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解决"三农"问题,仅靠农业本身挖潜增收是有限的.我国农民增收的思路和对策的核心,就是要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让尽可能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即通过推进城镇化来增加农民收入,这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长期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甘肃省人口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总体呈现横向比较差距较大,空间分异明显,人口城镇化呈现层级流动,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质量较低等特征。目前,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匹配度低。对此,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城镇就业和增收机会为根本;以完善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增强城镇内涵式承载力为基础;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社会事业发展为保障;以深化配套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体系为保证;以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返乡创业为支撑,实现从土地城镇化、户籍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孙涛 《乡镇经济》2004,(6):9-10,46
城镇化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但就短期看,农村城镇化也会对农民、农业以及农村利益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快城镇对农村辐射作用的形成,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改善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取消户籍等一系列过时制度,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再就业战略安排;摆正“三农”为本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唐瑾 《乡镇经济》2002,(1):12-14
农村城镇化在许多方面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然而,当前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为此,作者认为要把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的现状,探讨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行"以土地换取城市社会保障"的政策;户籍制度的改革,对进城农民实行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迁移、登记制度;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浅谈劳务经济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就业。农业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求真务实,用非农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跳出“三农”抓“三农”,减少农民富农民。用非农化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还要找到突破口,找准着力点,目前,对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来说这个突破口和着力点就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投资少见效快,是这些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舒  陈梅芬 《山东经济》2005,21(1):126-128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创造就业的能力弱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因此不能再简单沿袭过去的方法,必须探索新的途径和新的办法。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持续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农民角色的变化并没有辅之以农民自身相关能力的提升与外部配套制度的建立,从而造成了农民的弱势地位。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改变农民在市场中弱势地位,增强农民的经营能力和就业能力,保证农民在农村和城市两个战场上的收入持续增加,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长子中 《北方经济》2010,(11):13-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相似文献   

10.
梅强  强健 《乡镇经济》2005,(5):14-18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镇江“两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视程度,从政策、体制入手进行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积极性,改革农村分配关系,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增加对低收入层的扶持力度,深化税费改革,建立农村保障体系。以系统的办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要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加大“家电下乡”扶贫力度,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制定合理的收费制度,规范农村社会管理;加快完善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城镇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加快农村乡镇商品流通市场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2.
邓维青 《中国经贸》2013,(14):120-120
城镇属于城市之尾和乡村之首,它拥有城市与农村两种特征,城镇经济属于城市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同时它也是农村经济中的核心环节,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开发、加快城乡收入差距、推动乡村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让城镇经济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詹静 《北方经济》2006,(4):64-6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核心在增收。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品、效益问题,也有生产、市场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农民就业不充分。本文认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非农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这是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后,冲破体制约束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又一次创新,是农民主动积极参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农业效益低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量减少农村人口,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民市民化取得很大成效,但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看,我国城镇化进程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固然有城乡分隔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进城后面临的就业歧视等方面的原因,但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城市的适应能力不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经济》2004,(3):F002-F002,1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也在农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地方财力、提升我市经济总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尹萍 《辽宁经济》2004,(5):112-112
近几年农民进城的规模越来越大,1998年农村劳动力在建制镇以上城镇就业的人数为5428万人,1999年上升为6683万人,2000年猛增到9948万人。2000年,全国外出农村劳动力比上年增长4.9个百分点,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20.9%。从另一方面看,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部分,外出劳务收入已经占到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货币收入的1/3。流入城镇就业是农民寻求收入增长的主要门路。  相似文献   

18.
本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探讨了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提出应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来克服农业收入下降,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克服非农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民市民化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农民市民化不仅是职业身份的(非农化)转变和居住空间的(城市化)转移,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的(市民化)转变过程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构化)重构过程。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将对我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产生积极影响和重大作用。目前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尚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户籍、土地产权等制度环境、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就业政策的歧视、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收入预期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因素,都严重影响阻碍着城郊农民市民化进程。因此,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应加快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为重点,扩大征地农民的充分就业;应加快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农民养老方式的社会化和市民化;应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创新,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快撤村建居和社区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和统一协调处理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变迂和农民角色转型;应改革传统的城乡二元治理体制,不断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环境,加快城市化发展,以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市民化。杭州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郊农民市民化制度的改革创新,率先形成杭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3):B001-B003
2003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确创造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但也必须看到,一些长期困扰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市场开拓乏力、城镇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都比较大等。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