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由对顾城诗中个人化的象征,独特的主观表达,抽象的抒写三个现代主义倾向的细致分析,指出朦胧诗的现代主义表现对新时期诗歌在形式本体和诗人主体两个方面从“政治意识形态”解放下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他们诗歌中体现出的一些现代主义思维和表达方式,为当代诗歌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同时,他们的现代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在感受上有相当的差距,这种差距对我们思考当前诗歌甚而文学的发展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其探求人的生存本体和寻求诗意的栖居成为时代精神的指向;陶渊明终其一生所围绕的中心问题是向生命本体的回归和对生命真性的追求和体验。而陶渊明以为本体的自然生命,也是他的诗歌本体。他以诗歌为人类立传,为人类的生命找到一种“真理”.一种自然的意义,一个大的意义空间。这种意义对一个物质化和技术化的时代是没有意义的,而对于人的生命本身,则是终极的永恒的意义。陶渊明的诗歌和人格都是超时代的。  相似文献   

3.
在谢灵运之前,东晋诗坛上“玄言诗”占统治地位。谢灵运凭借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别具一格的语言和新颖的内容,打破了诗坛上的沉闷滞浊状态,给诗歌注入了清新气息。他把山水当做一种独立的美来对待,歌唱、赞美山水。自然山水成为其诗的主体,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进入了作者的视野和艺术表现领域。谢灵运使两晋时初见端倪的山水诗,发展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实现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关键性的演变。谢灵运的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首先是学主题的交鸣与内在情绪的共振,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心的体验与思考,在这种心理体验与思考中呈现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理性批判,对人类自我的冷峻反省;其次是以纯诗追求为价值目标,分别从诗歌的音乐美、象征美、语言等形式的陌生化方面,表现出对诗歌形式本体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洪炎是江西诗派早期重要的一位诗人。洪炎诗歌忧愁凄苦而又潇洒落拓。并不是如《宋百家诗存西渡诗集提要》所云“其诗潇洒落拓,绝无羁愁凄苦之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盛唐江西诗人刘昚虚的交游、诗作及其诗歌风格,表明盛唐江西诗坛初步打破唐以前的封闭低靡状态.刘昚虚的诗歌深受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这既是诗国高潮向东向南扩展的绮丽余波,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南下的又一次佐证.  相似文献   

7.
由于宋代统治者一方面对佛教基本采取扶持政策,使佛教规模与影响迅速扩大,南宗禅的重镇江西更是进入鼎盛时期;另一方面文网森严,使当时文人士大夫倾慕佛禅成为一种风尚。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西诗派作为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难免与南禅结下深厚的因缘;其代表诗人的行为模式与南禅的基本教义极为相近,其诗歌创作理念明显受到的南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子翚虽与江西诗派吕本中等人密切交往,但由于其有深刻的学术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风格的价值取向,其诗歌并没有受到“江西诗风”的影响,而仍保持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覃晓莉 《企业家天地》2009,(10):206-207
卞之琳诗歌风格的形成受中西诗歌多种风格和元素的影响。法国象征主义派就是其中一个元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派代表魏尔伦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通过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精确的把握和了解卞之琳的诗歌,对于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新诗如何学习借鉴西方,又不失自已的风格特色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南园五先生开岭南风气之先 ,延引了岭南诗坛群星璀璨的繁荣。他们的群体意识和丰富的诗歌活动 ,代表了岭南诗派的成熟和发展。他们的诗歌 ,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岭南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多姿多彩的社会现实和具有南国特色的市井生活 ,亦表现出岭南风格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1.
南社诗人周斌及其《柳溪竹枝词》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社诗人周斌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重点研究了其《柳溪竹枝词》的诸多题辞序跋及诗作本身所蕴含的文学、历史、民俗、语言学等方面的价值,认为周斌的经历与创作在南社中具有典型意义,南社研究应加大对社团内中小作家的关注。他们对丰富现代文学的创作生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应该引起现代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明代胡应麟的《诗薮》是中国一部经典性的诗论专著。本文对其确立的各种诗体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认为清代的有些诗论主张和审美观念,都曾从中吸取过有益的养料。文中并对胡应麟确立的这些原则和标准的原因与既成条件,以及对后世的利弊影响,也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瑞卿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4):10-15,106
文章认为,朱彝尊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以李梦阳为主,其诗学追随者为辅的诗学流派,进一步刻画了他们之间的诗学传承关系;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公安派在明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公安派为解散沉疴之良药,而以前七子派为诗学正宗。朱彝尊对公安派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态度与钱谦益形成鲜明对比;以《诗经》和唐诗及前七子为正的诗歌发展观,是他论明代诗歌的理论准绳;对复社、几社等诗歌团体诗人的研究也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翻译。我国诗歌翻译理论的研究始于晚清时期,到20世纪初,达到兴盛。胡适、徐志摩、朱自清、王佐良、许渊冲等人的诗歌翻译理论的论述,见证了中国20世纪初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诗词和散文翻译中的意境传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词和散文翻译在整个文学翻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意境的完善传达是衡量诗词、散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英汉诗词、散文的互译过程中,译者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制约。因此,充分了解原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并剖析其结构、语法、修辞等信息,能够有效帮助译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原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内心情感,从而产生等效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隐喻性意象在诗歌中十分丰富.本文从广义上的隐喻的多样性、模糊性等基本语义特征入手,在论述诗歌隐喻性意象在译文中的对等传达的同时,论证诗歌翻译中求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象征主义诗歌对德彪西思想及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象征主义诗歌是德彪西音乐题材和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其追求的艺术风格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风格是一致的,其音乐创作手法直接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相关。另一方面,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以旋律线条朦胧飘忽、和声色彩丰富、变幻莫测、节奏与力度变化细腻、织体处理精妙、配器独特等手法表现出象征主义诗歌所追求的扑朔迷离、充满诗意的境界,呈现出诗化音乐的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中包含文学性,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8.
吴超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3):111-116
朱彝尊贯通经史,治学广博,著作颇丰。晚年选刊《明诗综》一百卷,书中别附“诗话”,得嘉庆时人扶荔山房姚祖恩整理成24卷《静志居诗话》(简称《诗话》),单本行世。朱彝尊虽久仕清朝,但不忘故明,《诗话》内有表彰前明孑遗的“微言大义”。由《诗话》之编撰体例、撰述动机与著录内容更可窥晓朱彝尊的政治态度与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诗经》结构形式上重章叠句的特点对近体诗词的格律有明显的影响。重章叠句的主要功能是反复、强调。诗词格律中的用韵和平仄粘对也是循环反复的。《诗经》对近体诗词格律的影响体现了文学艺术形式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诗可以观"最早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提出来的诗论之一,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对于"诗可以观"所"观"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历代解释不一。结合孔子时代特定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诗可以观"更多指的是观风俗之盛衰、观他人之志或观一国之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