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来,中国西电上市,在开盘7分钟后就跌破了每股7.6元的发行价,创出了多年来沪深股市新股上市后的最快“破发”记录。虽然其后有所反弹,但是总体上维持了一种弱势运行的格局。另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破发”的新股基本上都是大盘股,中小市值的品种很少“破发”。但是,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以往,新近上市的创业板股票新辉车模等也都“破发”了。可以说,新股“破发”已经成为时下市场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2.
在新股“破发”比例如此之高的2011年,投资者究竟该如何应对新股破发潮?如何最大限度地回避系统性市场风险?又该怎样从破发股中挖掘大牛股呢? 1月股市盘点  相似文献   

3.
吴刚 《金融博览》2012,(12):28-30
“打新股”曾是中国老百姓所熟悉的投资方式之一,而“新股不败”也是股民谈论最多的“神话”。 然而,随着2010年和2011年新股“破发潮”的出现,“新股不败神话”成为了历史。据统计,按上市首日最低价低于发行价计算,2010年上市新股的破发率为9.22%,2011年则高达29.89%.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发行价只有2.75元的中国国航成为首只上市就跌破发行价的大盘权重股,也就是从那时起股市进入了"牛市"的上升通道。时隔两年随着大盘迭创新低,A股市场又出现了"破发"的大盘权重股,不仅仅是一只,而是一个“破发”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价在“破千”的关键关头,突然转头向下,直奔今年新低。国内金价随之低迷,国内黄金“明星股”也在金价退潮中尴尬“破发”……黄金牛市是否就此终结?大跌之后黄金投资机会何在?  相似文献   

6.
胡赞赞 《中国外资》2011,(10):170-170
本文以近期证券市场出现的新股上市接连跌破发行价("破发")的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新股破发现象的相关原因,并针对破发现象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近期证券市场出现的新股上市接连跌破发行价("破发")的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新股破发现象的相关原因,并针对破发现象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丁度 《金融纵横》2011,(9):33-36
2010年以来,我国新股上市首日遭遇破发的情况频繁发生,舆论界对新股破发是否是常态持有相反的意见。本文以2010年至今的83只破发股票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本文认为,破发是市场自发的、对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进行调整和消化的一种行为。从这个角度而言,破发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且能够说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14日,上市还未"满月"的招商证券(600999)盘中最低报收30.65元,跌破其31元的发行价,成为2009年A股市场重启IPO以来的首只"破发"新股.自此以后,IPO破发逐渐成为常态,目前已有多只新股前赴后继加入破发阵营,从大盘股、中小板新股到创业板新股,A股市场各个板块全面破发.从上市后不足一个月、到不足一周再到上市首日即宣告破发,破发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宣告了"新股不败"神话的彻底终结.  相似文献   

10.
王晓璐 《财经》2011,(11):46-48
4月28日,中国最大的汽车销售服务商庞大集团(601258.SH)首发上市,当日暴跌23.16%,刷新A股市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纪录. 庞大集团破发仅是今年以来新股破发的一个缩影,因其破发的幅度巨大引起关注.4月,共有24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其中16只在挂牌首日破发.截至4月29日收盘,当月上市新股仍有17只股价低于发行...  相似文献   

11.
“去年打不上新股的人都去打新债了,但今年肯定没人敢打新债了。”一位投资人说。有媒体评论说,“新股不败”的神话还在A股延续,但“新债不败”却早已成为过去时。确实如此,近期可转债上市即破发,投资者纷纷放弃申购,只剩承销商因包销投资者弃购额度。被迫成为“接盘侠”。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的通知就股份减持作出新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9月26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破发、破净、二级市场减持范围、分红不达标等减持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新股破发 成熟标志还是见底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并不是大盘见底的信号,更不是什么市场成熟的标志,这只不过是中国证券市场前进中的一次阵痛。大盘能否见底,取决于管理层对破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秦岐 《中国金融家》2012,(2):112-113
从曾经的“新股不败”,到上市首日屡屡“破发”,再到如今的“门庭冷落”,大多数投资者对新股都表示经历了一个爱到怕,又爱又怕的过程。直接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股发行制度不够完善。发行价格“三高”、询价过程不透明等上市存在的种种弊端引发了新股上市后不济的走势,影响了本来就较脆弱的市场,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也随之流逝。  相似文献   

15.
以在港上市中资股2013—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基于典型事件分析中资股在境外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破发、市场状况及投资者态度等因素对中资股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恒生指数,港市中资股IPO上市后两年内的整体市场表现处于劣势;IPO破发不利于后期市场的表现,破发股的整体市场表现差于非破发股;投资者行为是市场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投资者意见分歧会对中资股的市场表现产生正向影响;新股上市前的市场环境越好,中资股IPO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会越好。  相似文献   

16.
孙柏 《金融博览》2011,(4):36-37
新股破发潮,可视做上市企业非理性融资冲动之后尝到的一枚苦果,也是监管层监管政策不够到位的不良反应,更是为凭着感性认知追逐利润的投资者上了一堂理财课。 破发,倒逼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7.
新股破发是目前中国股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基于2004年至2010年上市的A股IPO,研究合资承销商对新股破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合资承销商所承销的新股破发率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合资承销商的低破发率主要归功于更加有效且符合市场预期的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能力,其表现为合资承销商发行的股票的短期市场价格相对发行价的偏离程度显著低于本土承销商发行的股票。另外,我们还发现合资承销商采取了一定的托市行为,该行为也减小了短期内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概率。本文的发现从新股发行的角度提供了开放金融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影响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回顾新股发行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指出新股破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行价过高、发行速度过快以及货币政策紧缩,并分析了新股频频破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然后对影响新股定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郭旻蕙 《金融与经济》2012,(1):67-69,17
本文以2011年1月4日至2011年6月29日发行的163只新股为样本,筛选出59只首日破发股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新股破发程度的主要因素。同时,本文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给出新股投资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期以来,股市极度低迷,市场持续走弱,人气不旺。市场成交量不断萎缩,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非常普遍。从打新必赚到打新就赔自2011年1月7日今年第一只新股上市以来,截至6月16日,A股市场发行的新股一共156只。其中,上市首日破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