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陈青 《广告大观》2004,(1):44-45
谈到广告,就不能不提到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介这三大支撑起广告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广告主是广告活动发起人和广告费的承担者,广告公司则负责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创意制作方面的各种服务,而媒介要为广告的最终实现提供发布平台。其中广告主处在主导地位,广告公司和媒介都是为广告主服务。  相似文献   

2.
实行广告代理制,可以使广告业内部形成良性运行秩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告主、广告公司与媒体的优势和长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大企业并购.中小企业重组改建的现象,如汽车业.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广告业也同样,进行着所谓"大换班"的机构重组。从我们不时听到的"××广告公司组建.××广告集团收购了××广告集团的席位,排名为第×"之类的新闻.便可证明这一点。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当广告主的商品和广告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同时又站稳了脚跟.强化了服务.那么这个公司也就获得了知名度。商品和广告是没有国界的.那些被称作"代理巨头"遍布全球的大广告公司.他们为广告主开展的"品牌争夺战".实际上就是该广告公司与它各国分公司一起进行的一场全球性广告大战。为了获得名牌的广告业务.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伙伴.本该是敌对的广告公司同行,现在联手组成了合并的公司。而本土广告公司的广告主也需要在国外广告进入的同时来构建其世界影响.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的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闫文 《中国广告》2007,(6):61-63
对代理商,最有发言权的当数广告主。对广告这个行业来说,广告主的成长就是广告公司的成长。在广告业的各种发展模式背后,广告主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广告人真正需要去倾听的。这里我们选取17家国际国内广告主,听听他们理想中的与代理商合作关系和对代理商有哪些需求。  相似文献   

5.
所谓资源依托之道,是指广告公司在资苓的帮助下,整合媒体资源、广告主资源,从而在广告产业链中取得与媒体与广告主平等的发展地位,以此改变三者之间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在现实中,传统广告之路正越来越艰难,相比之下,分众等新型广告公司正是循着这条新思路越做越大,而一些专家则认为广告业的首要问题发生在行业地位与产业政策模糊上广告实务与理论界产生了分歧.当然,两种观点均指向广告业的要害,但谁更是眼下广告公司发展的主要矛盾,留待读者们评说.  相似文献   

6.
广告主、广告公司与广告媒体是广告市场的三大主体.三者在互动演进中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关注的一种主体生态关系,并在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与行业法规制约下凸显出广告业生态环境现实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广告主总抱怨广告公司服务差?为什么广告公司总指责广告主不懂广告瞎指挥?为什么企业做广告总觉得效果不好?……是因为中国的广告业历史短吗?是因为中国广告人的水平差吗?是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量差吗?……,这些原因都是有的,但广告主不尊重广告公司,没有将广告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视广告公司为雇拥者,甚至视为奴仆,却是一个更为重要原因。广告主应怎样对待自己的广告代理公司呢? 了解广告公司能为你做什么。广告公司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发展变化,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能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其主要职能有: 一、广告策划: 在什么时间,花多少钱,采取什么  相似文献   

8.
广告代理制的典型含义是要求媒体不直接向企业承揽广告业务,而通过广告代理公司这个桥梁来联系广告主和媒体。代理公司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创意,制作、策划、购买等专业服务,并赚取佣金。广告代理制成为广告公司、广告主与媒体之间博弈的一个"游戏规则"。这一制度的确定,结构性地决定了广告公司的服务属性以及上述三方的特定关系。1993年,国家工商局颁布了《关于进行广告代理试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意味着中国广告开始步入代理制时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广告代理制并不明晰,市场中多见"双重代理""零代理"等无序行为,广告代理制的混沌状态,其实意味着广告公司与客户、媒体关系的不确定,也意味着广告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不稳定。因此中国的广告代理制往哪里去,怎么去,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大问题。带着这个中国广告业的大问题,我们用尽可能专业的角度,对诸多资深的广告界人士,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旅程。  相似文献   

9.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广告主面对汹涌的广告大潮,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投放,如何让有限的广告费发挥最大的效能,因此,广告主关注媒体;广告公司本来就承担媒介购买、媒介监测的任务,如何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如何做好广告主的"媒体投资管家",已经成为衡量广告公司是否专业,是否具备业务实力的标准,因此,广告公司关  相似文献   

