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市“煤改气”工程对环境治理卓有成效,天然气发电主要承担热电联产和调峰任务.采用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模型来衡量热电联产机组和调峰机组的经济性,并量化天然气发电的环境价值.结果表明,热电联产机组的平准化发电成本电价要高于北京市现行气电价格,调峰机组补贴不足以弥补调峰成本,气电环境效益较煤电要高出许多.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和发展需求,建议健全天然气市场体系,完善天然气发电价格机制,提高天然气发电调峰补贴等.  相似文献   

2.
以吉林省为例,从负荷预测、机组竞价信息、电网调度规则3方面模拟电力现货市场。其中,火电机组根据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模型测算的平准化电量成本进行报价,电网公司根据火电机组竞价曲线,以系统边际成本最小为准进行调度。通过设计供暖季有风有光、供暖季无风无光、非供暖季有风有光和非供暖季无风无光4种情景,比较不同情景下火电机组出力情况以及出清电价对煤电经济性的影响。最后,对煤电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以及中国电力现货市场规则的建立提供相关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集中式天然气发电面临着气价较高、设备投资成本高、气源不足等因素的困扰,而且执行的仍然是临时上网电价,没有体现气电“峰谷分时”电价、环境保护等外部成本,较煤电而言缺乏市场竞争力.本文采用平准化发电成本(ICOE)作为衡量集中式天然气发电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计算出合理的LCOE电价,并对气价、利用小时数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上海、北京、浙江等6个典型省市的气电上网电价对比,发现中国集中式天然气发电项目经济性较差,利润空间有待进一步发掘.针对当前市场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明确气电发展政策、完善上网电价机制、加快天然气发电核心技术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核电经济性分析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随着我国核电建设项目的增加,核电的经济性日益引起项目业主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核电的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和项目的经济指标,介绍了目前我国核电项目的经济性状况,提出了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核电经济性分析需要注意的平准化发电成本、项目计算期等4个问题,并就提高核电经济性的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发电侧作为研究方向,利用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模型测算2014—2017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600 MW燃煤发电机组的度电成本,并分析各项成本以及构成。参照中国电煤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比较各年燃煤标杆上网电价与燃煤发电成本,从价格管制和电力供求情况两方面来分析影响燃煤机组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当前实行的标杆上网电价机制进行评价,为我国上网电价机制改革和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11月8日,著名投资银行瑞德集团(Lazard)发布报告称,替代能源技术发电成本正在不断下降,在美国许多地区,新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已经远低于现有燃煤电厂的运营成本。据估算,美国陆上风力发电的平准化成本最低为29美元/兆瓦时,而煤炭发电的平均边际成本为36美元/兆瓦时——这一数字几乎与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的平准化成本相同。如果算上联邦政府的补贴,风力发电成本更是直降到了14美元/兆瓦时,太阳能发电成本则为最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逐渐将天然气培育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并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和安装在用户端的高效冷/热电联供系统,系统能够在消费地点(或附近)发电,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生产热和电,实现综合利用,具有能效损耗小、污染少、运行灵活、系统经济性好等特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就是以天然气为燃料,  相似文献   

8.
<正>储能技术可实现发用电时间解耦,打破电力实时供需平衡约束,使电能更趋同于一般商品,拓展电力交易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是能源物联网的重要支撑。在各类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安装灵活、地理条件约束小、成本下降速度快,在全球范围已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在澳大利亚,光伏储能平准化发电成本已开始能够与燃气调峰机组竞争;美国西南部光伏储能项目的可调度发电平准化成本在2022年达到50美元/兆瓦时,届时低于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成本;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也于2018年1月批准公共事业公司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PGE)建设567.5兆瓦/2.27吉瓦时储能,替代现有三个燃气调峰电  相似文献   

9.
王健  沈超  孙伟 《河北工业科技》2017,34(5):339-344
为充分了解风电接入电力系统后对发电成本及环境效益的影响,计算符合系统运行经济性的风电接入容量,建立了风电最佳接入容量优化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容量火电机组在不同功率下的煤耗特性变化,并通过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补偿调动火电机组调峰积极性;引入火电排污成本以充分体现风电接入后的环境效益,加入弃风惩罚费用来保障风电优先调度。采用粒子群算法并结合主动搜索技术(active explore bas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EPSO)对模型进行求解,有效解决了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以某地区实际电力系统为例,计算得出了在最经济运行模式下的风电接入容量,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风电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在满足系统内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如何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首先建立包括光伏、CCHP、储能电池、蓄冰槽在内的约束条件和出力模型,CCHP采用动态能效模型,建立了包括投资成本、维护成本、碳排放成本在内的经济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电能质量在内的能效模型,考虑了包括单位建筑面积等在内的建设约束条件,再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设备容量进行规划优化,最后以某园区为例,在分析其实际园区经济发展情况、区域特征、能源供应情况、资源禀赋及其负荷特性之后,对系统多能耦合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园区综合能源息系统进行规划,用TOPSIS方法进行排序得出最优方案。本研究提出的规划优化方法能有效配置设备容量,为用户节约成本,为电网降低压力,减少碳排放,提高用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