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曾忠告世人:“近君子而远小人”。尽管大家都知道“小人”心术不正.提起“小人”大家都痛恨,甚至是“人人得而诛之”,但在现实生活中,偏偏是“小人”还颇有市场,不少领导者、管理者都离不开“小人”,经常重用“小人”。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首创“云”模式受业界观注 “云”是个大家都熟悉的名词,但当它与“培训”相结合时,它的含义就演变得泛泛而虚无缥缈了。 日前,“云培训”的首倡者——北京汇众益智教育科技公司总裁李新科就此接受了腾讯教育《超级私访》栏目的专访,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新科从容一笑,“汇众益智作为企业,一定是做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云山雾罩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半月谈》杂志不久前载文称,有关专家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都在为财政而改革,许多改革都是围绕着“挣钱”而进行的,如大学生收费制度、后勤社会化、大学办企业等,这种仅停留在产业层面上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教育具有同经济运行不同的规律,政府对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教育因此而不能全面实行市场化。问题在于,由于不少地方政府忽视了教育的公共服务事业属性,造成教育与社会部分脱节。凝目当今的高校教育圈子,可以用“一地鸡毛”一言以概之。  相似文献   

4.
李维利 《发展》2011,(4):139-139
2010年秋季甘肃省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实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家都有很多迷惑,不知如何体现新课改的“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问题,排除新困惑,探索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科学研究及移民政策上越来越保守,美国政府和私人部门僵化的人才政策,美国教育“生产”的本土人才的不足,已经使美国逐渐丧失了人才大国的优势。而人才也是中国目前的“软肋”,只要广开民智。广开“才”源,中国的未来决不会逊于任何大国。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教育在经历新旧体制嬗变的过程中,在华传教士因“基督征服中国”之需,选择教育作为突破口。但他们面临的阻力是中国以科举取仕为核心的旧教育体制和理念,所以“基督化”的首要任务是改革中国旧有教育。而这一任务的首要内容是诊断出中国旧教育顽疾.其次便是开出“根治”这些顽疾“药方”。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14,(11):90-90
培养或教育下属之所以困难,首先因为大家至今仍根深蒂固地认为“工作不应该是别人教你,而应该是自己偷学”。现在应该有不少身为主管的人,都曾经听过他们的主管或前辈说过类似的话,你或许也曾经听过。因为你的主管或前辈从来没有逐步教导你认识工作的内容,所以你也只能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你的下属。  相似文献   

8.
“支持海外华文教育,无论是从骨肉亲情来说,还是从中国政府的责任来说,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04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听取了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应进一步引起大家重视”的发言后,作出了上述指示。胡锦涛总书记除了同意吴承业校长的具体建议之外,还指示成立华文教育基金会。  相似文献   

9.
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江门市,不仅华侨众多,自古以来还以人才辈出闻名中外。依托深厚的传统教育文化底蕴,江门市近年来成功走出一条教育强市之路,在珠三角产业升级中抢占了人才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雨花台作为南京城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从古至今便是英雄辈出的地方。雨花英烈怀揣理想、充满激情,以自己壮烈倒下,才换来新中国的诞生。多年来,那种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信仰至上,使命为天,组织为重、取义成仁”的雨花台精神不仅是南京“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最好佐证,同时也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一直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曹建博 《魅力中国》2014,(11):174-174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教育。教育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中国的“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所讲的“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一名校长,一名教育管理者,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乐而为之,更重要的是要唤醒人们心底向上向善的愿望。因此,我的学校管理就是依托我们的工作团队,用我们的智慧,尽量使我们的学校更卓越,使我们的老师更幸福,使我们的学生更优秀,让教育尽显其内在的魅力。10多年前,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提出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与新课改宗旨不谋而合,办学思路与科学发展观非常吻合。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学生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孩子服务而不是为孩子做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我期待我的学生“志存高远,涵养品德,探求新知,报效祖国”。期待我的老师“胸怀国是,砥砺贤才,传承文明,教育兴邦”。从理论上讲,教育是个性的、浪漫的、纯洁的,素朴的、平和的、神圣的,但现实告诉我,教育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教育也要象许多行业那样讲博弈与运筹,也要适当地迎合时尚与潮流,还要在必要的时候作出妥协和让步。  相似文献   

12.
浙江作为人文荟萃之地,自古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科教兴省”战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浙江省“科教兴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职业人才的重任,成为教育事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兴起使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助力多个行业发展,而教育也不例外,其关系着国计民生,是最需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行业之一,本文就“互联网+教育”出现的背景和产物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育未来的转型趋势做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明正英 《东宇经纬》2000,(11):32-33
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每位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课题。然而,素质教育毕竟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而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及成熟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仍处在探索阶段。我们有必要借鉴外国成功的教育经验,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于是,各种报刊杂志都陆续刊登了许多诸如《中美教育比较》、《海外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问题并非都是“教育”问题,要受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教育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就教育而教育,而应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从这一理念出发,本刊将陆续邀请各界学从不同角度共商“教”是。本期请听来自科学院的声音——四位科技界专家谈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庆 《魅力中国》2010,(28):99-99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主体和精华,他认为生活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生活的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的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也就是说,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刘黎 《中国西部》2012,(6):94-97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手段,都较之于已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成果也已有所表现。与传统教育相比较,现在已发生的这些变化究竟有何所得、有何所失?本文拟对此问题略作探讨。作为问题的引子,我们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人才?或者说,传统意义的人才与现在大家通常认识的人才,到底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李大凯 《新西部(上)》2014,(5):131-131,125
针对当前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将传统文化中“医德为要”“医乃仁术”“慈悲为怀”“救死扶伤”等思想引入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改进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德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毛鸿达 《西部大开发》2010,(2):134-134,109
作为美学范畴的“阴柔”与“阳刚”,对立而又相辅相生。“阴柔”给人纤秀之感,阳刚给人大气之感。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艺术风格都在这两者“之间”进行着美学层面上的博弈。艺术风格作为民族思维意识主流的体现,随现代性情境而转换,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艺术风格更需要大气、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20.
陈明华 《东宇经纬》2000,(12):37-37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像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像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这种教育,学生的个性被消隐了,才情被湮没了,智慧被冰封了。这种教育无歌也无诗,精神家园荒芜萧索,创造之树枯萎凋零,想像之鸟不再高到人类已知的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