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的成因与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利行为日渐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取收入的重要方式。但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营利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太弱,运转资金不足,可能有生存危险;太强,易偏离非营利目标,改变组织性质。因此,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营利行为,有利于增强其财务独立性,更好地为社会公益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是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的通称,它从事社会公益性或互益互助性生产与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除组织目标外,不给予分配,且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在我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基金会、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等组织都可纳入广义的非营利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3.
民间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但其会计信息失真也日益严重。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提出治理措施,有利于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行为,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也随之迅速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理论入手,指出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任卫贤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6(1):16-18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十分重要。根据我国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捐赠确认为收入,并分为无条件的捐赠和附条件的捐赠,无条件捐赠在捐赠收到时确认收入;附条件的捐赠,应当在取得捐赠资产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同时应根据资产形态按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确定入账价值,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 相似文献
6.
范芳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5,20(4):111-112
我国第一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该制度的精神后,拟就该制度的一些主要变化谈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创新性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非营利组织也日益壮大,然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日益严重,不仅减弱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也扰乱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秩序。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原因,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它在弥补政府、市场失灵方面,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从纵向和其他国家比较来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构成了萌芽时期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巨大阻力。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国情提出我国转型期非营利组织完善的动力机制,从而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浅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是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创新与突破,但《制度》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局限,应细化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规定,明确固定资产的标准与折旧方法,加强公允价值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0.
11.
刘芳婧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4):42-42
目前,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在我国还没有定论,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范围,观点并不完全相同。笔者参照国际惯例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广义的非营利组织,其涵盖的范围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权威国际组织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基本一致,即凡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均应属于非营利组织:(1)资财供应者提供的各种资源既不指望返还,也不期望取得经济利益上的回报;(2)对外提供服务或商品不以营利或获取某种营利等价物作为目的;(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卖或一旦清算可以分享一份剩余资财的明确的所有者利益。狭义的非营利组织一般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本文,笔者研究的对象仅限定为狭义的非营利组织即民间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探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和确认,其次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概括,最后简单谈一下在核算时如何设置账户。 相似文献
13.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在中国实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但是该制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以浙江省为例,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营利组织以其所提供的特有服务满足公众或特定社会集群的多样化需求,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这些组织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他们的社会行为仍然要耗费稀缺资源,仍然应讲求成本收益(尽管这种收益可能难以用现行货币价值标准计量),因而有必要寻求针对非营利组织的高效的治理结构。许多国家的学者建议对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应借鉴营利组织治理的经验,但大量的事实证明,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并不能简单地套用企业的治理模式,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董事会机构和法人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组织。当代我国非营利组织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和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一样,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则有赖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赖于非营利组织诚信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的协调失灵及其管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交易协调问题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理论出发,讨论了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交易特征多样化,存在着市场失灵、互惠失灵和公共失灵的情况。基于非营利组织明确产权分离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一种整合不同协调机制的特殊管制机制以消除或减弱协调失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非营利组织特殊管制机制的能力和效率,是以组织的民主机能为前提条件的。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当为其提供法律与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非营利组织的问责交待机制,引导更多志愿者参与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信息透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和培育非营利组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组织保证,但目前在信息不透明的运作环境中,一些非营利组织运营不规范、操作混乱,直至发生严重的败德行为,常此以往,势必影响非营利组织的长远发展。文章研究了非营利组织透明度的评价标准及其执行情况的评价问题,设计了一个提升非营利组织透明度、改善非营利组织公众信任的机制。并明确非营利组织透明度相关法律责任,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技术化的制度支持,以期实现非营利组织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营利组织负责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以行业协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以我国行业协会为实证对象,从道德风险问题、多重博弈关系、显隐性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负责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认为,现阶段要充分发挥声誉等隐性激励机制对协会负责人的约束作用,要加快制定《行业协会管理法》,注重管理权限激励、社会地位激励与声誉激励相结合,培育行业协会负责人职业声誉机制,建立行业协会负责人的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治理缺失问题已经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文章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内部治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探究非营利组织目前所处的困境,发现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