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爱民 《理论观察》2011,(3):176-176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上海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曾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2.
声音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讲话。  相似文献   

3.
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干净干事,造福百姓,应是我们为官从政者的不懈追求.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信念、禀赋、能力、机遇等等.然而,除了这些人们熟知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却常常被一些人忽视,那就是“有所畏”.这就提醒我们,要常怀畏惧之心,严于律己,谨慎从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切不可违背公平正义、违反党纪国法而胆大妄为.  相似文献   

4.
梅淇建 《中国西部》2013,(36):80-81
一个真正尊重儿童立场的人,他施加的不是爱心,而是敬畏生命。因为敬畏所以不敢轻易地做事,因为敬畏所以谨小慎微,因为敬畏所以会把自己“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不是以一棵树的形象告诉别人像自己一样生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咸阳市为例,论述了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的意义,分析了咸阳市当代城市精神的内涵和特色,指出了培育和弘扬咸阳当代城市精神的路径。对咸阳精神要心存敬畏;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化育;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市民素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6.
从当地实际出发,走自己的发展路子丁寿亭做任何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尤其在一个贫困的县里做领导工作,更要立足县情,统筹考虑当地的优势,当地的劣势;当地的现状,当地的历史;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的发展潜力;当地的土壤气候,当地的地理交通;当地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7.
十二届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敬畏历史、百姓和人生"的要求.这三个敬畏语重心长,值得每个领导干部作为立身做人之基、为官行政之要,身体力行,认真实践. 人生在世,其精神世界必然要敬畏一些神圣的、不可亵读的东西.如果什么都不敬畏,为所欲为,那与禽兽何异?而官有所畏,也古已有之,譬如唐太宗就是一例.唐太宗固然是虑"宗社之倾败",恐"取亡之道也",我们共产党人为政更应有所畏.现在,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理所当然地要对人民群众"心存敬畏",以此为要.  相似文献   

8.
“我时刻提醒我自己,人的一生一定要记住两点:一是感恩,感恩之心常存,用感激的眼光看待一切,世界都是美好的;二是敬畏,要心存敬畏,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有点怕头,当一个人什么部不怕的时候。用我家乡的话来说,那就离粘包不远了。”  相似文献   

9.
品味大海     
山泉小溪,我爱;大江大河,更喜欢;至于那大海大洋,我不但乐于赏阅,尤为崇拜和敬畏!感受大海的沐浴和滋养,让海的哲理和精神,默默融进自己的心力气血。大海的深邃,确实能开阔人的视野,放大人的情怀,提升人的气质,开启人的智慧,壮大人的胆识。我深感大海真正是一部读不完的巨著,以大海为师为友,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0.
前言:一些人往往对那些创造奇迹的企业家心怀敬畏,专家学者也探寻企业家的成功密码。然而,通过历史的回顾,其实这些企业家在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取得成功都是相似的。在发展过程中,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善于经营,科学管理,通过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生产出过硬的产品,打开消费市场。成功的经验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党史里写着共产党人的灵魂,指引着将来的命运。对待党史,我们当怀着一颗敬畏心。  相似文献   

12.
王文国 《魅力中国》2013,(22):118-118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南宋的辛弃疾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本文所讲的是其中之一,就是他善于用典。他在词中大量采用了典故,(1)通过歌咏所倾慕的历史人物来塑造词人的自我形象;(2)通过历史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恨别;(3)把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天衣无缝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通过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来抒发自己的壮志不遂之愁和人生灰飞烟灰的慨叹;(5)隐用历史故事,把前人故事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敬畏、理性、诚信是支撑和谐世界的三种基本道德.全面分析了当前人类存在的缺乏敬畏意识、缺乏理性精神、诚信意识的危机以及成因;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重塑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夯实生态文明大厦基石.  相似文献   

14.
李霞 《魅力中国》2009,(4):61-61
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丰富人的情感世界,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殊感悟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掌握语言分寸是艺术家修乔和品味妁重要标志,油画创作是一个艰辛昀过程,但也是有法可循的。首先,要强化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明白自己的艺术追求;其次,要明白历史,从中获得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再次,就是要了解当代,参与其中,用自己的声哥诠释对当今世界的看法、艺术家只有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有可能恰到好处地在油画中释放和宣泄情感,也才可能创造出具有油画品格和自我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再望长安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10,(24):72-75
对于西安,我始终怀着敬畏之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安就是中国。中国以5000年灿烂文化著称.西安有3000年历史.且历经13朝帝都。她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惟一超过千年的都城。  相似文献   

16.
虎与文化     
虎,被人们称为“百兽之王”,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之一。自古以来,它就极具神秘色彩,是受人敬畏的动物。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成语典故、历史故事中.对于虎的描述是相当多的。  相似文献   

17.
张荣培 《魅力中国》2013,(26):141-141
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乃我华夏儿女的传统美德,也是国人的立身之本。我国历来信奉诚实守信为做人的原则。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我国文化中也用“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成语来比喻承诺的分量和贵重。因此。诚信必须作为中学生遵循的准则。作为历史教师,要蛄合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容易忘却的,但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应该忘却。不该忘却的历史往往会引发本不该发生的争议──居心叵测之徒要粉饰历史,篡改历史,用伪造的历史欺世盗名;而正义之士则正视历史,尊重历史,力求以历史的本来面目示人。中国有句老话:事实胜于雄辩。诠释历史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收藏家就是为历史寻找证据、保存证据的一族。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一位特别的收藏家,他用侵略者自己制造的罪证来戳穿为侵略战争涂脂抹粉的谎言。他就是浦东新区收藏协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9.
学会敬畏     
所谓“敬畏”,指的是惧怕、畏惧之意,是由于对于自然、人和事物的敬重而产生的一种畏惧心理。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敬畏”两字,敬畏伴随人生,使他谦虚谨慎,勤奋守成,慢慢地变得成熟老练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历史教学要具有现实感的必要性及作用,探讨了历史现实感教学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历史现实感教学既是一种教学原则,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或策略。要做到:由联系现实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中联系现实;在新课小结时联系现实。同时要注意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现实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喧宾夺主,必须观点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