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金融信息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其在给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各种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风险——银行技术风险。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已经针对银行技术风险的特点和危害,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技术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控制和监管体系。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的特点,设计了我国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包括评级模型、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设计和评级方法等,并指出在实施该评级体系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入世”脚步的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入世”将给我国金融业带来机遇与挑战,同时金融监管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目前,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6.
7.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在增强金融市场活力与效率的同时,也积聚了大量的风险,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剖析了其潜在的风险及监管漏洞,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近日,中国银监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下简称《评级体系》),为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作为银行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级体系》以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对股份制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模型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了工具,但也同时引致了模型风险。除少数银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时都着力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型体系.不论是直接引入外部模型还是自我构建模型.都必然存在模型风险的问题.其模型风险主要产生于基础模型和构建过程两个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阶段.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中的模型风险除了来源于基础模型、模型数据以外.模型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压力测试和极端值方法是避免模型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而风险文化的建设则是规避模型风险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构建的模型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模型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了工具,但也同时引致了模型风险。除少数银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时都着力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型体系。不论是直接引入外部模型还是自我构建模型,都必然存在模型风险的问题,其模型风险主要产生于基础模型和构建过程两个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阶段,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中的模型风险除了来源于基础模型、模型数据以外,模型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压力测试和极端值方法是避免模型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而风险文化的建设则是规避模型风险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13.
14.
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度杠杆化加剧了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评级制度作为信息披露手段,在减轻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资产定价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过程中隐含的对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危险则会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负面作用.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竞争,难以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趋势.对此,需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信用评级监管权力的统一和制度完善以及评级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学锋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4):5-8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过股份制改造上市后面临着急需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本文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成因与主要表现形式、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目的在于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效防范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各种信用评级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其包括两个模块:一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优化模块,包括财务报表分析、中小企业法人和高级管理层的信用状况、企业发展趋势、员工素质以及市场前景等指标;二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模块。通过对可量化的“硬指标”的分析,以及对不可量化的“软指标”权重的确定,保证对中小企业评级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各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能够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系统,各中小企业应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对各种信用评级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其包括两个模块:一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优化模块,包括财务报表分析、中小企业法人和高级管理层的信用状况、企业发展趋势、员工素质以及市场前景等指标;二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模块。通过对可量化的“硬指标”的分析,以及对不可量化的“软指标”权重的确定,保证对中小企业评级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各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能够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系统,各中小企业应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所有业务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是进行准确的风险识别,做出合理的风险分析并及时预警.本文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经验与成果,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和经营环境,提出适应本国银行发展需求的、以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构成的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本征向量法(TE)作为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的算法,建立适应国情并且顺应现代化银行发展趋势的新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对信贷风险进行监测和分析,将有效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作者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具有多元化、国际化、复杂化、影响扩大化和风险责任个人化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知名银行的法律风险防控相关实践经验,并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基本架构、完善内部法律工作体制和机制、妥善处理上市银行法律风险问题、进一步提升法律咨询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被诉案件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法律专业队伍建设以及合理发挥外部律师与内部法律人员的互补作用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