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招标》2006,(F05):14-15
珠三角要继续大力发展制造业.面临土地、电力等资源紧缺和人力成本上涨的“瓶颈”压力。在此情况下,近来流传着一种论调.珠三角制造业已经遭遇“天花板”.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珠三角"制造业竞争优势转向看"泛珠三角"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面临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的同时, “珠三角”制造业面临挑战,必须实现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向。同时,“珠三角”制造业的战略调整将牵动整个泛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制造业要通过构建“共同目标和四大原则”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珠三角经济区对“技术研发”的迫切需求 1.“技术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主要以零部件加工密集型或组装为主,这些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且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不强,已经形成高科技企业中大部分也是以外商投资为主。虽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具有很强的竟争力。但是,珠三角地区的低端制造业优势是建立在中国简单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4.
从“民工荒”现象看我国制造业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从“民工潮”到“民工荒”2004年,在我国的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民工荒”现象。课题组的调查报告显示,仅珠三角地区就有近200万人的用工缺口,缺工主要集中在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课题组,2004年)。我国持续了近20年的“民工潮”转入了“民工荒”。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赶上了第三次世界产业大转移的末班车,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加工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就存在着农民工从内地涌向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潮”。毋庸…  相似文献   

5.
广东人才市场上的“冰火两重天”,在这个春天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方面,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随着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珠三角“技工荒”愈演愈烈,“高薪难求一名好技工”的报道频现报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未来三年,珠三角的技工缺口达到570万!如此的错位,让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直接为制造业输送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身匕。  相似文献   

6.
广东人才市场上的“冰火两重天”,在这个春天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方面,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随着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珠三角“技工荒”愈演愈烈,“高薪难求一名好技工”的报道频现报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未来三年,珠三角的技工缺口达到570万!如此的错位,让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直接为制造业输送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身匕。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面临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珠三角”制造业中的技术。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加工-科研-生产加工:”的发展模式。要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殊三角”制造业必须根据生产要素投入的特点进行发展模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沪港经济》2012,(2):27-27
日前举办的第四届“恒生珠三角环保大奖”,共有182家制造业公司参与,创下该大奖参与数量新高。“恒生珠三角环保大奖”,由香港工业总会与恒生银行于2007年携手推出,旨在鼓励在香港及珠三角地区营运的制造企业提升环保水平。  相似文献   

9.
沈娟 《珠江经济》2004,(5):54-55
近20年来,“珠三角”的产业格局是非常有优势的。深圳的电子制造业,东莞的IT配件、服装,顺德的家电,佛山的陶瓷都是“珠三角”发展的“金蛋”。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转型大潮汹涌而至。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佛山也在积极探索转型模式。 佛山的模式是,一方面,“就地”转型升级——企业总部留在本地,加工环节转移出去:另一方面,“造林引凤”——营造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经济合作中“港主服务业”为的是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实现粤港产业共赢。香港应发挥与广东制造业的互补优势,重点发展:为广东工业服务的专业服务业,为广东出口贸易服务的国际贸易业和物流业,以香港为中心的、以大珠江三角洲为半径的旅游业。香港无法或不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服务业、与广东制造业配套的生活服务业、广东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产服务业、香港没有竞争力的或与珠三角没有互补关系的生产服务业。“粤主制造业”,不等于“穗主制造业”,广州仍应把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测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品牌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测评综合得分与排名,得出了交通运输制造业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创建珠三角区域品牌的突破口在于大力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结论。研究结果为珠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交通运输制造业以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带动珠三角地区实现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取得的成就及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有目共睹,但近两年来制造业“回巢”和“转移”现象,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状况,加之已凸显的资源、环境“瓶颈”,我国制造业在国际较量中是辉煌再续还是难以为继?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否冲击其“世界工厂”地位?这成为许多研究者和实业者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内核。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广州制造业非常重要。为提升广州在珠三角制造业中心地位,该文提出广州应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等重要观点,并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进一步提出“加强区域协调,形成区域发展制造业的合力”,“广州工业体系的深度和广度要取得平衡,争取实现工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推进工业重型化和信息化过程中,要注意人力资源等边界条件的配套”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的政策建议,以期大力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聚集地,其特征是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弱。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环境日趋严厉、国外经济形势的压力上升,珠三角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及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军齐 《特区经济》2005,(11):46-48
伴随着全球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物流理念迅速输入中国并冲击着企业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作为传统制造业生产基地的“珠三角”地区,有着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高度密集的企业生产群落、发达的交通体系、毗邻香港国际物流中心的独特地理位置、先进的信息技术产业等等为深圳物流的发展注入了一个个强心剂。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地政府纷纷看好物流产业,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均不约而同地确定了大力发展物流业的战略规划,各个城市紧锣密鼓地推行各种物流项目上马,随之国内各地出现了物流…  相似文献   

17.
《珠江经济》“中华百强”系列专辑为国内专门报道“百强”经济企业的大型专业期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中国加入世贸,对各行各业都存在挑战与机遇,但“危”与“机”是并存的,就看你如何去把握,从更深的层面看,入世使中国有了一条国际化的通道,人家可以进来,你也可以出去,也将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珠三角是“三来一补”的故乡。目前,整个珠三角传统的“三来一补”已很难生存,因为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日益上升,使许多投资转移到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更便宜的沿海其它地区和内地。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大部分“三来一补”企业已过了所得税优惠期,香港制造业出现的北移放缓,甚至还可能出现回流的情况,都使珠三角面临严峻考验。“三来一补”的珠三角,你该如何迎战?我国外经贸副部长龙永图说过:中国入世最大的风险是不做准备。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便是加深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和再学习,加强对国际规则的了解,各个行业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年,珠三角凭借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经历了从“桑基鱼塘”到“世界工厂”的崛起。“广东制造”的风靡,成就了广东GDP三十年近百倍增长的神话,曾是广东崛起最重要的物质见证,而今天,其优势却正在渐渐流失,规模庞大的制造业走到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从“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成为了目前广东最响亮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珠三角凭借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经历了从“桑基鱼塘”到“世界工厂”的崛起。“广东制造”的风靡,成就了广东GDP三十年近百倍增长的神话,曾是广东崛起最重要的物质见证,而今天,其优势却正在渐渐流失,规模庞大的制造业走到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从“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成为了目前广东最响亮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优势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宁 《特区经济》2005,(6):68-69
一、珠三角地区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及分工特点1.珠三角地区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①自然禀赋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具有优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发展贸易的历史深远。作为我国著名的“侨乡”,珠三角与港澳连成一片,语言相同、风俗相融、血脉相通,在经济、文化、人文地理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珠江三角洲利用港澳的资金、技术和贸易关系发展当地经济,对于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珠三角作为港澳台及东南亚经济进入中国的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