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完善现行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的必要性。经济适用房退出的关键是对其产权进行科学界定,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适用房的利益分配问题。共有产权制度运用到经济适用房制度中,从产权理论上给出了构建退出机制的基础。在共有产权制度下构建的退出机制解决了经济适用房上市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体现了其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10,(3):11-1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日前透露,国家已经开始起草《住房保障法》。据起草小组专家介绍,在这个内部讨论稿中,关于经济适用房的产权问题,规定将由出资的地方政府和保障对象共同拥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出资比例主要根据土地使用和建筑及安装费用比例确定。  相似文献   

3.
《开放潮》2005,(4):5-5
为防止购房者利用经济适用房转让牟利,福州市日前出台通知,规定经济适用房住满5年后方可出售,同时还要缴交相应的土地出让金。  相似文献   

4.
经济适用房去留两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排号难、审核松、富人化趋势明显等问题,使得原本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经济适用房在现实操作中走了样、变了味。而这也引起了中低收入购房者对政府推出经济适用房的初衷产生了质疑。2005年"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提案。此后围绕经济适用房去留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经济适用房之所以问题频出却又屡禁不止,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  相似文献   

5.
从2003年开始,日照市探索对经济适用房政策进行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货币直补政策,在不改变国家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前提下,把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不再补给房地产开发企业,而是改为用货币形式直接补贴给中低收入购房者,变“暗补”为“明补”,变“补砖头”为“补人头”。中低收入购房者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购房,先购后补,不购不补,实现了“用地市场化、补贴货币化、购房自主化、运作透明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被誉为“日照模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适用房建设是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惠民工程,是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和赞许。但目前经济适用房分配过程中还存在着分配不公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尽快拿出对策进行改进和完善。为此建议:地方政府需高度重视,组织好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工作;对经济适用房实行有限产权政策;加快政府回购,促进房源循环;严格规定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上限及房价;严格审核申请者条件,保证分配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14,(4):85-86
共有产权住房,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房屋产权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赎回”产权。共有产权房自2007年起在江苏省淮安市进行试点,之后在贵州、上海等地都有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明 《湖北经济管理》2008,(21):112-113
针对落实传统经济适用房政策面临的入口、出口和供应等困难问题,淮安市从公共产品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探索推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及时总结成败得失与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运行实效,供有关方面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精品家园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在精品家园房地产展示中心举办经济适用房专场展卖会期间,对北京经济适用房的市场现状、未来发展,以及购房者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了解情况,进行了一次大型专项性调查,反映了一定的民意。  相似文献   

10.
汤筱娴 《北方经济》2012,(18):78-79
"共有产权房"是我国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两限房"后实施的又一保障房形式,共有产权的模式在英国、美国等国实施多年,但是在中国仅有短短五年,在文章中着重介绍了淮安"共有产权"房的实施细则及创新之处,对淮安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淮安模式能创全国之先、解穷人之困,更好更快的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的问题,利及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