10.
广告公司是广告经营业的基本组织形态,广告公司的发展是推动广告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甘肃省的广告公司普遍规模较小,经营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模式造成本土企业广告投资规模有限,广告媒体的竞争力不强,广告公司的广告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弱,广告主缺乏现代广告理念,广告策划缺乏系统性、连贯性,难以树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发展广告业务,必须具备科学的现代广告理念,才能进行正确的广告策划与实施,从而推动广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区的广告业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技术、人才、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广告公司,它们在广告活动中已逐步承担起广告代理重任,并在广告主和媒介之间开始发挥主桥梁的作用。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广告公司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全面、周到地为客户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广告经营秩序,提高广告整体服务水平,并逐步向符合国际惯例的广告代理制过渡,广州市广告协会特成立广州地区综合性广告代理公司委员会,其英文名称定为:THE ASSOCIATION OF ACCREDITED ADVERTISIING AGENTS OF GUANGZHOU (简称:"广州4A")。  相似文献   

12.
代理制的经济学根据也许只能从广告的市场需求方面来寻找,即广告主在无数次的商业活动中不但明白广告活动由广告公司代理是合算的,而且终于明白"代理制是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的理性产物"。但来自广告市场需求方面的理由只能回答广告主为什么需要"代理",却回答不了实际经济生活中发生在广告主与广告公司之间的每一次关系,还需满足来自广告公司方面的若干条件,这就是所谓"代理"的可能性问题。事实上,一方面,谁也没有统计过广告市场每年发生多少广告效果很差或效果一般的代理活动,这种情况说明广告公司的行为还没有从"要代理"过渡到"有选择地代理";另一方面,谁也没有统计过每年有多少代理活动扼杀在"谈判"和"讨价还价"的过程之中,这  相似文献   

13.
管理创意应该是广告公司的事,怎么跟广告主扯上边了呢?在中国尤其广告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何况广告主出钱购买广告商品,对广告公司发号施令气指颐使以管理者自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今天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对创意作业而言,管理绝对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不合适的人用不合适的方式对之施以管理权杖,那无疑是在制造一场可怕的人祸!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某跨国广告公司实行“零代理”,将媒介代理佣金的15%退还给广告主。此举惊动了广告界,业内人士惊呼“这将导致整个广告业的服务水平下降”.严重损害了国内广告业的形象。究其根本,“零代理”的出现,是广告公司公司发动价格战的一种极端形式。  相似文献   

15.
罗斯福说: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广告到底是个什么行业?恐怕答案是各有千秋。但不容置疑的,广告业的三大擎柱:广告主、媒体、广告公司构成了行业的多彩。  相似文献   

16.
广告公司是一艘游弋在广告主、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船。经历了中国广告业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有的广告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巨型航母。有一批批后来者和新生代划着小舢板奋起直追,形成了广告业蔚为壮观的百舸争流的竞争场面。这就给越来越多的广告公司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思考和问题——广告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广告公司的价值增值如何体现?笔者认为,服务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创意,广告主"不能承受之痛"? 现在没有一个广告主或者说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敢说自己不重视品牌,但是有很多广告主可以说不重视创意。所有的广告主都会说品牌是重要的,但是很少有广告主说创意是重要的,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现象,不能去"埋怨"广告主如何"不够专业",如果广告主对广告的认识比广告公司还透彻,广告公司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我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在广告上受伤的客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会成为广告的反对者,他会逐渐失去对广告公司的信任,继而会把这种不信任扩大为对广告的排斥甚  相似文献   

18.
杨猛 《广告大观》2008,(4):22-24
中国广告业的创意不断贬值已成事实,广告公司耻谈创意,广告主不愿为创意买单,创意作为广告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被全行业淡忘。然而,失去创意,广告业如何能作为行业而生存,广告公司如何能平等面对广告主与媒体,广告公司是否会沦为附属工具?在广告业渐失灵魂的时刻,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创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媒介办广告公司的兴起与思考1.媒介办广告公司崛起的背景1993年7月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广告业发展的规划纲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广告作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中介,具有辅助企业开拓市场和引导消费的特殊功能,是国内国际市场信息交换的有效渠道,也是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20.
冯淇 《国际广告》2010,(8):120-122
iPhone:边游戏边广告 迟早有一天,在iPhone这个词条的注释中,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广告媒介。这款移动设备在2007年1月9日推出后,迅速成为了科技发烧友们的宠物,和广告公司忽悠广告主的新武器。LPhone开放的APP平台,让广告公司可以设计出多种互动游戏,将消费者“拉”进来,与广告主共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