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曦 《经济纵横》1996,(6):15-18
资源配置市场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赵曦导源于地区倾斜或循序推移战略所形成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空间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地区经济的倾斜发展,使长期形成并在解放后逐步缩小的东西部经济差距又被迅速拉大。在目前我国的...  相似文献   

2.
3.
西部地区的开放与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配置由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逐步向市场配置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探索和研究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西部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覃成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走出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从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中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途径。一、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经济市场化意味...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同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塌陷",通过分析发现,这与中部地区缺乏合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及趋同、城市群的发展滞后等因素有关.因此,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进而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刘佳  胡红安  关嵩山 《经济师》2007,(11):77-79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须以消费需求的扩大为支撑。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针对制约欠发达地区消费需求的原因,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服务业的发展等途径来扩大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曾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九五”和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可见,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高到了具有全局意义的高度,我国是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而地区经济的差异和差距究竟是什么关系?本试图通过对两进行比较分析,来阐明中国应如何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来发挥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缩小地区经济的差距,实现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制约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剖析了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提出了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关系探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相似文献   

14.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5.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政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以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推进产业转移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是转出区的推力、目标区的拉力与接纳能力及转移通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国家层面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并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在区域层面,要根据中西部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承接能力和承接水平,在中部地区实施"产业对接"策略,在西部地区实施"产业承接"策略,并寻求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产业转移的最佳模式和合理路径;在企业层面,要对不同转移状态、不同转移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转移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仇方道  马家常 《经济师》2004,(11):248-248,250
文章通过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的问题 ,以及经济与环境逆向发展机制的分析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提出了实现苏北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长江干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干流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差距正在逐步扩大、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与发达地区并存。区位和政策、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教育科技水平是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今后需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同发展。具体说来,即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抓住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两个契机,推动干流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上游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在上游地区积极培育区域经济的生长点和发展轴;在微观上实行反梯度推进战略;发挥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实施"一帮一"工程;加上上游防护林带建设和上中游的水土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认真探讨了民族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差距扩大的财政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20.
“八五”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实经济条件,依靠科技力量,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了一批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和企业家队伍,经济增长方式上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