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初在黑龙江北安县及嫩江流域,当地猎人养赤狐以来,我国的养狐业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了。20世纪50年代前,由于社会的变迁和经济技术落后,养狐业始终未能发展起来,真正的发展是从1956年起步,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当时形成国营、集体和个体一起上的局面,1996年底达到高潮,全国存栏种狐约100多万头。  相似文献   

2.
舒万 《农家之友》2009,(10):57-58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在化学灌浆的基础上首创的,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80年代在水利工程中获得推广应用,90年代国际承包商在二滩工程和小浪底工程完成的高喷防渗幕墙,设备精良、技术先进、工期短、质量好,带动了我国高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是相对外部审计而言的,是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审计机构及部门,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依照审计特有的专业技术程序及方法,保持相对独立地对组织财务活动、经营效益和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的一种审计活动。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它予20世纪80年代产生,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较快的发展。英国的现代内部审计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1948年在伦敦成立了内部审计师协会,该协会的设立促进了英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在我国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环保意识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国际社会两大趋势下,才引入有关循环经济的思想,起步较晚。此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我国旅游农业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如今已有长足发展。观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农家乐型”(即20世纪80年代城里人到田园风光优美的农村参观游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第二阶段的“农业娱乐型”(20世纪90年代城里人到各类农业观光园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餐学习园艺),目前正朝第三阶段的“乡村度假型”发展,即将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粮食储藏,在中国已有7000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20世纪,才发生质的飞跃,即赋予了科学的意义,有了新的发展。在20世纪这100年中,中国粮食储藏科技进步的轨迹是什么?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及对上海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旅游在欧洲被称为“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最早起源于德国的山区和法国的沿海地区。而欧洲有组织的农业旅游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例如,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负责介绍农业旅游。欧洲的农场旅馆或称民宿农庄则起源于二战后。目前欧洲的农业旅游,已经历了19世纪30年代的萌芽期、20世纪中期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后步入发展的成熟期,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的油茶在20世纪60—70年代曾大规模种植并发展到18万亩,直到90年代,由于各种经济林迅速发展,斯油茶效益相对较低,加上疏于管理,油茶的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不断下滑,到2005年,杭州市油茶保存面积缩减到16万亩。  相似文献   

9.
195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曼谷召开了一个关于农作物与家畜保险的专业会议,会议强调了农业保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希望发展中国家积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此后,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开始试验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0.
ITS是21世纪地面交通运输科技、运营和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交通运输的一场革命。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欧、北美和日本竞相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制定并实施了开发计划。我国早在70年代就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但遗憾的是直到90年代才引入智能交通的  相似文献   

11.
益阳市赫山区是环洞庭湖区重要的产粮县,20世纪70年代被国家列为首批1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6.7万~8万公顷,年粮食产量保持在40万吨以上,商品率近40%。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不仅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大“三农”问题,而且维系到国有粮食企业能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有效资产,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目前,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日本等。美国是农业信息技术的领头羊,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紧随其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现状,影响及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网络技术在证券市场的推广和普及,网上证券交易开始在国际上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凭借这种交易方式,投资者可以获取证券的即时报价和最新行情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向券商委托下单,进行实时交易。现在美国网上券商已超过100家,大约7百万投资者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占个人投资者全部交易量的四分之一。在日本,1999年网上证券交易额比1998年增长了近20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券商开始积极开拓网上交易市场。我国网上证券市场的现状  我国的网上证券交易始于1997年,是年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率先推出了多媒体公…  相似文献   

14.
简论国际粮食科技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粮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0世纪世界农业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19世纪开始的农业科技革命。但是,农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球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FAO最近发表声明指出,由于人口过快增长,给土地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约36亿hm2土地正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生态与环境的灾难,正抵消着科技进步给农业带来的正面影响,而且严重地制约着未来世界粮食的发展。如世界粮食增长趋缓,20世纪60年代世界的年均谷物增长率为3%,90年代2%左右,预计2010年将降到1.8%,粮食和食物供不应求势成定局。因此,农业包括粮食科技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粮食和食物短缺问题的时代理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开展人工养鳖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杭州市率先攻克人工快速养鳖的整套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养殖,使养鳖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以杭州为例,到2002年生产商品甲鱼达到1.58万吨,产值6.85亿元,分别占全国产量、产值的13.5%、13.7%,占浙江省的50%,成为全国的甲鱼大都市。  相似文献   

16.
郭景芳  贺强 《致富之友》1996,(12):11-11
狐的养殖技术(一)郭景芳,贺强编者按:狐是世界上较为珍贵的毛皮动物,经济价值很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皮毛外衣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农村,农民养狐热情很高,养狐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使广大在民掌握狐的养殖技术,我们与呼和浩特市蒙龙银狐养殖...  相似文献   

17.
鲁西黄牛     
《致富之友》2005,(5):49-49
鲁西黄牛是我国中原地区四大牛种之一,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地区的梁山、嘉祥、汶上、荷泽等县、市,背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但以黄色为最多,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鲁西黄牛。20世纪80年代初,鲁西黄牛有40万头,如今已经发展到100余万头。  相似文献   

18.
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20世纪20—50年代管理会计诞生,并发展为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之。管理会计以成本习性分析、传统成本计算(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计算、预测分析(含销售、成本、利润、资金预测)、决策分析(含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等为基本内容,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仍无重大发展。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贯彻“走出去”战略作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就提出要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上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发展海外经济有过两次较大的动作。首先是开拓东南亚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其次是开拓南非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全面推动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其中,20世纪70至90年代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大农村公共投资等为重点;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以"富丽农村"为目标,着力建设农村新生活圈,塑造农村新风貌;2008年以来,以"农村再生"为主导,强化城乡互动,促进永续发展,维护农村生态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