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董钰 《价值工程》2004,23(8):92-95
控股股东不断借助于新的机制和形式强化或滥用大股东权力.在此情况下,完善保护小股东以及从属公司的其他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有关法律机制,成为世界各国公司法修改和变革的焦点.信义义务(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是控制股东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在学理上确定此义务并完善控制股东违反义务之后的责任体系,是我国完善公司立法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控制股东由于对公司享有控制权而处于特殊地位,我国公司法实务中存在着控制股东滥用其控制权,违法违规操作,损害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实例。确立控制股东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在法律上对控制股东违反忠实义务予以规制,既紧迫且必要。  相似文献   

3.
控股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控股股东的行为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产生权力滥用的现象,即控股股东可能会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资金、掏空公司资产等行为攫取私利,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问题的解决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对控股股东信义义务产生的根源、涵义及制度内容予以厘清,并在借鉴域外法系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控股股东负有信义义务的规定、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的适用标准、控股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以及完善监督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履行的救济途径这四个方面,为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列举并介绍了公司治理中股东退出公司的两种主要方式,然后比较分析了以上两种不同的股东退出机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功能,以及它们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得出了结论:我国公司建立并完善股东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对资本制度的改革并不意味公司资本的关键作用丧失,资本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在《公司法》理论上仍然是合理和必要的。债权人对未履行出资义务股东的直接请求权体现出《公司法》规则在寻求一种公司债权人利益和股东有限责任之间的平衡机制。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属于《公司法》法定责任,股东在履行该法定责任时不应当受出资期限的限制,股东出资已然丧失法律赋予的期限利益时不应再对其追加未出资的利息责任。  相似文献   

6.
股东的出资义务是指股东基于出资协议、公司章程应当向公司缴纳各自认缴的出资额的给付义务。股东出资是形成公司资本的基础,也是股东最基本的义务,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各种各样违反出资义务的行为, 使公司、守约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违反出资义务的出资人却仍然取得、保留了股东资格。如何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民事责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既是与国际上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流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公司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我们可以在公司的立法和实践中去建立和完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如:在公司立法上,要明确董事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在公司实践中,可以通过完善薪酬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股东约束机制、以及引进外部监督等措施来健全董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8.
2013年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允许股东自由约定出资期限,当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能否令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以致公司股东的出资责任"加速到期"。部分法院的案例表明对此问题持肯定观点,但法院的裁判思路尚存争议。本文在法院裁判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股东出资责任加速到期的方式,以期对《公司法》的完善有所建议。  相似文献   

9.
监事会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对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以避免由于内部人控制而做出有损公司及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但我国上市公司物监事会并未完全发挥其职责,本文分析发现:监事会人员的设立及其自身的缺陷、监事会职权范围上的限制、经费上不独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上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任命机制、必要时可引进外部监事、完善相关法律、保证监事会地位的独立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出资瑕疵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应尽的基本义务,但股东出资瑕疵、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本文围绕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平衡问题考察了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本文认为,基于法定义务,出资瑕疵股东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1.
蒋朏  毛晓怡  易阳 《财务研究》2020,(1):91-102
股权质押和公司并购都是资本市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但鲜有研究关注两者间的联系。本文将其结合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发生与公司并购事件显著正相关;当控股股东质押更多时,公司更易产生超额商誉,且并购标的为关联方时这一倾向将会加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当面临更严格的外部监督环境时,控股股东在并购中质押股权的比例将受到抑制。本文的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高溢价并购的结合可能成为控股股东套现的一种手段,需要加强警惕和监管。  相似文献   

12.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终极控制人性质是影响对价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对价显著地高于私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而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对价显著地低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对价的因素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地存在。由于对价过高反映了大股东的损失,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中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对而言,中央政府、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总体上,控股股东所有制性质在国家股、国有法人股以及私有股之间的变更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性影响。第二,同控股股东的国家股或私有股性质相比,控股股东变更为国有法人股更可能改善公司业绩。所谓"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主要体现在国家股所有者缺位。第三,控股股东的私有性质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私有控股股东隐瞒利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审计成本效益理论和审计风险溢价理论,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正相关。控股股东杠杆增持行为主要通过提高审计师风险溢价以及增加审计投入对审计定价产生促进作用。上述关系在企业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法律环境较为严格时得到强化,而较好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较高的股权制衡度会削弱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控股股东杠杆增持带来的风险溢价效应会抑制审计师出具标准的审计意见,损害审计质量。研究结论有助于强化审计师对控股股东杠杆增持的风险认知,进而为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增量证据。  相似文献   

15.
彭志新 《基建优化》2006,27(4):33-34
成本控制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核心。提出了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利用财务现金流量表、价值工程、赢亏平衡分析等工具及手段,通过全员管理,建设期管理,综合考虑质量、工期与成本关系,以及责、权、利并举,以期有助于施工企业改善成本管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审计成本与风险溢价是影响审计师定价的两个重要因素。以2007—201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定价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审计师特征以及法制环境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相较于非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审计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审计定价更高,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审计定价越高。进一步地,在民营企业、“四大”审计的企业及在法制环境好的地区,审计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审计定价都更高。这表明审计师能够识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并将其反映在审计定价中。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大股东选择侵占而不是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普遍现象,通过建立一个理论框架,对大股东与经理合谋共同侵占少数股东权益的机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大股东的选择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确实通过牟取控制权收益而侵害了少数股东的权益,对经理的监督和激励存在非对称性;公司内部治理状况、监督程度和信息披露水平对大股东和经理的行为模式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如何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在定向增发融资中调节股价的变化,从而获取额外收益的过程。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为使定向增发融资顺利进行,倾向于在定向增发准备期频繁发布自媒体信息,以抬高股价吸引外部投资者关注,并且当发行对象不包括控股股东时,通过发布自媒体信息来抬高股价的行为会更加显著;而在定增新股定价期间,定向增发对象包括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却会显著减少自媒体信息发文数量,以压低股票价格,帮助控股股东以较低对价购入定增股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控股股东定价期间压低股价的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自媒体信息披露这一崭新视角切入,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既有通过自媒体信息披露使定向增发吸引关注、满足融资需求的动机,又有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降低控股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成本、对自身进行利益输送的动机;而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这一过程中大股东的利己行为。研究结论为加强对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中信息披露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台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否会影响公司财务报告品质可靠性.由于台湾上市公司的核心代理问题主要来自控制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预期,控制股东会通过盈余管理达到门坎.实证结果发现,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裁决性应计项目较大,并会通过盈余管理跨越前期盈余门坎,造成财务报告信息可靠性降低.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控制股东,具有家族色彩的控制股东较会通过盈余管理达到门坎,并降低财务信息品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披露的2003年-2006年的终极控股股东数据和樊纲、王小鲁(2007年)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检验治理环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及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