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石油的定价     
李志青 《金融博览》2013,(13):32-32
美国是名副其实的“车轮王国”,社会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石油,而中国则将成为下一个车轮大国,对石油的消费将呈现井喷之势。由此,两国的开车族都很关心油价的涨跌,油价的话题牵动全社会的神经。中国的司机们常常困惑,既然中国的油价已经和国际市场挂钩了,为何美国的油价还是比中国的便宜?  相似文献   

2.
经过年内两次上调,国内油价正式进入"8元时代"。市场谈论最多的还是,为何国内油价明显比美国贵,为何油价同国际接轨而收入不接轨?在地缘政局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国际油价走势究竟怎样?又该如何应对高油价的冲击?笔者认为,回答  相似文献   

3.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依然是各界关心但难以猜测的话题。油价的进一步回落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带来极大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原油产量大增、可替代能源发展迅速等都是油价走低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低价位的原油有利于石油进口,不仅可以用于长期战略储备、巩固中国能源安全,还可以为进一步平衡贸易赤字、改善贸易结构预留更多选择空间,同时国际原油价格走低也将大大减轻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近日来,国际油价飙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 从石油消费的情况来看.中国石油主要消费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和生活消费等部门所占的比重不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不足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和欧洲的十五分之一.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油价上涨是不会立即反映到国内经济各层面上来的.  相似文献   

5.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09,(11):44-45
“国情决定不能低油价”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备受公众瞩目的油价改革进程作出回应。在油价改革方面,发改委指出,有些人总是拿我国油价与美国相比,但国情客观上要求中国的成品油不能像美国一样实行低税负和低价格的政策。中国石油资源缺乏,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在逐年上升,而且,大排量车辆有增无减。“如果我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难以满足我国石油需求。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油价下跌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分析人士指出,首先,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的油耗成本明显下降;其次,在油价处于历史低位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国家战略性囤油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不过,油价持续下跌对于中国而言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相似文献   

7.
依据国内权威机构的最新预测,中国有望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而油价的再度调整以及中石油在全球企业中跃升的地位,已然将石油放大到能源问题这一大背景下被重新审视。石油不仅关乎国内的相关经济领域,更受国际市场多种元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妨将其推入到国际舞台中央,看其受何影响,又被影响几何。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能源需求持续大幅度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石油作为主要能源,在近几年中国各产业的消耗量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已突破110美元,由于中国对外依存度已迭近55%,油价波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在石油资源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如何缓解这个压力?该文认为.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构成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说明油价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之后,通过石油价格传导途径展开分析.具体针对石油、交通运输、化工产业进行分析.阐述石油产品对各产业的影响并指出调整产业结构是应对油价波动的必要手段。最后。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油价波动的重要性.提出一系列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9.
需求强劲是"罪魁祸首" 市场人士认为,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对世界市场石油需求强劲和供应相对短缺是油价高企的主要原因.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其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25%,进口量占全球的27%.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5年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而欧日经济则会因国际市场高企的油价而表现疲软。  相似文献   

11.
贯穿21世纪,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将是能源安全,而能源安全的核心则是石油安全。历史证明,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无法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石油短缺己成为中国的“忧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进口石油海运之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进口石油的海运之忧不能不让我们为之困扰。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递增。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2010年将进口石油1.5亿吨,2020年将进口2.5亿吨。目前,我国进口石油中的93%是通过海上运输,而油运中的“国家队”船只仅占一成份额。在国际局势动荡、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一旦遇上政治、外交、战争的“风吹草动”,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通道还会畅通吗?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亚洲新兴市场未能幸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市场的动荡,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亚洲国家在此次危机中的直接损失有限。但其金融市场也遭受了诸如股市暴跌、汇率下滑等波动。油价回落、出口疲软和资金抽逃将使亚洲国家面临压力,未来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部分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印尼,尤其是韩国出现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市场的动荡,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亚洲国家在此次危机中的直接损失有限。但其金融市场也遭受了诸如股市暴跌、汇率下滑等波动。油价回落、出口疲软和资金抽逃将使亚洲国家面临压力,未来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部分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印尼,尤其是韩国出现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外刊扫描     
人民币升值将终结美国消费黄金时代?中国通货膨胀率最近快速上涨(10月份为6.5%),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经济迅猛增长不可避免的结果。几乎没有人问,一个生产力取得极大发展、有功于全球价格下降的国家,为何不能降低本国的物价。相比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石油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2006年石油价格的因素做了系统分析。认为2006年形成油价风险的主要动因已从需求的波动转向供给的波动;2006年油价将由于供求的脆弱平衡维持高位运行的格局,并且,由于供给链中潜在的危机,油价波动性将会非常大;但在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石油生产国家和公司仍然在努力满足市场需求、炼油瓶颈有望缓和的大背景下,油价在2006年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不会大幅上升,不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IMF在本月初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5%,是近30年来增长最为强劲的一年。油价上涨将导致2005年全球经济增速放慢,但尚不至于使全球经济偏离持续稳步增长的轨道。IMF认为,由于油价的不确定性,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可能为4.3%。IMF的预计是建立在2005年油价平均为每桶37.25美元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一假设比2003年的平均油价每桶高8美元,但仍大大低于目前每桶近50美元的水平。IMF总裁拉托表示,尽管近期油价大幅飙升,但他仍然相信该假设是有根据的。造成今年石油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印度和美国的经…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2,(43):89-89
原油:库存降、油价涨 由于美国上周原油库存意外减少,纽约油价11月1日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但伦敦布伦特油价则下跌。 飓风“桑迪”过后,美国东海岸的物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能源运输,使该地区原油供需关系趋紧。而当天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6日的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200万桶,减幅超过市场预期,加剧市...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美军在海湾忙于调兵遣将,一时间,战争的乌云密布在海湾的上空。当此之际,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翘首以待者有之,恶言咒骂者有之。在反对与咒骂的声浪中,最显著的一条,便是指控:美国出兵伊拉克,是为了石油。专家人士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人、高盛及摩根士丹利外资券商等主要经济预测机构的预估,认为美伊战争一旦爆发,国际油价每桶可能涨至30—40美元;如果速战速决,油价会迅速回跌至20—25美元;若战事超过3个月以上,油价每桶可能会飙涨至40美元以上。从长期来看,全球石油产量逐年提高,但需求也不断增…  相似文献   

20.
油价暴涨影响全球经济9月中旬“伊万”飓风袭击美国墨西哥湾南岸导致美国石油库存降低,以及世界第七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的工人罢工,这两大事件成为新一轮石油价格暴涨的导火线。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在10月初连续突破每桶50美元及52美元的阻力位,11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涨至每桶54.45美元,伦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则在盘中达到每桶51.50美元的高点。在投资者获利回吐的影响下,油价于10月12日出现短暂回落。但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墨西哥的一条输油管道于13日发生爆炸,加剧了石油市场的恐慌心理和投机活动,致使当天国际市场原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