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晓红 《新智慧》2006,(8):46-47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新准则主要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与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外币项目的套期及现金流量表中的外币折算,适用其他相应准则,不在本准则中规范。  相似文献   

2.
廖涵平 《新智慧》2008,(5):60-61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一些大型公司的外币业务往来日趋频繁,外币风险防范在其日常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趋势,对拥有大额外币货币性负债的上市公司可能更有利些。但由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中的一揽子货币还是以美元为主,而在日元、欧元依然保持强势的背景下,承担高额日元、欧元及其他借款的上市公司,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外币管理,可能会面对数额不菲的汇兑损失。尽管汇兑损益只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分析传统外币报表折算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中外币报表折算的规定,结合会计基本等式,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外币报表折算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从我国对外币折算差额披露的要求看,存在着合并报表的外币折算差额列示不恰当或数额不正确、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数不正确,外币折算差额的披露不具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用有效的方面改正之,以使外币折算差额合理披露。  相似文献   

6.
浅论国际税务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税制的差异,为国际税务筹划提供了机会。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通过对国外税法允许采用的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期收款销售利润确定方法、汇兑损益与外币计价方法等的比较和分析,制定正确的会计政策,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减轻国外子公司的税负,提高跨国公司整体税后利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会计准则之《外币折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准则之19号《外币折算》与旧准则主要区别有:增加了记账本位币的定义与变更记账本位币的规定;外币交易中会计处理有所变化;外币资本投入不再产生"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要求企业采用统账制或分账制等。新准则实施后,尚有问题待商榷。对企业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同时将较大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8.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未设置“汇兑损益”科目,工业企业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财务费用”科目下设子目核算。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汇兑损益”科目,并在其《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第557号科目汇兑损益》标题下,对“汇兑损益”科目的使用方法作了说明(以下简称“‘汇兑损益’科目使用说明”),其中第二点第一段文字如下:“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有关外币帐户原币余额按照期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帐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的有关外币帐户人民币余额大于原帐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作为汇…  相似文献   

9.
马民伟 《新智慧》2006,(3):53-53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困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放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整顿。由于在确定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时.投有与资产支出挂钩.故本的讨论范围仅限于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铺。  相似文献   

10.
各国税制的差异,为国际税务筹划提供了机会.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通过对国外税法允许采用的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期收款销售利润确定方法、汇兑损益与外币计价方法等的比较和分析,制定正确的会计政策,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减轻国外子公司的税负,提高跨国公司整体税后利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夏鹏 《新智慧》2006,(8):43-44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1.借款费用的概念及范围。所谓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相似文献   

12.
范晓昌 《新智慧》2006,(3):55-55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期间终了,各种外币账户产生的汇兑损益不论实现与否均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笔认为,这种“一刀切”的办法不但有违国际惯例,而且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企业会计损益,并且在现金流转和总体税负方面还将影响企业自身利益。对此,笔提出以下构想:  相似文献   

13.
杨真福  陈军 《新智慧》2006,(6):22-2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4.
固定资产借款费用是指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包括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等。关于固定资产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指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即借款费用资本化。在此,笔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某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向银行借入资金5000,000元,工程完工后实际耗资4500,000元,那么,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是5000,000元借款的利息,还是4500,000元借款的…  相似文献   

15.
李刚 《新智慧》2006,(8):28-29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有关概念 1.时间性差异。应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差额,在一个期间内形成,可在随后的一个或几个期间内转回。其成因是由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时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合并价差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拥有的各项目数额不一致时的差额。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价差的会计处理和国际做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价差的会计处理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永昊 《新智慧》2008,(7):36-37
当企业境外经营机构(包括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机构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并纳入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就是在上述折算过程中,由于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所产生的差额。企业会计准则对外币报表如何进行折算作了详细规定:①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国际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发展和广泛应用, 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对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金融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然而许多涉及金融工具和风险的业务在会计处理上不甚成熟, 本文分析了汇率风险与会计避险活动的几个问题, 并对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商誉,对并购企业以后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中西方实务界,并购交易中商誉的确认和日后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区别。由于我国现阶段并购业务存在不同情况,应将交易对价与公允价值净资产的差额区别对待,作不同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对外汇风险的介绍,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对外币业务账务处理进行研究,解决处理外汇风险的一般会计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分析企业外汇风险,设计外汇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