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广才 《生产力研究》2004,(11):227-228,210
本文利用制度经济学及经济制度理论的“信息观”,以演进的分析框架对近20年来影响会计准则变迁的制度体系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路径选择及发展趋势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基础结构、演变轨迹、发展方向。中国会计制度制定模式正朝着“以政府为导向,引入市场规则”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制度演进理论将制度变迁行为归结为制度主体对环境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在完全信息和缺乏外在约束条件下,制度将会按照某种方式向最优的均衡路径逼近。但是,信息的不完全性、经济实体的制度兼容性以及转轨经济面临的产权、效率约束都会改变制度演进的路径和结果。根据Barro(1991)和Skott(1999)的分析框架,通过构建制度的动态演进方程,文章对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制度演进长期均衡路径进行了考察,勾勒出一幅全新的制度演进图景。同时,运用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文章考察了模型对中国经济制度演进路径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3.
“合作集团扩展”论——义乌联托运市场制度变迁案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义乌联托运市场成为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和义乌经济发展的支柱是一个多方利益冲突和调整的过程。自发性和演进性是市场经济的逻辑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联托运市场的制度变迁 ,在假定获利机会外生的前提下 ,考察市场制度在集团供给和消费上的特点 ,认为“合作知识”在界定产权边界的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的均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合作知识”的继承性使得非连续的制度创新可以完成一种连续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本文试图将上述过程用一个“合作集团扩展”的理论假说来说明  相似文献   

4.
保险理赔难近年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个重点,制约中国保险业健康发展。通过使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其原因主要就是理赔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督制度的低效率。通过完善保险理赔和保险公估制度,建立全国信用征信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解决理赔难的问题,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 ,大多侧重于利益分配及其对改革进程的影响。本文借鉴现代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 ,对演进式的经济转轨过程重新加以阐释 ,指出制度变迁也是一种开放式的过程 ,经济主体不断地寻找非均衡制度状态下的获利机会 ,并且以变革制度的方式来抓住这种机会 ,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经济主体不断地发现知识 ,因而对现有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也是在不间断地进行的。因此 ,制度变迁是一个不断向目标模式逼近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前理论界关于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四个方面:(1)家族企业的产权;(2)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原因;(3)家族企业组织制度的经济绩效;(4)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前景。这四方面的研究较好解释了中国家族制的企业制度安排以及变迁与创新,但不足之处是借鉴国外理论居多,而打破“中国家族制企业”黑匣子来研究的文献较少,因而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还有待进一步寻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剖析了信用的制度内涵,分析了信用制度的基本功能以及信用制度的演进和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推进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正式规则变迁、加快以社会道德提升和重塑为核心的非正式规则演进以及强化制度实施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诺思认为,制度应当是“被人设计制定的”,把制度看成一种社会规则,即是人们较为普遍使用的关系制度的规定。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基石,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经历了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转变为演化经济学“共享心智模型”的过程。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揭示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层次上推动持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组织与制度。经济制度变化应当考虑制度内容的“破”与“立”,宏观环境因素变化对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经济制度机制变迁的规律和重要性说明经济制度的演变进程,市场与政府机制的分界标准,产权规则等制度硬件变迁的混合方式、相应的约束条件与政策措施和环境变化的博弈规则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保证。经济发展来源于人们通过分工和交易的形式实现的合作,而人们之间实现合作需要适宜的制度安排。制度在社会中起着更为根本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从生产性的角度看,制度的功能就在于它通过协调机制、约束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克服了个体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促进了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明晰制度变迁的逻辑,包括制度变迁的产生、过程、性质及类型。一方面,制度变迁是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反映,规则及整个规则体系依靠人类的生产和交换实践所形成的长期经验而发展;另一方面,新的制度安排因代理人的设计而产生,它们被清晰地制订在法规和条例之中,并通过一个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政治秩序来正式地执行。从具体的制度改革中来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与国家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平 《生产力研究》2005,(5):17-18,21
本文主要是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的一个回顾、整理、概括。本文的基本思想是:国家(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绩效的保证,又往往是制度低效的根源。在这一逻辑下,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制度变迁的两种形式以及国家在这两种形式中的不同作用,最后,提出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对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与经济增长:一项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5-2009年95个国家三个样本组平均每5年期的面板数据,设定跨国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制度质量和制度稳定性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不稳定的制度阻碍经济增长;和发达国家相比,制度质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制度不稳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阻碍作用却相对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更透明的市场信息,更完善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减少了制度不稳定性所带来了短期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增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入手,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中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重视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3.
获取合法性是新创企业谋求生存与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梳理并比较了不同视角下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机制的基本观点,基于合法性获取理论,构建了新创企业合法性管理框架,以加深对新创企业以及组织如何实现合法性与获取资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中集团ChinaVenture数据库风险投资事件,从风投机构联盟网络及其子群层面实证检验风投机构网络位置对联合投资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络位置与联合投资概率呈倒U型关系,与跨子群联合投资概率呈正U型关系,即随着网络位置上升,网络位置偏低机构更倾向于与原子群伙伴进行联合投资;网络位置偏高机构更倾向于独立投资,且在联合投资中更倾向于寻找跨子群联合伙伴。在我国风投机构联盟网络演变过程中,网络关系缔结或终止影响风投机构信息获取能力及投资决策。因此,政府应关注风投行业自发形成的联盟网络,掌握这一非正式制度的演变规律,以更好地培育当地风险投资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众多企业正在遭受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困扰。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只是其众多发展路径选择之一。企业对于发展路径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各种环境的刺激,因此要使企业走创新之路,就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虽然企业也有自己的制度和动力机制,但它们是受外部宏观制度环境制约的。合理的外部制度环境可以转化为有效的引导和驱使企业选择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正向压力,而这些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探讨了我国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产权制度、劳动用工、职称评定、退休待遇、资源环境以及金融等外围制度困境。之所以称其为外围制度,是因为它们并不直接规定和指导企业创新活动,也不参与创新要素的直接分配,而只是影响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进而影响各种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参与的态度和成本。  相似文献   

16.
邵骏  张捷 《经济前沿》2014,(2):15-26
服务业具有典型的制度密集型特征,制度因素通过影响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作用于各国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本文实证检验法治水平、政府行为和经济制度安排等制度因素对27个新兴工业化国家2001-2010年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制建设推动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服务化进程;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不利于各国的产业结构服务化;经济制度安排的自由度越高,越能促进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演进。因此,制度质量越高,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服务化演进;当制度质量低于一定水平,则会构成服务化进程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本文旨在建立制度的合适工具变量,从而能够正确估计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文章提出以中国1919年基督教教会初级小学的注册学生人数作为制度的工具变量,并详细论述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和外生性诸条件。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本文发现制度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显著为正。在控制了地理因素和政府政策效应等变量以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仍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羊群行为及反馈行为,并检验了这种投资行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放式基金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及反馈行为,这种投资行为提高了股市上涨期间的上涨幅度,加剧了下跌期间股票市场的波动。加强市场及产品创新,改变基金投资范围狭窄、缺乏做空机制、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管理模式雷同的现状,是解决这种不利局面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公司治理文化与治理制度不同偏好的互补与替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鹰 《现代财经》2006,26(5):37-40
从经济学视角看,公司治理文化具有节约交易费用、节约监督成本和加强对企业各相关方激励的作用。公司治理文化偏好不完备契约,而公司治理制度则偏好完备契约,这决定了两者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互补与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可以通过建立与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具有激励、约束和配置三大功能,因此有效的产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有效的产权制度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产权制度的重点是要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农村土地产权和知识产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