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定价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核心理论,在国际经济学领域有很高的地位。但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利用比较优势,却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为了在理论上对此进行解释,文章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忽视的价格问题入手,说明了在国际贸易中各方获益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国际贸易的价格。弱势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较少,无法从国际贸易中获得足够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动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等是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形成不同贸易方式的主要原因。马克思认为,追逐超额利润是资本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而价值规律的作用则使优势企业普遍获得了国际超额利润。企业由于过分依赖比较优势和政府扶持,在无序、割裂的市场环境中无法获得正常的国际贸易利益。因此,应建立高效、统一、公平的国内市场,调整对外经贸政策,推动优势企业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并获得正常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3.
厦门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也是区域分工理论的重要基础。根据厦门旅游发展的现状,应用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厦门在闽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地位、旅游产业要素、旅游产业经济、旅游市场和旅游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通过分析制约厦门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今后厦门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邹建峰 《经济论坛》2001,(13):12-13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实证研究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 :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这是各国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原则。此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操作性强,能够较方便地揭示某一时点上的比较优势格局,对于当时的国际贸易问题分析大有帮助。其后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来源,通过对各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分析,能够看出一国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从…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环境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经济理论是解释行业内贸易的重要工具.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行业内贸易的趋势,贸易国在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比较差异越来越小,企业依托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加差异化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尤其是对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的解释力度进一步降低.本文将探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力度和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理论及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贸易理论中的基础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因和流向。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同样适用于国内分工和贸易。本文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农村产业结构分析,提出地区产业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农业产业比较优势分析。一、比较优势理论评述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Adam Smith)在论证国际贸易发生基础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应把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与外国生产同种产品的成本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每个国家都生…  相似文献   

7.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其“静态性质”而遭到批评。实际上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都具有动态性 ,因此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 ,那些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因此 ,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之一,早已被国际贸易的实践所证实。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比较优势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在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运用比较优势论发展国际贸易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吴汉嵩 《当代经济》2006,(16):46-47
工业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是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已经不适合当代国际竞争的发展.当代的国际竞争是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国际竞争优势为基础,符合当今的实际情况.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应逐渐转变国际竞争观念,提升和维持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与东北地区外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方 《经济地理》2003,23(5):694-698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文章对东北地区外贸的发展滞后、在全国的份额下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减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受资源、技术投入、投资经营环境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最后探讨了如何立足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东北地区外贸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下,文化的活力逐渐被激发,成为活跃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因素.针对我国文化产品贸易严重逆差的现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文化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为我国充分利用本国文化资源,创造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琳 《经济论坛》2004,(21):134-135
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主要是指比较成本论与要素禀赋学说。根据该理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的不同,而且各国产品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产品成本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应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80年代美国的波特教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即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国能在某个特定产业获得长久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鄢坚 《当代经济》2006,(19):72-73
一、比较优势的变迁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综述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李嘉图的"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取其轻"的思想,它建立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指出两国在参于国际贸易中,即使一国的产品在劳动生产率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仍有其比较优势,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且在两国之间进行交换,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而要素禀赋理论则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集中在两国供给条件的差异上分析,提出形成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一国将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确实解释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中的许多现象,但这种建立在众多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理论面对产业内贸易,当今国际贸易一体化的现象却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应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比较优势取决于两国要素丰缺的比较。因此,一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由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所以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现代经济学认为,商品生产不仅取决于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组合上述各种生产要素的技术。因为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稀缺的经济资源,同时在给定的要素规模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大的产出和生产更多样化的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以俄克歇尔-奥林-萨缪尔森(H-O-S)为代表的新古典要素禀赋模型,其中尤以“新要素禀赋理论”、“贸易技术论”、“市场结构论”和“动态比较优势论”等为代表的创新数据来表示。“新要素禀赋理论”虽然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和R&D支出等新要素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但是没有触及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问题:首先,理论中没有彻底解决“技术”的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要想在竞争取得优势,必需拥有一批既有外贸专业知识和扎实基本功,又有较高商务英语水平的外贸实用型人才,因此,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外贸人才.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在以后的专业的学习和实际的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FDI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现实、理论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发展中国家视角,把国际贸易、FDI与资源环境的现实冲突归结成资源环境掠夺和污染转移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FDI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相关理论基于理论假说的分类进行了评述,并对我国如何处理这三者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 发展中国家应以什么样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为指导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以比较成本、要素赋有条件、自由贸易等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统称“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经验为基础的,基本上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不否认其个别原理具有一定适用性)。这些学者在批判旧说的同时,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和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套较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些理论虽不尽完善,但毕竟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对国际贸易的格局与条件发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毋庸置疑,它对于当前中国的外贸发展也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优势理论,也称比较利益说,最早可追述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他的理论也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斯密强调分工以及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又被称之为内生比  相似文献   

20.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晓晨 《经济经纬》2007,29(3):10-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将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的因素纳入研究范畴,他们从动态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使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这一理论不像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那样具有公认的统一权威性,而是体现在不同经济学家的若干论述中,但其理论观点、分析方法以及对现实的解释,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