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8-2009年国际贸易的急剧衰退究竟是金融危机的结果,还是贸易体系在危机前就已积累的内在失衡?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隐藏于贸易体系中的金融危机预警信号.文章利用贸易网络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贸易网络演化对金融危机的早期预警作用,以及这一预警作用产生的根源,从而揭示了贸易网络演化与金融危机之间的深层关系.研究发现:(1)某些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确实是金融危机的早期信号,而且这种变化也是影响危机的重要因素.(2)贸易网络演化对金融危机的预警作用与贸易收益不平衡有关,而失衡风险的不断累积最终会导向金融危机.(3)金融危机周期与重要贸易体之间的收益失衡程度存在对应关系,并且金融危机对具有劣势收益的贸易体更易造成冲击.上述结论说明,分析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可以成为金融危机预警的新工具,且其变化所反映的贸易失衡也为预判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以及优化贸易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欧盟与东盟及台湾地区三者相互之间均是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东盟与欧盟非常积极地推动双方的贸易合作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双方、加深贸易关系的动因,东盟与欧盟及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竞争程度,进而研究其对台湾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史珏  殷国伟 《当代经济》2007,(21):94-95
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增长相当的迅速,如今双方可以说已经是彼此不可缺少的重要贸易伙伴.虽然双方在贸易活动中还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双方的贸易争端问题,但是只要中印双方共同努力,两国的贸易关系,乃至两国的整体关系也会有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尤其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快步伐,这对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我国企业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韩国和欧盟在2009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双方预计将于今年正式实施该协议。该协议对提升欧盟与韩国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有极为深刻和积极的意义。在分析韩欧的贸易协议内容和双方贸易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预测了韩欧的贸易潜力,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韩欧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估算了韩欧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欧盟对韩国出口贸易额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实现贸易创造95.641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双边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首先列举了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然后通过比较双方认识的异同,对双边贸易失衡问题进行了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又从贸易失衡对双方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中欧应该理性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积极做出互惠互利的让步。同时,双方还应该从战略伙伴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因为急于求成而激化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毒害双边贸易的良好氛围,努力将这一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于2014年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一直以来,各界对其一直持有积极的态度,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10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银行危机爆发、利率市场化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大数据表明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对银行危机发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一定能有效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而利率市场化本身,及利率市场化与存款保险制度共同作用,对银行危机发生概率所产生的正效应,是相对更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冯其云 《财经科学》2013,(5):115-124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中国2001-2010年贸易开放、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可见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正影响,技术进步则表现为负影响。除此之外,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效应的因素还有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本;而外商投资、资本产出比及银行部门扩张对其有负影响。从空间溢出效应看,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和银行部门扩张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益,其他变量的空间溢出效益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全球银行业在经营环境、监管制度和发展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影响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变化,也对危机后在华韩资银行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以往一些学者主要研究韩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市场战略,还有一些学者主要研究韩资银行的本土化战略,但对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韩资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笔者利用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的2000年~2008年双边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吸引外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FDI存量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FDI流量的促进作用,投资对于服务的进口引致效应大于对服务的出口创造效应。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货物贸易是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因素,东道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其服务出口成正比,相对距离则构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逆周期的贸易政策盛行。为了探究逆周期贸易政策对双方福利分配的影响,本文在巴格维尔和斯泰格解释发达经济体之间逆周期贸易政策最优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2×2×2模型,假定两国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首次在理论上证明了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之间的逆周期贸易政策取向和福利分配,并依据经验数据证实了自由贸易政策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是帕累托改进,但中国的福利增进水平低于美国的福利增进水平;而在逆周期贸易政策下,美国和中国通过贸易获得的福利增进水平之差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G&L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近20年来的大量贸易资料进行分析,证实了它们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与东盟的地缘优势和日渐频繁的贸易往来、双方日益提高的人均GDP是中国与东盟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有利因素;而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和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却制约了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自1991年开始正式对话,到2002年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双方的贸易额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基于1991年至2011年的贸易额数据,分析双方贸易额变化情况,评价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方产生的贸易扩大效应,并对双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服务贸易为国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金融业在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决定了金融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本文选取1997年至2014年的时间序列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然而经济增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三地上市银行和房地产公司股票之间的收益关系,发现三个市场的银行股票收益都显著地受到房地产股票波动的影响,并且利用三地数据的结构性差异点,确定了次贷危机发生作用的时点.对比次贷危机前后的三个市场银行股和房地产股票收益的关系后发现,代表银行股收益对房地产股波动敏感性的回归系数在次贷危机后均有所增大,显示美国和中国的银行业所面临的房地产风险已经由非系统性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其风险敞口在加大.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增速放缓、贸易下滑紧缩,更为重要的是,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兴盛等问题.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更是对中国政治智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田野 《经济经纬》2013,(1):45-50
笔者基于贸易自由化的环境规模效应,以污染密集型产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CAFTA建立对于中国和东盟之间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效应,来进一步考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CAFTA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区域内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具有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对非成员与CAFTA成员间的贸易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和东盟双方带来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8.
郑颖  齐欣 《当代财经》2021,(11):112-124
面对劳动力成本冲击,出口价格调整的幅度反映了长期贸易关系中双方对风险的承担、分担与转化程度.专用性资产既是连接贸易双方利益的纽带,又是平衡风险的杠杆.利用重复博弈的价格调整模型,采用2000-2015年上市公司出口微观层面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动对剔除质量因素的出口价格的影响,并对出口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的调节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长期贸易关系中,劳动力成本变动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同方向调整,但调整的幅度小于成本的变动,这表明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是由双方共同承担的.专用性资产对出口价格变动幅度有正向调节效应.通过分样本研究发现,如果出口产品的契约依赖度相对较高、目的 国法治体系相对健全和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当劳动力成本发生变动时,出口价格调整幅度更大,专用性资产的调节效应更显著.因此,发展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科学运用并发挥专用性资产的优势,是企业转化成本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欧盟与我国双边贸易总量已经达到4797.2亿美元,欧盟不仅继续占据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因而双方能够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具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对比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不平衡,进行质与量的分析,以此达到认识本质,理清贸易关系,揭示内在规律,从而合理的提出一些建议性对策,以促进双方良好的贸易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试图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特别是以FTA的形式开展经贸合作.美韩在双方贸易量下降的背景下,为加强双方的经贸关系于2007年签署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12年3月生效.中国作为美韩两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该协议的生效势必会影响中国与美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削弱中国的经贸地位.本文运用相关指数分析了中、美、韩三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情况,研究表明美韩FTA会通过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威胁中国的直接贸易利益.在此基础上,还会对中国吸收直接投资和在东亚所处的环境产生消极影响,进而造成中国间接贸易利益的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