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杨泰波长江经济带在创建市场经济体制新优势方面,应着重做好哪些工作,注意研究解决哪些问题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建设开发上,要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一...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对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在空间上形成了“东高西低”,以上海市、重庆市为“核心”的集聚状态;2010—2020年上、中、下游的耦合协调度重心呈现向南、向北、向西北迁移的趋势,不同流域的集聚性也有所不同;各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与异质性,其中外资依存度、技术创新、居民教育程度和水资源拥有量是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的主导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马大强,邹伟进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后,中央提出了以浦东为龙头,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这是我国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将对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湖北地处长江中游,长江横贯湖北1061公里...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建设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上海市计委研究所许泽成,阮青,夏晓燕,祁汉群长江经济带,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体,沟通我国东西和南北的经济联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循环系统载体的基础设施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重心理论、泰尔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的整体演化、地区差异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绝对差异增速放缓,相对差异逐年缩小,入境旅游更易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旅游经济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移动;西部内差异和东部内差异分别是造成现阶段长江经济带国内和入境旅游差异的主要原因;国内旅游呈现南部优于北部,东西部优于中部的局面,入境旅游则表现为东部主导地位无法撼动,中西部均出现阶梯式差距;经济基础、交通可达性和旅游资源禀赋是长江经济带国内旅游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交通可达性、接待设施水平和经济基础深刻影响着入境旅游。  相似文献   

6.
7.
8.
9.
开发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江流域开发区的建设现状长江流域的开发区建设迄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沿海地区先行试验阶段;浦东开发引发的全流域遍地开花阶段;清理整顿以后的有选择有重点建设阶段。长江流域开发区建设的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大约六年时间。在中央的指导安排下,诞生了上海闵行、虹桥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渐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稍后的上海漕河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这一批开发区的诞生与建设至少在四个方面获取了突破性的效果:①对外开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突破;②对内开放,打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明晰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效率的空间差异及驱动机理,协同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空间分类、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进行差异格局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驱动机理。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系统兼顾城镇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保育等重要功能,各子系统共同影响着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进程,国土空间效率由城镇空间效率、农业空间效率和生态空间效率构成,旨在强调以最小的要素投入析出最大的综合效益。(2)高效率区以上海、重庆、武汉、长沙等为核心,呈现由内向外密度递减的多核心圈层结构,低效率区呈基底状连绵分布在上游云南、贵州等地。空间关联特征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作用,各空间的关联主导类型存在差异且空间集聚效应显著,局部LISA形态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关联效应。(3)国土空间效率差异演进受外部社会经济和区域本底因子的双重影响,外部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财政支撑、工业化进程、土地城镇化进程能够显著推动效率提升,行政面积和地形地势等内部因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效率的变化。研究结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且集聚效应显著,未来发展要时刻把握社会经济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对国土空间效率的共同驱动作用,推动区域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八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而"五个统筹"更强调了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八大经济区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数据,分析了各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并预测了趋势;认为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出现了缩小的趋势,但由于相对差异缩小的趋势刚刚出现,所以将来一段时间内绝对差异会进一步扩大;建议抓住各区域均呈快速发展的时机,统筹区域间的发展,积极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领域,促进区域间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区域差异,利用灰色关联度进一步分析两者关联性。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下游大于中游大于上游;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结构子系统对水资源环境系统影响最大,水资源环境抗逆指数子系统对经济发展系统关联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念、方法和发展机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之间在地域边界、功能属性等五个方面存在紧密关联。基于此,论文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机制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理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及绩效考核、业绩评价体系对接,以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可续发展和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集约型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获得高效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在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中率先振兴的关键,更是区域凸显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科技创新在蓝黄统筹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技进步对发展蓝黄统筹新型经济、提高海陆开发和综合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蓝黄经济的统筹发展也能够产生强大的反哺效应,为科技创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科技创新与蓝黄区域融合发展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彼此制衡,其在高效互动状态下能够产生强大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沿江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安徽省沿江城市群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对沿江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定量计算,从总体上探讨了安徽省沿江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基本格局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皖江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保乾  刘畅 《水利经济》2020,38(5):17-23
在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投入导向型的超效率DEA-CCR模型,测算了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水资源福利绩效;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水资源福利绩效进行解构,测算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率,并采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处于有效状态,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推动水资源福利绩效提高的主要因素;地区间差异呈"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态势;产业结构、经济外向性、城市绿化、技术进步、政府环境规制效果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均有一定影响,但是各因素影响方向、影响力度与显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即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市场化、政府干预对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均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通过缓解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传统技术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保乾  严蕾 《水利经济》2022,40(1):6-12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足迹的面板数据,运用Tapio脱钩弹性系数模型研究水足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脱钩效应,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水足迹强度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水足迹总量在2016年出现拐点后逐年下降,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二者整体上呈现弱脱钩趋势。其中,长江下游省市基本实现强脱钩,中上游省市从弱相关性向强相关转变。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经济联系作用量分析,对江西省各级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联系进行研究;江西省区域空间结构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南昌市是其唯一的经济增长极;江西省内其他区域中心城市都与南昌市的经济联系最密切,但是其他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相互联系不强;提出大力推进南昌市和"昌九工业走廊"经济的发展,促使江西省区域空间结构逐步向工业化成熟阶段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