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监管框架的演变趋势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全球金融监管的演变趋势和主要特征体现在:金融监管更为强调激励相容;金融监管更为强调鼓励金融创新;注重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权衡、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监管的问责考核;从分业监管、机构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功能监管;金融监管框架日益趋于全球化。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为商业银行、特别是新兴商业银行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创新不足、监管过度.本文首先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总结了激励相客理论的主要思想,并着重分析了银行监管领域中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问题置于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内,从监管者激励约束、资本监管、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存款保险等五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系统分析了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的激励相容问题,这对于中国银行业在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业创新与监管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银行业创新与监管的激励相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不足,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监管仍将是现实情况下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存的问题,建立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从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左连村  刘婧 《经济前沿》2013,4(5):79-90
加拿大是国际上公认的金融业相对稳健的国家,这得益于加拿大传统的稳健经营风格及其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研究加拿大金融监管制度及其特点,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加拿大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加拿大两级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和以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框架,概括了加拿大金融监管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实践推动性、独立监管与协调监管的一体性、抗风险性、功能监管和弹性监管、金融监管法制化以及独特的金融监管理念。借鉴加拿大的经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包括:监管模式应由分业的机构监管向混业的功能监管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机制和操作规范,提高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性,加强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监管。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不足,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世界各国强有力的干预刺激下,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新形势下加强银行监管势在必行。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监管仍将是现实情况下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存的问题,建立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从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管的国内国际协调、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委托—代理模型进一步引申出来的激励相容理论出发,通过对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控股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探讨实现双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和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现状,并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和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现状,从激励相容的角度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的构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实质在于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而金融监管制度环境在保障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方法和监管内容方面给予变革和创新.在监管目标中,应当纳入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提高金融机构提高金融供给能力,我国应当实施激励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监管的方法.金融监管还需要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上给予创新,同时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支持和金融技术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商业银行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关于增加流动性和风险转移的金融功能需求,促使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资产证券化所提供的金融创新流程,致使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产生变革,并使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发展态势虽然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平台,但由于监管的缺陷,商业银行主导的资产证券化创新也造成了金融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监管变革的取向。对我国而言,必须对商业银行关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及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强化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信息披露,并逐渐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饱受质疑。由于传统的委托代理机制的存在,商业银行高管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违规行为屡见不鲜,凸显了当前公司治理框架下的监管和高管激励契约设计上的漏洞。因此,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契约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管和治理,对于商业银行实现盈利性目标和风险控制双重目标至关重要,也成为我国政府推进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伴随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面临挑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供求理论,剖析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对金融监管边界的突破,分析金融创新和国际监管标准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边界有效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金融监管制度要顺势而为促其健康发展;通过调整金融监管制度变量,确保金融监管边界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有效覆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监管的运行效率;金融监管制度的安排和创新,要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伦敦、纽约的金融监管环境,分析了自律监管、监管协调、监管和金融创新关系等问题,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为完善我国金融中心的监管体制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相应的金融功能需求是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背景,并且资产证券化提供的创新流程也使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产生变革,并使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虽然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导致金融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监管变革的重要取向.对我国而言,应以“包容性”的态度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创新,并对商业银行的相关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逐渐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以理性推动商业银行变革或转型.  相似文献   

13.
王清伟 《生产力研究》2006,(5):51-52,100
对于近期备受瞩目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问题,文章首先从金融功能的视角分析认为商业银行与投资基金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是商业银行介入基金管理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基于这样的前提,笔者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基金业的影响和对金融监管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积极作用和可能带来的冲击。最后从商业银行的选择、基金业的应对和监管措施的改进等方面探讨了相关制度安排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金融产品创新在带来利润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必须设计相应的监管机制以防范控制金融风险。本文在金融深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扩散机制,创新提出了监管深化的概念和初步理论框架。同时针对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制改革,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深化实践,初步创新探索提出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监管机制以推动我国金融监管深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监管缺失密切相关,过度信奉自由化是金融监管失灵的深层根源,监管重叠和真空是金融监管失灵的直接根源,监管力量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是金融监管失灵的外在根源。当前,美国正不断强化金融监管,我国应吸收此次金融危机中的监管教训,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促进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平衡与和谐统一;加强监管的合作与衔接,改进监管方法与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监管合作,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金融服务行业基本上延续两条创新发展路径:金融需求与科技深化,且历经了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阶段。当前,金融科技深度嵌入金融服务行业,并通过市场与政府资源配置形成了“双重法则”,即金融科技通过市场化创新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同样给我国统一大市场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挑战,亟待通过政府配置实施金融监管,因为金融科技“混业性”与金融监管“分业性”存在发展冲突,金融科技“去中心化”与金融监管“趋中心化”存有逻辑分野,金融科技“风险复杂化”与金融监管“目标分散化”具有现实矛盾。因此,通过重点比较中外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与监管体系的异同,重构我国统一金融科技大市场的监管体系:变革金融监管理念,对金融科技实施统一监管;创新金融监管工具,稳步推进“监管沙盒”建设;调整金融监管目标,防范金融风险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7.
金融脱媒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脱媒的本身是金融创新的体现,具有不同于传统金融脱媒的特点。互联网金融脱媒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包括监管制度缺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和利率价格形成机制受到冲击、虚拟信用平台具有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问题在内的诸多挑战。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依法规范虚拟信用平台运作以及依法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等措施,通过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构建,最终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使福利全社会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监管的约束,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充分暴露了金融监管的缺陷。当金融风险聚集时,监管机构受监管边界的制约,无法事前或事中及时处置风险,从而错过干预的最佳时机,往往要待金融危机爆发后再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去收拾残局。但直接拓展金融监管的边界,则受到企业自主经营边界的限制,并与现有法律规范相抵触。建立和完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可在不违反现有法律规范前提下,拓展金融监管的边界。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无疑,一个独立、高效、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预防和化解风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本文首先对国际上通行的几种监管体制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指出了在现行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弊端,最后提出了要对现行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创新,以适应金融改革的重要,并且设计了新体制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20.
创新运用金融监管深化理论分析框架对欧盟、巴塞尔Ⅲ及G20的金融监管改革前沿进行了分析,创新提出了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国际监管深化发展趋势,并探索了国际监管深化的实践启示,对中国及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