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理论分析 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等现代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表明,企业是由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职工、关联企业和顾客等企业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s)组成的共同组织,是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缔约的一组契约集合体(the nexus of a set of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s)(Jensen and Meckling,1976)。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等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一系列代理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经营者为了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或为了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以获得丰厚的酬金,会向股东、债权人等利益主体披露会计信息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这种机制是不充分的,因为在委托代理关系巾信息的不对称性、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以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本身固有缺陷等经济利益而故意歪曲客观事实,报告虚假的会计信息。投资者根据不可靠的信息所采取的投资决策行为就无法起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功效,甚至会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确保企业的财务决策效率和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企业财务主体应该由哪些利益相关者构成、企业财权如何安排及其实现的财务治理机制是什么等问题.企业财务主体应由出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构成;企业财权安排要平等地对待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产权权益;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是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公司及其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利用有限责任制度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使公司的债权人蒙受损失.为此,必须建立公司债权人利益保障制度来保护其利益.在公司设立阶段、公司存续期间、公司清算期间建立相应法律制度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是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整套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为,以及在企业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和用户等当中,由谁来控制企业,怎样控制企业,风险与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公司治理模式的本质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契约,企业所有权包括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从各国的实践来看,英、美等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又不同于德、日等国家的,且各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不是天然而成、一成不变的,现有各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历史长期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企业合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章提出应在未来的《企业合并法》中完善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并从企业合并对债权人的告知、债权人对企业合并的异议申诉、企业不履行债权人利益保护义务而合并的后果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论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次邦  邵琳 《经济论坛》2006,(10):130-131
一、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的提出及完善保护的必要性对于专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来说,债权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现代社会,公司负债经营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可以说公司负债经营已成为公司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对债权人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制度,使其在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利益风险降到最低,与债权人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公司才能够长久的获得其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可见,建立完善的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制度,债权关系的建立以及对于公司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学者认为,我国公司债权人…  相似文献   

8.
吴大新  毛昭蔚 《经济论坛》2004,(12):141-141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并且归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企业内部多元化的权利主体主张自身经济利益的方式主要是借助于财务来实现的,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于财权的行使必须建立在相关利益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结构具有高股本、高资本公积、低盈余公积与高负向未分配利润并存的失衡特征。合理设计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内在结构,既有利于协调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关系,又有利于提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历史亏损企业而言,历史亏损越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股本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好;资本公积(特别是股本溢价)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盈余公积占比较小,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聚焦历史亏损企业,首次从所有者权益结构视角探讨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旨在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困境和风险的高度传染性,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导致金融控股公司债权人利益存在保护不足的问题,探讨债权人利益易遭受损害的薄弱环节,提出构建全面的债权人利益保护体系的措施: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内部交易,设立风险隔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财务治理,而良好的财务治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重视和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债权人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对其利益的保护可以保障公司资金的持续供给,因此探讨债权人参与下的财务治理机制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在立法上规定了监督参与、管理参与以及资本参与等法律路径,中国法律对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路径有所涉及,但不够全面。债权人作为公司借入资本的出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正当的,债权人凭借这一特殊出资者身份,不仅可以通过监督的路径参与公司治理,还可以通过管理以及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兼顾了公司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张建 《经济论坛》2007,(6):91-92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债权人的利益无法保证等等现象都与企业财务治理的不规范有关,特别是与财务收益权的不合理配置有很大关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就要保证作为企业生产要素提供者的利益,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合法利益。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分析了影响财务收益权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本结构、信息分布、股利政策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或公司的资本结构,广义上指的是债权比例和股权结构,狭义上只包括了前者。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资本结构,都反映了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中的契约关系,即收益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股东享有剩余收入索取权和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控制权,债权人享有固定收入索取权和企业不能偿还债务时的破产权,从而形成了股权治理和债权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是指规范和处理公司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要避免公司治理失败,就应重视各种利益主体的平衡.这就必须考虑到激励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公司治理原则及安然公司治理失败案例的分析,认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激励及重视对各种控制权的激励。  相似文献   

16.
对建立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指联系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就是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前提,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安排的契约。财务制度安排要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的根本问题在于通过财权的合理安排,最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借以实现要素的高效使用和财务利益的公正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7.
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所谓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财务治理的主体,即谁参加财务治理。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财务治理,其主体应是代表企业利益的相关者,具体来说包含大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公司职工、中小股东(主要是公众投资者)、政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18.
股份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经营者和职工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资本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体系,具体包括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的责任和慈善行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公司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因此,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决条件。股东和经营者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应当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聘用经营者来替他们负责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替股东的利益服务。但是经营者有其自身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很可能会导致背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出现所谓的“经理控制”,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从而损害股东的利益。经营者让他们的股…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8)
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对陷入经营僵局的关联企业合并破产有利于降低破产成本,提高破产效率,保证债权清偿的公平性,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处理关联企业的破产问题中,关联交易的隐蔽性和多样性使其正当性难以认定,针对一般企业破产的制度不能满足关联企业破产的需要,并且在合并破产的处理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故此,应当以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为目标,完善破产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破产撤销权和无效行为制度,对由债权人申请的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的证明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更好地保护外部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