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当地壮族居民直接用数字来称呼传统的民间节日,形成了当地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这种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也是壮民族较为普遍的语言民俗现象。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壮族居民对节日称谓的数字化语言民俗现象为个案,将其放入文化生态学视野中进行审视,分析其存在的生态基础,反思其在当下时代的生存现状,对保护民族语言民俗的传承与发展、保护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唐超龙  谢文珊  周娜 《价值工程》2011,30(32):11-13
广西龙胜县龙脊村是壮族人民最具有代表性的聚居地之一,其壮族传统民居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建筑风格。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该地民居正面临着民族特色不断流失的威胁。文章通过实地测绘和采访,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案例进行解析和比较,总结出该地民居的建筑形式与功能、建造技术与习俗等特征;通过对比新旧时期建筑的变化而针对现有民居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保护和发展建议。同时,提出了计算机参数化的研究方法,以期对龙脊村壮族民居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对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沿海高校为例,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广西沿海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广西沿海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原则以及广西沿海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韦明升 《企业研究》2011,(7):136-137
广西资本市场起步晚,存在基础薄弱、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风险较大。论文从资本市场风险表现入手,查找风险之根源,提出化解风险对策,以促进广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以广西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例,通过对几个核心概念的解释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增加农民收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体系等举措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得出广西城乡一体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长期性复杂性,要求树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理念,把各方资金统筹起来集中投入,把清洁乡村活动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多样化的活动经费支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扶持、社会赞助、农民自筹等多渠道的筹措资金途径,把农民的文化自觉转化为自主的清洁活动行为,让农民成为清洁活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并对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场地器材充足,学生学习兴趣较强、气氛浓厚,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专业型硕士教育与服务区域经济的有机融合并由此凝练地方性院校培养特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重要外化表现。广西财经学院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育项目的试点契机中,以独特定位为塑造MPAcc教育之主线,探索出一条服务区域经济为主旨的全日制MPAcc教育特色之路:以立足广西、辐射东盟为指导思想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订单导向、联合培养为实现路径探索教学运行模式,以诚信楷模、‘桂会’精英为培养目标建构MPAcc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1):232-235
本文将从对木雅语具体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拟解决方案为例,首先,对一个语言本体研究者来说,如何从语言本身、共时和历时方面及类型学比较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料进行深入研究;而后,就这些语言语料在今天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中的开发应用,进行些许讨论。  相似文献   

13.
配套改革是广西“林改”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配套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林改”作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广西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应当充分认识深化“林改”配套改革的重要性,保持广西”林改精神”和“林改”速度,按照“林改”整体性要求,不断完善配套改革的政策体系,加强配套改革措施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群众防火意识,不断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和森林防火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融入新兴产业实现信息产业的转型,是广西经济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明智之举。本文对广西信息产业转型发展的可行性、难点及其突破思路进行分析。广西信息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传统工业体系健全、相对发达,这为信息产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市场需求旺盛、关键技术得以突破以及广西与东盟有良好的信息产业合作平台,则为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创造了条件。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滞后以及政策执行不力等诸多难题,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一一破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在综合国力竞争态势上形成了以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竞争。这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已经全面深入到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各方面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知识产权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尤其是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加快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有力抓手。地方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发展战略如何构建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探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防城港、钦州、北海三个港口的发展现状,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政策对北部湾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创新性的提出建设广西北部湾港口和东盟港口间的联盟模式,并以钦州港和马来西亚的关丹港建立港口联盟为例,详细介绍港口联盟建设模式与发展路径,最后试图从建设港口联盟的角度,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对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钦北防港口的发展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整合—互动型的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成为促进课程开发和学习的主要手段。这种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人员、物质以及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以实现在知识、理念和科技研发等方面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补。可见,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化课程开发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严耀燕 《企业导报》2012,(7):138-139
区域经济的开发为高校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众多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区域经济开发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促进大学生就业为例,从就业区域流向、就业人才、就业专业、就业政策、创业带动就业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考察法等,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时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广西宾阳县炮龙节的变迁沿革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广西宾阳县炮龙节今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考察法等,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广西宾阳县炮龙节的变迁沿革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广西宾阳县炮龙节今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