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伍盈 《消费导刊》2014,(3):194-195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热点事件、反腐倡廉、公共决策和公共空间的构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论监督正在遭遇一系列瓶颈。本文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及其衍生出的负面传播现象如网络暴力、恶性舆论及媒介审判等现象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进一步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党建工作舆论和宣传空间的拓展,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网络正逐渐成为党建工作舆论和宣传不可或缺的载体。网络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大量的虚假信息,甚至网络暴力也充斥其中,形成多元价值观相互冲突、真假信息难辨等局面;因而,针对网络信息传播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沟通、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商》2015,(33):214-215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日益发展,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在新闻舆论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凭借着自身独有的特色在与受众的交互传播中有着传统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把握好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不仅可以扩大传播体系,改善传播环境,也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分析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中发现其特点,并提出一些存在于现在网络舆论空间的问题,以实现网络新闻舆论信息被正确引导,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师岚 《中国电子商务》2010,(12):273-27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日益发展的网络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模式和人们的交往方式,网络舆论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网络舆论的定义进行界定,介绍网络舆论的传播形态,并预测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众舆论、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并提出网络舆论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品牌》2020,(3)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品牌管理方式,信息过剩环境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本文通过网络环境对企业品牌传播有双重影响的分析,从品牌定位、品牌构建、品牌体验、网络舆论引导等几方面探讨了网络时代企业品牌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今天,正确引导民众舆论的发展方向十分重要。文章构建了一个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其传播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找到了影响舆论传播的关键性因素,并为政府正确引导舆论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龚超 《中国报业》2023,(19):100-101
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要面对信息传播的竞争,以及新媒体平台对传统媒体市场份额的挤压。在舆论引导中,要面临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舆论生态复杂化和虚假信息与网络暴力等问题。对此,主流媒体要不断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利用数据新闻、可视化技术等手段,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微博以自身的高速传播、覆盖范围大、易操作等特点,使得其在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目前由于微博管理混乱、虚假信息的传播和不合法的网络传销已泛滥成灾,导致政府对微博舆论管理难度加大,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面对微博舆论场,各级政府应积极应对新时期的微博舆论带来的挑战,适时、迅速地开设微博,加强与网民互动。同时加强互联网及微博管理,加大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力度,加快提高相关人员应对媒体素养,以引导微博舆论健康发展,促成整个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网络舆论的传播速率越来越快,给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现代发展中,国家对网络舆论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不断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控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就网络舆论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对网络舆论采取的应对机制,以促进网络舆论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媒介,而作为受众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也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传播过程的参与者也早已不仅仅是政府,而是涉及到网络、受众、传统媒体等诸多主体,这给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基于此,从网络舆论的三类定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方面来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网络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公开发表意见的平台。也正因为网络的低门槛特点,网络成为了舆论产生的主要阵地。然而,网络舆论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平台的开放性和低准入性导致了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更难以控制和引导。该文以网络舆论传播活动中的新闻受众群体心理研究为题,旨在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活动中受众群体心理的研究,达到更好的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基于网络舆论监督的蓬勃发展,衍生出种种新的传播现象.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探讨了这些衍生传播现象.如传播中网民的参与从网络评议到人肉搜索;从网络舆论到行为舆论;在网络舆论监督中还凸显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共振与网民与决策层双向传播等传播现象.这些传播现象具备交互性、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与制度化的缺失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荣志卉  王慧 《商》2014,(21):181-181
由于网络围观时代的到来,公众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权力运行报道中来。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应当建构符合新的传播环境的传受关系,实现舆论上的正能量。本文通过结合传播理论与热点事件,寻找权利运行报道实现正能量传播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伍盈  唐希  苏畅 《消费导刊》2011,(3):131-132
近年来,基于网络舆论监督的蓬勃发展,衍生出种种新的传播现象。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探讨了这些衍生传播现象。如传播中网民的参与从网络评议到人肉搜索:从网络舆论到行为舆论:在网络舆论监督中还凸显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共振与网民与决策层双向传播等传播现象。这些传播现象具备交互性、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与制度化的缺失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战争时代已经过去,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变成了和平与发展,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要以史为鉴。但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舆论传播暴力文化,用各种暴力事件吸引人们的眼球,博取流量赚取利润。在这种情形下,发展和平文化的当代价值就愈加重要,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教育中传播和平文化、利用家庭氛围传播和平文化等路径传播和平文化。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7)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舆论环境,也令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开始凸显,这给地方政府舆情治理工作带来了空前的压力。随着网络舆情事件曝光的数量急剧增多,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也开始加快,尽管网络舆情处理速度有所提升,但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而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改革调整关涉的利益主体以及问题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弥合社会裂隙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杨蕾 《中国报业》2014,(8):51-52
本文以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舆论的作用,探讨了网络舆论的相关心理,并通过实例,具体分析如何发挥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海铭 《中国报业》2023,(5):102-103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很多地方报业和广电集团不断创新传播渠道,建立地方新闻网站,实现了传统新闻报道向网络阵地转移。地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的主要难题集中在网络信息环境复杂且多变、舆情监测与处理滞后、移动客户端市场占有率低方面。对此通过提出提高新闻内容质量、提高舆情监测能力、完善新闻媒体矩阵的策略,促进地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普及化,以微信为主要平台所产生的网络舆情事件成为高校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当下社会的信息和事件的舆论传播途径日趋多元,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并进行评论、交流以及传播。微信因它本身的传播特征,使得高校舆情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微信舆情的传播特点和影响机理,提出了高校舆情的相关管理对策,以便为高校制定管理方针,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尚苗苗  江海 《中国报业》2024,(1):132-133
5G技术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5G时代,互联网舆论传播形势更加纷繁复杂,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更好地开展网络舆论工作成为当前的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加强社会舆情引导,重塑5G时代网络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