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张江,这片曾经寂寥冷清、默默无闻的乡间旷野,如今成了海内外投资家和创业者瞩目的焦点;张江,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正跃升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著名品牌。 使张江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的是,1999年8月上海市启动的“聚焦张江”战略一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使之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技术创新的样板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聚焦”后的短短20个月,张江引进项目189个、外资39亿美元、内资30亿元人民币,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前七年的总和,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科技创业三大基地轮廓初显。今年…  相似文献   

2.
从诞生之日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就承载着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任。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张江是中央政府纵向政策聚焦的堡垒,部、市合作,部、基地合作等一系列机制从中央直接映射到上海,这就注定了张江是改革前沿,是国家先锋。自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准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六园”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举“张江”这面旗帜,创新资源进一步融合,张江核心园正步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期。  相似文献   

3.
张江价值     
“背个书包进来,开着宝马车出去。“有人这样形容圆了无数创业者财富梦的张江。对于创业者来说,张江是寻梦的地方;而对于浦东、对于上海、对于国家来说,张江的价值在哪里?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聚焦张江“的战略抉择:举全市之力,依托上海的综合比较优势、浦东开发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使张江成为  相似文献   

4.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1月19日,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了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之后又一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沉甸甸的任务。张江始终被寄予着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厚望。建设中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理顺管理体制、集聚创新资源、重点突破领域、优化政策服务等方面形成合力,作为全国  相似文献   

5.
行走在张江,点缀在园区高科技环境中的艺术作品时不时映人服帘,各种艺术雕塑矗立街头。在张江,既有每年科技界、金融界齐聚论道的“相约张江”科技文化节,也有两岸四地知名艺术家共同打造的“现场张江”,更有各种全民参与的龙舟赛、德国啤酒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张江开发地区联合党委成立文/本刊记者根据中共上海市委的指示和新区工委的决定,浦东新区第一个由重点开发小区和周边乡镇党组织组成的联合党委、日前已在张江地区宣告成立。联合党委田78成员组成,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吴承兼任书记,新区组织部副部长杨小明...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上海人自己都不知道有个地方叫“张江”,这并不奇怪,那时的张江只产荸荠和咸菜;十年后,全球都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张江”,这也不奇怪,此时的张江已是蜚声中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8.
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园是世界一流水平、具有鲜明专业特色、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高技术产业区。 该产业园处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和唐镇,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技术园区核心区。南北向长约6公里,东西方向长约1公里,建设有现代化生产和科研用房,SOHO研发园区、16万平米配套服务的社区。分为二块相对独立的开发用地:A区为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标准厂房、办公中心和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9.
荣萍 《中国高新区》2014,(6):112-115
正低碳以无法阻挡的脚步,推动张江经济的深度转型。从上海自贸区(全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张江自创区(全称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地域上,张江自创区的发展格调已被赋予为上海自贸区国际贸易的"后台"资源,它成为张江一个对外扩张的必须支点,而生态环保则成为张江自创区惟一、必须且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格调。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来自张江金桥园区企业的12位年轻漂亮的"环保妈妈"出现在刚刚落户金桥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广场,她们来"金贝贝低碳集市"赶集。一样的低碳不一样的历程"绿色环保,我们在行动"——这是张江高新  相似文献   

10.
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没有竞争力。张江打什么牌?各产业并重发展,显然不是上策。根据已有的基础,周区开发决策层决定以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为特色产业,创张江“药谷”牌,被寄予厚望的张江“药谷”在过去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既反映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之路,也蕴藏着突围求变的新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在世博会的城市未来馆里,来自张江的新技术让人眼前一亮:RFID芯片电子门票、智能家居、远程医疗、智能手机……40多家张江的高科技企业,用物联网技术为游客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时空”。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服务外包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张江服务外包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浦东智造的另一个样本。在我们将镜头移向张江之前,先将视线转向全国。凭借政策环境、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我国服务外包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步进入成熟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资》2007,(12):F0002-F0002,1
1992年成立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肩负高起点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高科技产业的历史重任。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战略.张江园区由此步八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对于中国而言格外重要.它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更是重要战略机遇的关节点.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样会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这一页,这是它擎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旗的第一年. 这一年,张江高新区荣升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准,张江高新区成为了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之后,又一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一项任务.张江始终被寄予着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厚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十六周年,又是聚焦张江战略实施的第九年。在改革开放伟大思想的指导下,张江经历了十六年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自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聚焦张江战略实施以来,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诞生,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国际化发展迈入新的阶段。张江高科枝园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入剖析上海市委、市政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张江发展的价值所在,以期对聚焦张江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张江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顾博 《中国高新区》2009,(11):68-70
来到张江高科技园区,会深切感受到一股绿色环保的清新气息。越来越多的LED照明和景观灯出现在大街小巷,上海首条现代化有轨电车也即将在这里开始运营。然而这些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的杰作,只是张江一系列节能减排、循环再利用改造大手笔的一个开端。  相似文献   

17.
荣萍 《中国高新区》2013,(12):134-139
改革之年,聚焦创新。今年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火炬计划25周年,国家科技部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走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过去的二十多年,张江高新区担起世界尖端科技突破的责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盘点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国际化、市场化、多样化和法制化的创新环境建设中的创新示范,张江始终把探索提升“高”与“新”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示范区的根本使命。稳中求进,有为创新,新突破、新政策、新规划、新管理模式,不断折射出一区十八园“新”张江环境营造和国际市场对接的探索路径j创新创业,精彩纷呈,新服务、新探索、新标准、新文化,不断折射出“火炬”的力量和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启动于1999年的“聚集张江”战略,为张江高科技园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张江出现了投资与产业互相拉动、资本和人才争相涌入的新格局。2002年,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面,张江出现了一系列喜人的新特点。如今,张江的微电子、软件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初具规模,产业聚焦和辐射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9.
6月中旬,科技、经济、文化的盛会——上海世博会正如火如荼的召开,与此同时,上海张江高新区也迎来了自己的盛会——“相约张江:第六届张江科技文化节”。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人说过,现代医疗器械产业将托起21世纪人类的健康。如今我们将要跨越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时候,欣喜地发现我国现代医疗器械产业的一颗新芽已经在张江茁壮成长,渐成规模集聚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