动来看,种种不规范的担保行为反而加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一、现行会计准则有关担保事项存在缺陷从会计实务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会计准则有些规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未来可能形成的损失即或有损失应根据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采取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日益普遍,不健康的关联交易给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文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在介绍完关联交易的基本概念之后,揭示目前关联交易财务风险的四种方式:关联方产品购销、关联方占用资金、关联方担保以及关联方重组的财务风险。通过对关联交易财务风险的研究,进而提出防范与控制的对策,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财务风险的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康娟萍 《商》2012,(20):105-105
随着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普遍发生,对外担保信息披露开始受到重视。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信息披露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对外担保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胡燕 《商业会计》2008,(7):19-20
所谓"担保圈",是指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通过相互担保,将多家上市公司联接到一起而形成的以资金为链条的利益体。这种担保圈由于其"多米诺骨牌效应",只要其中一家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就会殃及圈内上市公司,甚至影响到整个证券市场和金融体系。本文通过对河北担保圈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相关建议。一、河北担保圈案例简介2006年12月前后,"河北担保圈"浮出水面,以宝硕股份、S沧化、东盛科技等为互保核心的担保圈内,  相似文献   

15.
孙文雪 《商场现代化》2007,(29):269-270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主体为公司的董事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决策程序不同,公司对外担保的对象是公司自身之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公司对外担保的数额受公司章程记载的限制。商业银行在接受公司提供的对外担保时,应从其决策主体、程序、对象和数额等方面进行审查,以防不必要风险的发生。将来物权法的实施会使公司提供的担保物更加多样化,担保物权实现程序也有所变化,银行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并时常引发争议。所以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与活动成为了治理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目标。本文以ST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背景、成因及动因,为其他上市公司进行对外担保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外部审计对大股东利用担保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的行为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为视角,研究了对外担保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探讨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对外担保越多的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除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公司提供担保反应敏感;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反应显著;高风险担保金额越大,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肖建琳 《商场现代化》2006,(15):129-130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的影响因素,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是影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从而也在这方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公司法的修改,立法部门对严格禁止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的态度有所松动。为了配合新法的实施,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简称120号文件),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内部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还对金融机构审查贷款及担保提出严格要求。上述法律规定与证监会于2000年6月6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0]61号),以及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于2003年8月28日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是承继关系还是修正关系?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改进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完善对外担保信息披露两方面加以研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