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医药流通产业链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药品流通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核心产业,在供应链中也处于核心地位。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开始通过兼并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以下简称“《纠要》”)的出台,鼓舞了一大批企业迅速发展,提升规模,但是埘不少民营中小企业而言,也造成了恐慌,使企业觉得未来生死不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医药流通领域的物流网络建设,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医药物流必将呈现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为使我国医药事业更迅速的发展和进一步管理规范化,国家先后制订了《药典》,颁布了《药品管理法》等药政法规,对加强我国药品的管理,提高医药产品质量,净化医药市场流通秩序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我国现在对医药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我们的法制不很健全,造成了医药管理和医药市场的混乱,大量伪劣药品充斥市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由于伪劣药品屡禁不止,大多数企业出现销售额下降、经济效益差的局面,同时也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所以,现在是严格药品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88年试行国债流通和转让以来,长期偏重对发行市场的管理,而对流通市场的管理重视不够,对市场参与者的服务也不能满足人民一日增长的需求,这就制约了国债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速度。因此,重视并不断完善国债流通市场的组织机构管理,使国债流通顺畅,不仅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还对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市场流通药品的潜在风险及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为了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近几十年来,政府引入药品质量风险的规定。随着gmp的发展,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也在主动与国际接轨,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也在实际中充分运用风险控制这种事前预防、事后评估的分析管理方式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风险做了分析,更好地实现工艺的控制,并充分评估产品。  相似文献   

5.
药品的验收是药品管理流通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药品验收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药品市场的流通,同时还能够保障患者的能够安全的用药,因此,如果药品验收工作不到位或者存在一些问题就极容易导致药品市场絮乱,甚至还可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为了使药品验收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大对药品验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药品验收工作常见问题的分析,然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确的药品验收工作流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顺良 《价值工程》2019,38(6):71-73
药品流通与药品安全密切相关,成为我国药品监管部门进行药品监管的核心工作之一。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及合理化的药品流通监管,对提升社会公众的用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药品流通的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监管体系稳定性较差、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队伍不成熟等问题。最后,从完善监管体系及法律体系,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药品流通行业服务模式与服务功能的不断升级,更多的新兴服务模式也进入这个领域。日前,商务部发布了《201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三年医改释放了医疗需求,带动了药品需求的增长,这为医药流通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医药流通业呈现出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医药流通变革潮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实力的大企业通过资源的整合对降低医药流通费用有着重要的意义。1月15日在京召开的商务部首次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全国会议(以下简称药品流通会议)正式为我国医药流通变革拉开帷幕。至此,我国将正式开展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和药品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医药流通模式的构建成为卫生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流量经济视角下黑龙江省医药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十二五”期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整合现有药品流通资源,使医药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璟 《物流技术》2010,(14):42-42
我国传统的医药流通模式是药品出厂后经过多级药品批发商的分销配送,最终进入终端销售机构如医院、药店、诊所等。但是通过近十年来开放式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已基本实现自由和开放化经营,全国医药流通领域大大小小的药企不下万泵。  相似文献   

11.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1997年全国药品批发零售额为607.8亿元,1998年是776.9亿元,年增长1691亿元,可见药品市场潜力很大。我国现有8万多个药品零售网点,药材市场109家。在医药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药品流通中一些假劣药品屡禁不止,危及群众健康。这种情况,早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眼下必须警惕的是,一些医药公司、医院也参与制售假药活动。如河南省淇县医院违法生产制剂“厅特灵’等,并将这些假药运到郑州、北京等地违法销售。这种违法生产、销售院内制剂的做法,已成为某些医院牟取非法利益的一…  相似文献   

12.
要闻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6):122-123
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颁布5月5日,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其中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日益需求,促使制药工业不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医药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制药工业生机勃勃,药品已成为当今廿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可以说,制药工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制药新技术的发展史.尤其是近20年来,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促使制药的新技术,新发现层出不穷,也促使了制药工业达到新的水平.通过生物制药新技术的创立,可以大大拓宽发明新药的空间,增加发明新药的机遇与速度.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一年.在电子商务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开启上市热潮,阿里巴巴、聚美优品、京东先后赴美成功上市.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成为推动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的重要驱动力,电商物流也成为物流市场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相似文献   

15.
医药产业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也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是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我国医药制药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36个行业中排在第18-20位,制药行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率在5%-6%,中国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20%左右,2004年是15%-20%的增长率.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到2004年4月底已有2800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这些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占国内市场80%的份额.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药品流通系统的物流和信息流;对药品跟踪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即将物流服务商加入药品流通系统中,使药品流通系统更贴合实际,更完整;最后分析了客户如何获取药品跟踪信息,即药品的电子监管码如何与药品进入各个流通环节的具体信息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杨辙  吴国辉 《物流技术》2010,29(11):1-3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药品流通系统的物流和信息流;对药品跟踪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即将物流服务商加入药品流通系统中,使药品流通系统更贴合实际,更完整;最后分析了客户如何获取药品跟踪信息,即药品的电子监管码如何与药品进入各个流通环节的具体信息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欧盟统一市场的创立是欧洲划时代的伟大成就 ,也是欧盟《罗马条约》确定的经济一体化目标。而消除和防止新的贸易壁垒 ,使商品、服务、资金和人员得以自由流通 ,是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基石。在统一市场的发展进程中 ,为消除贸易技术壁垒 ,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 ,欧盟对技术协调和标准化方法进行了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建立了CE合格标志制度 ,使CE标志成为欧盟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不仅实现了商品在欧盟统一大市场的自由流通 ,同时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及环境提供了高标准的保护。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在我国加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药品市场管理混乱,真假进口药品趁虚而入,冲击了我国医药市场,一些假药也使消费者蒙受损失。许多有识之士再三呼吁:维护国药市场刻不容缓! 靠回扣真洋药横行由于我国对进口药和“合资药”的价格开放,一些进口药和  相似文献   

20.
医药物流的规模化之路 商务部最近发布的《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认为,2013年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药品流通行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303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显示,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增长较快,药品零售市场结构调整缓慢,现代医药物流建设投入持续扩大,创新型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报告》预计2014年行业销售增幅将比较稳定,大中企业继续加快兼并重组,同时药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的速度将会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