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进 《中国西部》2013,(30):102-102
近些年来,一部分人对英语的疯狂炒作使人们对英语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虔诚”状态,各种英语学习推介会上都能见到不少热衷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家长。在他们看来,英语似乎比母语更重要,小孩子学了英语似乎就可以有更美好的前程,而需要终身运用的母语则被他们冷落。这段时间,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上连续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解放孩子,救救汉语。笔者对此深有同感,我认为,取消小学英语虽然并不一定就能拯救汉语!但却是拯救汉语的必要条件,因为过早地开设英语课程会对儿童的汉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教育专家讲座、英语运动会,瑞思精彩活动乐不停.如何选择合适的少儿英语班,始终是众多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上海瑞思学科英语有过多年中、美教育研究经验的知名少儿英语教育专家Sally女士认为:开学前后,孩子没有课业和考试的压力,正是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机,但是家长给孩子选班不能盲目,一定要明确学习方式和培养目标,注意如下五大关键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上英语才能学好英语 孩子学习重要?还是快乐重要?在瑞思,英文字母在高科技课件里"跳动",趣味式的互动白板会"说英语",孩子们和英语"动画大片"互动,不亦乐乎……据了解,瑞思独家原版引入的美国公立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是国际教育巨头HMHG历时7年,耗资2亿美金研发,可提供互动式教学场景,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来瑞思学习没多久,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连性格也有所改变,开始愿意和小朋友们打交道了,家长欣慰地说:"孩子喜欢就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3.
许保明 《中国西部》2013,(30):103-104
开设外语课程有没有意义?当然有!而且我们还必须开设各种不同语种的外语课程,而不仅仅是英语,至少在汉语成为世界语言之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外语来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但是就现在而言,我却要支持取消小学英语课程,因为目前的多数小学在开设英语课程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秀菊 《中国西部》2013,(30):106-107
随着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振臂一呼,关于是否应该取消小学英语课程的问题似乎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激起了不少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热烈讨论,其中支持取消小学英语课程的网友占了不小的比例。一时间,似乎不主张取消小学英语课程就是不关爱儿童,就是不关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仓学斌 《中国西部》2013,(30):108-109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习得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或者学前开设英语课,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总的来说,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对于孩子以后的英语学习意义重大。但是,目前的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因为教学中涉及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我也借着王旭明社长抛出的这个话题,谈一谈当前小学英语教育的困境应该如何寻突破。  相似文献   

6.
白杨 《西部大开发》2010,(3):181-181
本文结合多年来少儿英语教学的体会,就少儿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方法、实施措施等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寓教于乐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探索,对于少儿英语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用五到十年垒高西部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已经整整三年了。这几年,我几乎跑遍了西部省份,在黄土高原、戈壁荒滩,我看了很多小学,发现三年级以下每个班30多个孩子,四年级以上就越来越少,由二十几个到十几个。许多孩子念到三年级会写自己名字就毕业,这使我心情很沉重。  相似文献   

8.
贾楠  张裴 《中国西部》2012,(Z2):102-105
许多父母都头痛,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了就开始叛逆?当我向他们请教,如何确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如果,用听不听话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叛逆,这似乎太过武断了。在我们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大帽子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9.
贾楠 《中国西部》2012,(21):102-105
许多父母都头痛,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了就开始叛逆?当我向他们请教,如何确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如果,用听不听话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叛逆,这似乎太过武断了。在我们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大帽子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0.
中式英语尽管属于一种不正宗的英语,但它却非常有趣,也很有生命力。它使用了汉语语法加英语的单词,把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语言。如果中式英语能广泛使用,那么它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英语方言。  相似文献   

11.
《走向世界》2012,(13):77
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有一个"永葆青春汉语班",原来这个班的名称叫"老年汉语班",开班前报名学习的人很少。后来得知,德国老人不愿意称自己为"老年人",再说,什么年龄算老年?四五十岁的人算老年吗?于是巧妙地把"老年汉语班"改为"永葆青春汉语班",结果是,报名学习的人多起来了,班也开起来了。经过48学时的学习,他们已经学会了用汉语拼音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如:问候、结识、介绍自己和别人、家庭情况、问路、购物、坐车等。教室里始终很热闹,既有学汉  相似文献   

