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G20成为不断扩大的全球治理网络的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平台.中国是G20机制和全球能源气候治理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也是G20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的参与者.依托G20框架,中国建立各种层次的能源对话渠道,在峰会内外不断地沟通和磋商,并根据能源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不断调适彼此利益诉求和政策目标,为全球能源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2016年,中国主办G20峰会,领衔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为中国深入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引领国际能源发展方向、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提供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2.
为顺应能源转型趋势,弥合美国国内关键矿产劣势等,拜登政府通过多种路径推进清洁能源供应链安全政策,包括:加强制度框架建设;拓展关键矿产来源;加大清洁能源供应链发展资金投入;强化框架内清洁能源供应链盟友合作等。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供应链安全政策体现了美国利益优先的基本底色,呈现出强调风险规避、地缘竞争色彩浓厚、注重清洁能源供应链链条完整性、重视经济效果与市场工具四大特征。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供应链安全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回岸”,有利于提高美国能源系统独立性,同时这些政策将撕裂和重塑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推动国际关系阵营化发展,加剧主要大国在全球关键矿产、清洁能源技术上的竞争。中国应未雨绸缪,提升战略认知,加强清洁能源供应链技术研究,同时深化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全球参与,推进双边多边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与印度能源合作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合作是美国和印度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印能源合作发展加快.美印两国采取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举措,使油气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核能、电力、清洁能源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美印两国加快能源合作与其各自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双方加速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印度寻求能源多元化为双边能源合作带来了机遇;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印需要加强协调.美印能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中国应继续同美国和印度在政府层面加强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积极探讨和推动三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缘政治局势与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走势息息相关。俄乌冲突的爆发将国际能源价格及大宗商品价格推至历史高位,引发了社会对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的普遍担忧。通过分析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及商品市场的冲击,厘清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及能源低碳转型的影响。通过总结复杂地缘政治条件下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实现路径,为中国以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2年,受新冠病毒疫情、极端气候、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等因素叠加的影响,中国能源政策特点主要是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压舱石地位再次凸显,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合理安排节能减排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更加聚焦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关系能源领域的顶层政策出台明显增多。2023年,中国经济逐渐恢复,国内外能源形势依然复杂,国家政策仍将以加强能源供给安全保障作为第一要务;努力节能提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构建更高质量的能源国际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2017年3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关于促进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的总统行政命令》,大力扶持化石能源行业,取消对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持政策,贬低气候变化议题的重要性,这一切将对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美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行业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国际气候与能源合作造成一定的冲击.中国正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从中美关系全局和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角度看,特朗普气候与能源新政对中美平衡贸易关系,做大贸易规模,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透视能源外交——兼谈对中国能源外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国地位的上升和频繁的能源外交,使国际力量对比出现微妙变化,加速了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能源消费国的能源外交主要表现为以外交促进能源安全和对外能源合作,为能源企业海外开发铺路搭桥等.能源出口国能源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以外交拓展能源市场、巩固能源大国地位,推动能源乃至经济发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球能源相互依赖的加深,以缓解能源矛盾和解决能源争端、推动能源对话与合作为重点的双边特别是多边外交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外交的主流.对中国而言,为减少与一些国家在能源外交问题上的误解与摩擦,营造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宜在积极发展与相关国际机构及组织的多边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欧美在能源问题的双边战略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8.
开放合作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中国仍需以开放保安全。当前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格局重塑,增大中国油气进口风险;中美博弈加剧,威胁中国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能源治理缺位风险更趋明显;能源转型提速,国际能源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多。未来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建议:完善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政策制度,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营造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合作环境,增强全球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构建全面包容、公平普惠的国际能源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地区各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存在严峻的能源贫困问题,用能水平较低、用能结构较差、用能能力较弱,阻碍了该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东盟从地区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出了《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5)》,各国都提出了明确的国家发展目标,努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但由于东盟缺乏对成员国的引导和统筹,各成员国对能源安全威胁存在不同解读,各国能源发展战略差异化较大,再加上东盟“软机制”对成员国集体行动的约束力不高,可再生能源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中国是东南亚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东南亚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经验丰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国际能源组织与多边能源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能源形势的变化,以推动能源对话与合作、缓解能源矛盾和解决能源争端等为重点的多边能源外交日趋活跃,而国际能源组织成为多边能源外交的重要舞台。中国在积极参与多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诸多重要国际能源组织的合作关系。从总体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和规模扩展期,合作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但是深度有待加深,多边合作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参与国际能源组织框架下能源对话与合作方面,进展较为缓慢。与国际能源组织实质性的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性,更好地维护相关能源利益。加入国际能源组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挑战现行国际秩序或体制的担心。我国宜把能源宪章和国际能源机构作为深化与国际能源组织合作、融入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和国际能源秩序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了解,同时做好加入这些组织的政策、法律乃至人员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