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届“双11”,是阿里集团赴美上市后迎来的首秀,是一场线上的狂欢与线下的疯狂的欢聚,更是一首绝妙的脉冲经济曲。  相似文献   

2.
“傍大腿”在市场早已屡见不鲜,阿里即将赴美上市,市场多只阿里概念股蠢蠢欲动。腾讯概念股暴涨的身影至今尚未被投资者忘却,阿里概念股是否也能鸡犬升天?答案是未知的。  相似文献   

3.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不仅为阿里集团创造了新纪元,也在全球资本市场创造了史上最大的IPO。上市首日股价由每股68美元涨到93.89美元,上涨38.07%。阿里原打算在香港上市,一年多筹划之后最后止步于"合伙人"制度,最终以VIE股权模式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本文结合阿里上市经过,分析国内外交易所的上市标准,并结合VIE股权结构的利弊和对地区的影响,得到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王丹璐 《新理财》2014,(4):26-29
先是赴港上市两次被拒,后又踌躇是赴美上市还是继续游说香港证券交易所,直到2014年3月16日阿里巴巴最终选择赴美IPO。这条上市之路如蜀道“天梯”,阿里走得着实不易。虽最终选择赴美但关联方交易、可变利益实体、信息不对称等,将前行之路笼在雾里。  相似文献   

5.
2004年初,“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联手成功推出的“TCL集团”吸收合并其旗下“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TCL集团”整体上市,被视为一次融资突破、技术创新和投资新热点。而2004年9月27日,“惠州 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分拆上市。  相似文献   

6.
叶檀 《理财》2014,(11):10-10
阿里刚上市,已经有国际投资者把阿里当作中国经济兴衰的标杆,正如教堂顶上的那只铁公鸡,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风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十五”计划的推进,入世后银行体系将面临国际大银行冲击的加剧,为保证“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问题开始抻议事日程,本文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实证分析了其整体上市存在的困境,借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上市策略,本文详细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按地区”分拆上市,反向收购“的策略构想,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能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快内部机制改革,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十五“期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实现,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几经周折的天威英利.终于走出了泥潭.将于6月初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天威英利.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头羊.相比于光伏龙头无锡尚德来说.其海外重组上市只能用“坎坷曲折”来形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预示着天威英利的海外上市不会那样的顺风顺水。天威英利几乎将所有中国资本故事均一一演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天威英利海外上市的过程,掺透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孙金钜 《证券导刊》2014,(30):22-25
我们估计阿里巴巴8月上市的概率很大,作为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新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其赴美上市将得到市场极高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阿里现有多元化生态圈相关公司和未来可能的布局领域,来寻找哪些公司将分享到其上市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李磊 《理财》2006,(3):81-83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使海外上市融资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青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激情,也吸引了国外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资中介蜂拥而至,他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上市“中介费”上。在自称提供海外上市服务的众多海外中介机构里,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于是,一些“无良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即国内一些民企对境外上市缺乏必要的了解,采取各种手段制造了一幕幕的海外“买壳上市”骗局。  相似文献   

11.
邓含 《新理财》2014,(11):35-37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赴美上市再次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无奈。为何我们标榜的创新企业,无一例外都选择海外资本市场,我们的资本市场还会不会持续错过“未来阿里”、“未来腾讯”,这些问题值得监管机构和各类金融机构深思。有人说,国内上市受到诸多约束和管制,排队时间也遥遥无期,不如去美国融资,这的确是许多企业家、尤其是一些轻资产公司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阿里巴巴+1     
缥缈 《新理财》2014,(10):16-16
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上市,众多评论如海潮般地涌入人们的视野,精彩纷呈。期间,有位参与其中的机构老总,突然问笔者这样一个问题,阿里到底改变了什么?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事实上,要想读懂阿里,以及阿里的成功,我们真不能用学术标准(或学术圈内的某一个小圈子的标准)来衡敏企业的价值,而应当看一下市场的反应是否准确,是否具有某种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许金峰 《新金融》2007,(11):41-43
在当前证券市场上,“整体上市”正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焦点。文章在研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动因的基础上,对当前整体上市的主要路径及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成功与否的六大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来北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上当受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在北美上市的企业在网络股的带动下,刮起了一阵“中国概念股”的风潮,这种热潮正在影响国内的企业,都想到华尔街来捞一把。但是,不久前海南凯立公司在美国上市过程中受到欺诈,并  相似文献   

15.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丽娟  杨充 《上海金融》2002,(10):15-17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而上市模式更是倍受关注,本文从我国股市的承受能力,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等方面出发,对整体上市,分拆上市、联合上市、买壳上市四种上市模式作了细致的利弊分析。通过权衡利率,作者认为机构分拆上市是目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方案,而买壳上市也是一个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中信泰富在香港买壳上市,掀开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的序幕,十年后,先后有5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到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上千亿元人民币,这些上市企业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也有大半股价跃破发行价惨不忍睹的苦涩”,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可谓十年沉浮,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7.
近些时候,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正在提速,先是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继有美洲银行首期斥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这些迹象都印证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提出的:“中国所有的银行都考虑在海外上市。”中国银行业是选择国内上市为宜,还是海外上市为好,业界素有争议。虽然金融高层一锤定音,尘埃落定,但分析其利弊,终是善事。本刊这期策划围绕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这一命题各抒己见.意在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事情的兴趣。都来关心它。  相似文献   

18.
曹颖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12):29-29
10月27日,代号为“0939”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国务院决定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两年以来,首家实现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受到海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19.
保荐人责任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鸣 《上海金融》2003,(11):33-34
文章基于股票发行上市实行保荐人制度的条件下,对保荐人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首先通过对保荐制下保荐人在发行上市的全过程及发行上市当年的余下时间及以后的2个会计年度里的责任的描述,分析了它有别于上市推芽人和承销商等所需承担的责任的全面、长期、严厉的特色。同时,提出了“厘清各方责任边界不客忽视”,分析了保荐人、发行人、其他中介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的相应责任范围。  相似文献   

20.
西藏没有工商银行分支机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网点也只设立到少数几个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一级。因此,工、建、中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对西藏而言比较平静。目前,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全面启动,由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其一,农行分支机构不仅覆盖全区城乡,也是广大农牧区唯一的金融组织;其二,西藏农行经营成本高,一直靠政策性补贴维持生存。在农行股改全国一盘棋、推行整体上市的背景下,西藏农行何去何从?为此,人民银行阿里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近期对阿里农行进行了调查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