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来看,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正确处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建立有效完善的冲突解决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消除宗族势力、家族利益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解决好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的衔接等问题,将积极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和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行的。经济决定政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随之相应的政治制度也就要求不断地改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关系到我国8亿农民的根本政治问题。鉴于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性,本文就村民自治的发展、内涵及功能做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继续推进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当的基本政治权利。推进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必须提高各级干部的认识,培养农民的民主精神,加强民主的制度建设,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分析和处理好农村基层的各种政治关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搞好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村民自治为例,针对目前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中的困难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民的民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管理民主,其核心是民主。农村的管理民主就是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实现村民的自主管理,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项民主”即:一是民主选举,村民通过农村村委会的选举,通过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在现有的法制框架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民主决策,村民参与决策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三是民主管理,村民参与讨论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等;四是民主监督,即村民通过一定形式对村干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对农村集体财务进行监督。只有让村民有效地对村务工作实行监督,切实地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才能使村民更密切地关注农村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村干部腐败现象频发,村民自治效果不尽人意.以村民评价为标尺,借助有序选择模型,采用来自民政部的全国村民自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村民自治效果的制度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村委会选举质量、村集体决策民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委会每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等能提高村民对村民自治效果的评价,而是否有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对村民评价没有影响.因而国家应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强化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尤其是应完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委会每年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的相关制度,以提升我国村民自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若干个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单位的调查,总结了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效益,并以事实为根据,阐明了这一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承载着直接民主的理想;实践中的村民自治背离了直接民主原则,出现了“村委会自治”,村民代表会议架空村民会议.当前村民自治中首要而基本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探寻直接民主恰当而有效的实现形式,还自治以直接民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乡镇长直选是有别于传统乡镇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新兴选任方式。村民自治实践的制度基础和基层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是乡镇长直选产生的主要原因。乡镇长直选有助于提高中国基层政权的民主化程度,对推进基层民主具有积极意义。但乡镇长直选涉嫌违法且令人大地位尴尬,相关直选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以使直选办法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发展极快,但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以村民自治为中心的基础上应有新思路.其一,要用正确的民主理念加以指导;其二,必须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其三,要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大胆革新基层管理体制;其四,关键要依法处理好乡村自治组织与党的基层组织的关系;其五,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其六,完善基层民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