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劳动争议发生机制的分析和国际经验的比较,提出劳动争议的逆周期性假说,即劳动争议在经济繁荣时相对下降,在经济衰退时相对增加,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假说。回归结果表明,正向的 GDP 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劳动争议发生频率将下降2.3个百分点,且周期波动对集体劳动争议发生频率的影响远大于个体劳动争议,因此,应特别关注经济下行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完善劳资谈判制度,以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我国调整劳资关系的机制不完善,劳资矛盾已经在广泛的社会层面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2003年8月的一份资料中说,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出现许多问题。劳动争议案件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现在劳动争议案件增长速度比较快,同时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3.
劳资关系冲突是中国经济转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胜诉的比率体现着劳动者权利和权益得到保护的程度.随着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步市场化,政府对劳动争议的处理,逐步从单一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向双方利益调节的方向改变.文章计量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社保就业支出、公有部门就业比重等因素对劳动者胜诉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对劳动者胜诉的影响程度最大.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劳动者胜诉的几率越小,而劳资双方部分胜诉的几率有所提高,说明地方政府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相对不足.这种有偏向的裁决方式,将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社会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的劳动关系初步形成,劳动关系日趋市场化、复杂化。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其中主要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劳动关系出现矛盾冲突时,工会首先要发挥作用。而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促使政府转变职能,因此在劳动关系调解中,政府是框架制定者,争议调停者,以及谈判辅助者,而不是干预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等因此影响,劳动争议集中爆发,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及劳动争议案件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化解劳动争议、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利弊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对该制度不同实施阶段的作用机制分析,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入手,对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该制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都可以显著降低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但城市中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呈现U型关系,理论上这与该制度实施对低技能劳动群体的淘汰作用和对高技能劳动群体的溢出效应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指出大多数省市区应控制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并通过对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合理引导,实现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其行为直接关系到劳动争议的发生和解决,在减少和防止劳动纠纷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如何正确应对劳动争议问题,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任坛,2004)。劳动关系作为我国社会当中的一对新关系,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诉求的摩擦与碰撞使得劳资纠纷频频发生,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迅速上升,案情也日益复杂,处理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近年来,随着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区域、跨产业发展势头的推进,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向契约化、市场化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转变的趋势日趋明显,劳动争议案件逐渐增多。对此,必须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劳动关系双方的局部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劳动争议数量大幅度上升,在争议起因、争议类型和争议内容及标准等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现就当前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提出以下看法。现存劳动争议体制的弊端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劳动争议已进入“多发期”。在案件数量急增、案件内容复杂、处理难度加剧、侵犯劳动者的权益仍较普遍的形势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弊端日趋明显。1.适用范围偏窄…  相似文献   

11.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为深入考察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因此,为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公共教育支出预算,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相似文献   

12.
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区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当今,其又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区域.城镇密集区的等级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而决定城镇密集区等级的要素很多,但最  相似文献   

13.
经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演变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197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演变不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经济制度主要通过纠正资源错配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间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继续推进经济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以弥补"结构红利"的消解;各地区应视区情实施不同产业经济政策,东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中西部应加快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引擎,东北地区则要尽快找准契合地区经济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国经济转轨的时代背景,以2008-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地区腐败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并探究地区腐败与异常审计费用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地区腐败呈U型曲线关系,且这种U型关系具有明显的宏观环境异质性和企业特征异质性,即在十八大召开以前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以及国有企业和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环境不确定性在地区腐败影响异常审计费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腐败成为阻碍经济车轮前进的“绊脚石”,新时期大力打击腐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也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中国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整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在分析整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Most studies of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policy have been perform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However, national averages obscure the fact that some regions may be affected much more than others. We formulated a region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the Pennsylvania economy. The model incorporates special features relating to labor mobility, trade and energy substitution for this purpose. Our results indicate significant negative overall impacts on the Pennsylvania economy, primarily because it is a major producer and user of fossil fuels, especially coal, and because it is highly industrialized. Sensitivity analyses on key parameters and model assumptions indicate that our results are robust.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impact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EE) transition economies. Our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geography framework, which is able to predict not only the industry location after integration, but also to capture other 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 such as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which turn out to be highly significant in the CEE. Our empirical results complement previous findings that industry location is strongly related to economic integration. We also find that CEE integration of the Council on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CMEA) has distorted the industry location pattern predicted by the underlying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These distortions are higher in those regions that were more integrated in the CMEA. Our ex-ante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a convergence in regional specialisation after CEE integration with the EU.  相似文献   

18.
Multiplier models (economic base, input-output, Keynesian) implicitly assume that pre-impact and post-impact interindustry transaction patterns are, for all practical purposes, identical. However, in very small regional economies this assumption is invariably violated because the economy undergoes a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impact process. That is, the economy often clearly shifts away from one functional type (e.g., service-oriented) toward another functional type (e.g., manufacturing-oriented) d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Using marginal economic base analysis this paper outlines a model for predicting small-area impacts that captures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multiplier effect but other effects related to (i) employment-based structural shifts and (ii) nonemployment-based contextual shifts. Algebraic and numerical derivations are given for the expected employment shifts in a hypothetical impacted economy. All numerical results follow from an earlie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rizona Community Data Set (ACDS).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在企业及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自身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存在冲突,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如果得不到较为优质的解决,将引发较为严重的劳动争议事件,进而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余浩辉 《物流技术》2011,(15):32-35
合理利用土地,可促进区域物流供需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保障物流带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物流战略可持续发展。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引入假设条件,选取区域相关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区域物流需求;通过分析供需平衡理论,引入相关参数及建立方程,预测处于供需平衡时物流用地的实际需求量,对物流用地数据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