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钊 《国际融资》2020,(4):58-59
2018年底,荣盛包装向一国外买方出口一票价值三万余美元的货物,按照合同生产并出口后向银行及时交单,但却迟迟未收到开证行的付款。经过多轮沟通仍无果后,荣盛包装无奈之下向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申请索赔.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遭遇的各类风险案件大幅增加。尽管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最终表现为买方逾期拖欠货款、拒绝接受货物和买方破产等,但这其中相当比例的案件是由于出口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手段而造成的。请看下面四个案例。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遭遇的各类风险案件大幅增加。尽管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最终表现为买方逾期拖欠货款、拒绝接受货物和买方破产等,但这其中相当比例的案件是由于出口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手段而造成的。请看下面四个案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额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订单融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了使出口订单融资业务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风险进行关注和研究。由于出口订单融资主要基于信用,没有实质性抵押物、质押物,因此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如:虚假贸易背景风险、买方信用风险、卖方履约风险等,继而还可能造成货物流与资金流严重不匹配的外汇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5.
外国进口企业突然破产,中国公司因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得以全身而退。国内出口商K于2009年5月向德国买方Q出口价值120万美元的服装,约定支付条件为提单日后120天付款。货物出口后,K立即向买方提交了全套单据,等待买方付款。然而,2009年6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赵广宇 《中国外汇》2013,(11):58-61
外国进口企业突然破产,中国公司因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得以全身而退。国内出口商K于2009年5月向德国买方Q出口价值120万美元的服装,约定支付条件为提单日后120天付款。货物出口后,K立即向买方提交了全套单据,等待买方付款。然而,2009年6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张雪 《国际融资》2010,(3):56-57
如果中国企业的出口货物出现这样的情况:买方收货后,先以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为由要求延期付款,而后不久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时该怎么办?如果企业是中国信保的保户,那么,中国信保可以协助企业收回欠款……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保专家忠告:出口企业在与买方签署合作协议后,应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关注买方所在国经济状况,了解买家经营状态,做到实时跟踪,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9.
案件处理全过程 基本案情 安徽省出口企业A公司于2016年4月向西班牙买方B公司出运了一批天然蜂蜜,F O B成交,买方指定承运人运输.买方提取货物,应付款日到期后,买方拖欠货款不付出.A公司多次催讨无效后,向中国信保报案,并委托中国信保向买方B公司进行追讨.  相似文献   

10.
案件处理全过程 基本案情 河北省秦皇岛一家农产品小微出口企业A公司同巴基斯坦买方B公司进行交易,于2016年3月22日到3月31日出运三票货物(生姜),实际发票金额为U S D47,190.00,贸易双方约定支付方式为CAD.货物到港后买方未付款,A公司向中国信保通报可损. 追偿开展 中国信保向买方B公司追讨,B公司称A公司存在迟出运、寄单延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行丝绸出口配额有偿使用和部分地方(如重庆市、四川省)配额严重不足,产生了丝绸出口“怪胎”——“高报出口价格,低报出口数量”,即丝绸出口企业在目前配额有限和有偿双重压力下,利用商务部及海关等部门管理漏洞,使出口申报价格高于实际成交价格,出口货物申报数量低于实际货物出口数量,以达到节约配额、虚增出口、多享受出口退税等目的的一系列行为,客观上造成贸易数据和国际收支数据失真,可能导致误判宏观形势,误导决策和诱发部分企业变相骗取出口退税。这对国家宏观决策等产生较大影响,亟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毛勤晶 《国际融资》2008,97(11):40-42
在美国次贷危机浮出水面的时候,美国企业的破产案正有逐步上升趋势,如何利用买方的公开信息,解读买方的破产信号,并且做到及时的主动风险防范,成为中国出口企业的重要课题。且看中国信保专业人士分析  相似文献   

13.
据国际金融信用及商业协会(FCIB)、美国ABC公司、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的有关数据计算,中国企业在海外有1000多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这笔钱相当于今年春节给13亿中国人每人发一个500元的红包!2006年商务部研究院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年我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坏账率约为5%,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仅为0.4%左右。在这个大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在国际惯用的促进出口的措施中,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政策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允许,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4.
邹颖  张庆光 《新金融》2003,(2):39-40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凡是采用信用证(L/C)、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账(O/A)等商业付款条件的出口,均可投保出口信用险.电汇或自寄单据项下的出口亦可投保,视同赊账处理.该险承保的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出现买方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拒收货物并拒付货款、拖欠货款或是买方国家发生禁止汇兑、进口管制、战争、暴乱等等情况,公司均将理赔.  相似文献   

15.
刘莎 《国际融资》2011,(9):41-43
为更好地运用快速执行程序,中国出口商首先要争取事先获得可执行文件,以此增强对买方的威慑;其次在发生风险后要积极主张,尽全力保障自身权益随着中国和巴西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相似文献   

16.
问:出口货物出险后的保险理赔收入是否需进入待核查账户?答:出口企业获得的出口信用保险理赔收入和出口货物保险理赔收入,性质上均属于企业的出口货款,应进入企业待核查账户,并应填报贸易收款核查专用信息,同时  相似文献   

17.
“出口货物退(免)税”和“出口供货企业超税负结算退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退税方式。“出口货物退(免)税”或称“出口退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出口供货企业超税负结算退税”或称“出口供货结算退税”,是在出口货物使用增值税税收专用缴款书管理办法后,将出口货物的供货企业开具“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时预缴税金的多缴部分结算退还给供货企业的一种退税方式。它是国家为加强出口退税管理,防范骗取退税犯罪行为的发生而采取的一项税收措施。“出口退税”和“出口供货结算退税”至少在五个方面存在不同:1、货物销售方不同。“出口退税”的货物销售方为有出口经营权的出口企业;“结算退税”的货物销售方为生产企业或农产品收购单位;2、购货方不同。“出口退税”的购货方为外商;“结算退税”的购货方为出口企业。3、退还的税款性质不同。“出口退税”退还的是出口货物在国内各个环节形成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结算退税”退还的是供货企业多缴的税款。4、退税款的计算依据不同。“出口退税”是按出口货物离...  相似文献   

18.
羊子林 《国际融资》2002,(12):18-18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主要利用出口卖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同时,借鉴国际同类机构的通行做法,也为我国船舶出口提供了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向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是国际上通行的船舶融资方式.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贷款相比,买方信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为造船企业、船东和融资银行普遍接受.去年11月和今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向挪威索莫盖斯有限公司和温特盖斯有限公司分别提供出口买方信贷,用于支持其从我国进口4艘8900立方米液化石油汽船和两艘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汽船,反响很好,受到出口企业和国外船东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吴磊 《国际融资》2016,(8):52-54
中国信保专家以一个典型的出口企业遭遇的买方破产案件项下的“偏颇性清偿之诉”的案例,向广大出口企业介绍国外破产法律中有关“偏颇性清偿”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也对出口企业在面对买方破产风险或遭到“偏颇性清偿之诉”时的处理思路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八、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消费税免税申报时,不再报送《免税出口货物劳务明细表》及其电子数据。出口货物报关单、合法有效的进货凭证等留存企业备查的资料,应按出口日期装订成册。九、以下出口货物劳务应按照下列规定留存备查合法有效的进货凭证:(一)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从依法拍卖单位购买货物出口的,将与拍卖人签署的成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