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芹英 《中国外资》2010,(10):175-175
随着数字化或信息技术进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的发展,电子贷币已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部分,它的普及应用将为网络经济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有关电子贷币法律问题的解决,将为电子贷币的普及应用扫清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或信息技术的进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的发展,电子货币已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部分,它的普及应用将为网络经济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闻,而有关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的解决,将为电子货币的普及应用扫清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目前却没有关于电子货币的专门立法。本文首先阐释了电子货币的含义及分类,针对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推动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法律视角出发,对电子货币监管过程中遇到的货币调控难点、洗钱行为风险、基本运行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中央银行如何加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效应的监管、电子货币反洗钱监管及电子货币运行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目前却没有关于电子货币的专门立法。本文首先阐释了电子货币的含义及分类,针对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推动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强 《金卡工程》2004,8(1):51-53
欧洲10国电子货币研究报告将目前在流通使用的预付卡、电子钱包、储存价值卡等统称为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为消费者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货币的安全性和交易的便利性等方面的优势,也使得商家节约了整理、计算、核对现金的成本。但是,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为什么要发行电子货币,他们能够得到哪些方面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7.
8.
伴随着科技进步,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易媒介也相应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至今已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化。在今天,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在其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本文从电子货币的特征着手,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带来的几种风险,探讨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电子货币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文章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发展的历史上.多次出现两种法定货币在一国或地区同时流通,这种双币流通往往危及国家的货币主权.破坏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法定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双币流通。与历史上的双币流通会出现双币互相驱逐以及导致诸多负面影响不同,法定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双币流通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由此带来支付体系的效率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流程增速,使之更快地产生政策效力。  相似文献   

12.
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与监管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电子货币在不同发行条件下对货币体系产生的影响,发现其影响的程度与方式极大地取决于发行主体、发行机制的设置.进而提出了在目前电子货币占市场份额还很小,对货币体系、货币政策影响有限的情况下,央行等监管者的工作策略应重点放在发行主体的认定与监管、法制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国外电子货币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上海金融》2012,(10):112-114,119
本文在分析比较英国、欧盟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货币监管具体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货币监管的现状,提出加强我国电子货币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电子化成为新的趋势。为了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微观主体持币动机的角度,分别应用鲍莫尔-托宾模型、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和惠伦模型来分析电子贷币对微观主体持币的交易、投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微观主体的现金交易需求产生替代,但是替代不完全;几乎完全替代现金的投机需求;在预防需求方面,电子货币不仅会对现金产生替代,还会对更高层次的货币产生替代。  相似文献   

16.
电子货币作为金融创新品牌,已成为中外银行竞争的重要手段。发展我国电子货币市场要在经营体制、服务意识和观念等方面有所创新。防范电子货币市场的风险要从完善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内控机制,培育和壮大个人信用评估业,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从电子货币的职能与特性、电子货币的发生与主体等方面来看,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后,货币的发行权将趋于分散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比较英国、美国、欧盟等地区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和机构资金监管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货币监管现状,提出加强我国电子货币监管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对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文章以电子货币发展为视角,尝试性地引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旨在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电子货币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冲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及对传统货币模型修正的基础上,选择电子货币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的变量,建立数量经济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电子货币放大了货币乘数,并使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货币乘数来调节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难度,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