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宁 《魅力中国》2013,(6):48-48
柳永作为宋代词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他精心构制慢词,开辟“以赋为词”的新型表现手法,打破唐五代以来词坛的奢靡之风和小令独统词坛的单一局面,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在词史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柳永词的分析,说明了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词起源于民间,始自唐,兴于五代,而盛于宋,"其后,历元、明、清三代六百三十余年,虽有兴替起落,但始终呈现多姿多态"(马兴荣《论元明清词及词的鉴赏》),至少"并不等于说宋以后的词坛便完全衰败,无可诵读之家,无可撷取之作".元明两代词道式微,这是事实,而入清之后,词又出现了再造辉煌的局面,这也是事实."由于距宋未远,仍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苏轼作为词坛的改革家,主要着力于要改变词作家们现有的观念即"诗庄词媚"的固有观念。他力图让人们把词放在同诗一样具有重要的位置的文学样式上,苏轼曾在他的作品《祭张子野文》说道"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那么,这就说明,苏轼的词学观念认为词是由诗发展演变而来的,所以说,苏轼认为词在内容上也能像诗那样表达阔达的  相似文献   

4.
晏畿道是北宋词坛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其词作、词风,为历代词家所称道赞誉.该文对晏畿道的作品及词风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磊 《新西部(上)》2007,(7X):145-145,144
晏畿道是北宋词坛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其词作、词风,为历代词家所称道赞誉。该文对晏畿道的作品及词风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廷焯的词学批评论,主要体现在三大块内容中:一是词作政教之论,二是词作雅俗之论,三是词作正变之论。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出陈廷焯词学批评论的内涵与特色,从不同侧面呈现出其对古典词学批评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晏殊和晏几道父子同为北宋词坛的两位重要词人。他们的词同承南唐遗风,但词作的发展上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本文试图通过二晏的生平其人、他们的爱情词和记梦词来分析二者主题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曹贞吉在清初词坛上享有盛名,尤其是他的咏物词更是备受推崇.深刻挖掘其咏物词在内容、写法和立意三方面的创新意识,对进一步认识曹贞吉词在词史上的地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强 《魅力中国》2010,(29):260-261
苏东坡的词兼有豪放与婉约之风,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征。他的词以豪放风格为主,也不乏具有婉约风格的词,艺术成就极高。这种独特品质的词风,成就了苏东坡在北宋词坛的地位,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是一个旧与新、中与西、守与破相互碰撞的剧变时代。民国词体继清代而来,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民国词学都处于相对边缘化的状态。新世纪以来,学界对民国词学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选、编、注、考、点、评、论、作"多种形态的民国词学尚未得到全面清理,民国词学所关注的理论命题、批评展开及其与历代词学的关系亦未得到更为细致深入的阐说。胡建次、邱美琼教授《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批评衍化与展开研究》一书,以古今贯通的眼光论说民国词学的衍化、展开与创新过程,具有视域宏大、视角独特、持论允当、材料翔实、辨识有力等学术特征,在民国词学研究领域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对比了王国维词学著作<人间词话>和<人间词>.认为他的<人间词话>因其吸纳了西方的美学文学思想,为中国传统的词学评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倍受世人关注.他的同时期作品<人间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人闻词>在实践了"境界论"的同时,丢掉了"自然",且多了几分造作痕迹,王国维对自己词作的高度评价实有自夸之嫌.  相似文献   

12.
明末至清朝的词坛,出现了继宋词之后的又一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文人与之前历朝历代相比更是繁盛,特别是女性词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整个妇女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本文就从现有女性词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出发,从明清女性词创作特征的多样、创作主体的特征和繁荣的原因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女性词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蔡勤 《魅力中国》2010,(15):37-38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为词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她以女性细腻的手笔和独特的视角,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尤其是在语言艺术上最有成就。本文从语音韵律、遣词造句、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来探索其词的语言艺术,从中感受李清照词的非凡魅力。  相似文献   

14.
毛滂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一位颇具影响的词人。薛砺若对其词风的评价为"潇洒明润",可见其词风的独特性。在艺术上,毛滂的词体现了两大特色,一为诗化倾向,一为由此而形成的风格多样化特征。因此,毛滂的词一方面体现了词体发展到北宋中后期时所发生的新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以英伟磊落之才崛起于清初词坛,嚣大声闳,志高意远。长调小令皆佳,足称一代巨擘,其影响广泛与深远,有独步词坛之势。观其词,有着鲜明的审美意象特征,即“神以象通,物以貌求”、“婉丽凄清,哀感顽艳”、“礼贤君子,急公好义”,颇呈硕儒风度,纳兰词得到清初及现当代人们的高度评价与重视。  相似文献   

16.
石晓琴 《发展》2009,(10):85-85
王国维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同时也是现代中国美学的开启者。在他的人生中,关于美学的文章并不多,相对于他对古文字、西北史地、蒙古史料、中国戏曲史及词学研究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来说,美学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在近代美学史上开启了崭新的一页。《人间词话》便是其美学体系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词人,其词作在融合前人词作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他以真切自然、 幽艳哀怨及雄浑悲怆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主要是抒写个人的悲怨,在悼亡词、 爱情词、 友情词、 边塞词和咏物词方面均有涉猎,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本文以《相见欢》 《蝶恋花》 为其代表作品,深刻传达了作者落花无语泪双飞,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境遇.  相似文献   

18.
苏轼写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都极高,苏轼作有有5篇给胞弟苏辙的寄远词,无处不在的相思情怀使这些词成为北宋词坛上表现昆仲情谊的难见而极佳的词作,更可以从中一窥苏轼归隐情结从萌芽到深化的过程。本文主要对寄远词内蕴进行考察,从文本研究入手,力图对苏轼中秋词寄远词中的相思归隐心态进行真实还原。  相似文献   

19.
姜夔,号白石,是南宋词坛上颇具影响的重要词人,其《暗香》、《疏影》二词向来被指称为他的代表作品,历来为正统派词人所激赏。张炎甚至极口赞誉,谓“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然而,对这两首词的内容,数百年来却始终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虽然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人煞费苦心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谁也不能最后令人信服地证明这词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究竟怎样理解才不失词人的原意?对词中众多的典故究应作何种解释?这两首词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原词吧。  相似文献   

20.
王俊 《理论观察》2007,(4):145-146
苏轼的"以诗为词"与"豪放",在宋代人那里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只是在"不协音律"上二者才发生联系。随着明清以降"婉约"与"豪放"二元对立的词学观的确立和正变论的影响,两个概念的内涵逐渐模糊等同,今人虽然颠覆了明清的这种观念,它们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澄清。两者的流变和靠拢,是由于背后儒家思想对词的渗透,以及其与道家思想在词中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