12.
李欢  吕少勤  吴芳芳 《魅力中国》2013,(29):141-141
中西文化和语言存在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一部分,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我国外语教学正逐步进入“低龄化”,我国各地普遍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外语课程,而双语幼儿园和少儿外语补习班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老师们和家长们都在关心何种教学模式是最适合现代少儿英语的教育,如何帮助少儿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老师有偿家教该管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宝 《开放潮》2004,(2):50-50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诉说了她的一件烦心事。她的小孩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按照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原则,她的孩子很顺利地入读了她家附近的一所市重点小学。这本来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但她现在却有点烦恼。原因是,原来该校一个年段有8~9个班,每班有60~70个人,2003年福州市执行“禁择令”后,现在一个年段只有5~6个班,每班只有30~40个人。以前招收那么多“择校生”,  相似文献   

14.
曾桂华 《中国西部》2013,(15):88-89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小学教师正确把握这点很有必要,尤其是小学低段教师做到这一点更为重要。对于一群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的孩子,他们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很不适应,有部分学生还没有从幼儿园小朋友的角色中转变  相似文献   

15.
熊卉蘅 《理论观察》2014,(5):117-118
现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很多的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沟通是必不可少。因此,一部分国家开设了学习汉语的课程。另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文化也逐步的登上了国际的舞台,这使得很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语言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必然就成为了学习的对象。但是,在初学汉语时就开始用汉语来进行交流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有了媒介语的出现,而英语是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而存在的,本文就以英语作为媒介语来分析它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扶贫感悟     
小荷才露尖尖角在扶贫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写到有关于乡村小学的一些感受,我们就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来关注教育,关注孩子。李屯乡任楼村小学是众多乡村小学中的一所,和所有的乡村小学一样,这里没有城市中学校周围的喧嚣,在一马平川的田野中,只有宁静朴素的校园和那些无忧无虑的孩子。第一次来这所学校已经立冬,寒风吹过,不禁让人倍感萧瑟。孩子们正在上课,校园里很安静,一排排平房教室被冬青树间隔开来,形成自然的操场。校园最里面的一间平房是教师的办公室,房前有一棵茁壮的芭蕉树傲然挺立,翠绿而巨大的叶子迎风招展。我们…  相似文献   

17.
虎紊红 《魅力中国》2009,(24):142-142
一个健听的儿童,从出生以后就处在一种有声世界里,他就有了一种学习语言的环境,到了三、四岁上幼儿园时,就已经掌握了很多日常口语,可以和成人进行比较完整和清晰的对话,到小学毕业时,不但掌握了大量的汉语词汇,还可以写出完整而流利的作文。相对于健听儿童来说,聋童从出生以后就处在一种无声世界里,有些家长甚至是在孩子两岁以后才发现孩子耳聋,  相似文献   

18.
卡迪亚告诉我,她很喜欢大连这座城市,她说出了很多很多的规划和设想,她想长期在大连工作,她想在大连买房子,她想系统地学习汉语,她想学习中国书法,她想学习摄影,她想教中国孩子跳芭蕾舞……她甚至有一个愿望:等她什么都安定好了以后就把她的妈妈接到大连来住。  相似文献   

19.
潘惠红 《魅力中国》2009,(29):26-27
如今,英语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学好英语是势在必行。对于小学英语老师来说,在教学上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个教师至少要教学3个班级,所以补差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学生多,基础参差不齐,随着年级的上升,后进生越来越多了。因此,作为老师,如何更加有效地来教学英语?如何来转化班上的后进生?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2,(22):97-97
西岗区建设小学的四年一班,是个与众不同的班级:全班35个学生,有31个是“外来娃”。但四年一班的与众不同,还因为他们有一个好老师,她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班主任李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